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与普瑞巴林合用的镇痛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L5脊神经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按照痛阈值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肌肉注射苦参注射液、口服普瑞巴林、苦参注射液和普瑞巴林联合用药。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阈值,热板法测定热痛阈值,比较3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差异。结果:苦参注射液组大鼠机械痛镇痛效果第7天出现,热痛镇痛效果第21天出现,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显著升高。口服普瑞巴林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在30分钟内显著升高,但机械痛阈值在给药第8天时下降到给药前水平,热痛阈值给药第5天时下降到给药前水平。联合使用苦参注射液和普瑞巴林,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于给药后第1天显著升高,镇痛效果一直维持至实验结束(第28天)。结论:苦参注射液镇痛起效慢,不易产生耐受性。普瑞巴林镇痛起效快,但容易产生耐受。二者联合使用既可短时间内起到镇痛效果,并且不易产生耐受。  相似文献   
32.
我国四株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和位点比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aG)、减毒株(CTN-181)及两株街毒 糖蛋白(GP)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两株街毒仅相差两个碱基和一个氨基酸残基;两株街毒与CTN的同源性(85.9%)高于aG株(81.9%);聚类分析将街毒和固定毒分为两支。比较GP嗜神经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与蛇神经毒素同AChR结合部位高度同源。被认为决定毒力的333位Arg,CTN发生了Q替换,其它毒株均为Arg333。所比较的毒株均存在319位糖基化位点,此外37位糖基化位点也相对保守;GP两个主要抗原表位,GⅡ的氨基酸构成完全一致,GⅢ只在一些减毒株中发生与毒力密切相关碱基的替换。  相似文献   
33.
α7 nAChR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的典型代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一个重要亚型,是复杂的五聚体跨膜蛋白,介导Na+、Ca2+流入,K+流出,尤以对Ca2+通透性高。α7 nAChR分布广泛且功能多样,不仅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介导神经元的快速突触传递,其在许多非神经元细胞和组织中亦有表达,包括内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皮肤角蛋白细胞,膀胱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等,并参与其功能调节及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可调节细胞质运动和细胞间黏附,细胞增殖,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迁移。本文主要介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型在不同胚层来源的上皮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特征,以期通过激活或抑制α7 nAChR的表达来降低与其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淋巴细胞上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事实已广为人知,但近年来在淋巴细胞等非神经性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乙酰胆碱。淋巴细胞具备一个独立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包括: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等组分。免疫系统与淋巴细胞胆碱能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免疫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可增强胆碱能系统的表达;激活后的乙酰胆碱受体参与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淋巴细胞上胆碱能系统的这些发现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5.
Wan Y 《生理学报》2008,60(5):579-580
Dorsal root ganglion(DRG)neurons have peripheral terminals in skin,muscle,and other peripheral tissues,andcentral terminals  相似文献   
36.
α7 nAChR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的典型代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一个重要亚型,是复杂的五聚体跨膜蛋白,介导Na^+、Ca^2+流入,K^+流出,尤以对Ca^2+通透性高。α7 nAChR分布广泛且功能多样,不仅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介导神经元的快速突触传递,其在许多非神经元细胞和组织中亦有表达,包括内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皮肤角蛋白细胞,膀胱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等,并参与其功能调节及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可调节细胞质运动和细胞间黏附,细胞增殖,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迁移。本文主要介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亚型在不同胚层来源的上皮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特征,以期通过激活或抑制α7 nAChR的表达来降低与其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和临床症状,有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疼痛的研究、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神经元动作电位的起始和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亚型Nav1.3、Nav1.7、Nav1.8和Nav1.9,它们广泛存在于背根神经节中,参与了疼痛的形成。其中,Nav1.7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因此,这些亚型是潜在的、理想的疼痛治疗靶点。主要对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疼痛有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听力、儿童游戏测听、声阻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40Hz听觉相关电位、耳声发射、多频稳态和影像学检查(CT和/或MRI检查),对1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中重度聋为18%,重度聋为55%,极重度聋为27%。听力曲线高频下降型63%,平坦型23%,岛状听力14%。5例有进行性听力下降或突发性听力下降,2例行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前庭功能低下。高分辩内耳CT检查,均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认为该病为胚胎发育性疾病,其发生与胚胎早期内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感染和头部震荡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该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应尽早选配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听力损失极重,助听器无法达到有效补偿者,或渐进性听力下降至极重度聋者,可选择电子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交替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对机体微循环状态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8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交替取穴电针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微循环相关指标、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5-羟色胺(5-HT )更低,γ-氨基丁酸(GABA)更高(P<0.05)。结论:交替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中枢神经递质水平,调节机体微循环。  相似文献   
40.
用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和KLF4进行体细胞重编程产生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iPS细胞的研究从产生方法、重编程机理及实际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由于iPS细胞的产生可取自体细胞,因而克服了胚胎干细胞应用的伦理学和免疫排斥等缺陷,为iPS细胞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该文将对iPS细胞的产生方法、重编程机理及其在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文献综述,反映近几年iPS细胞最新研究成果,并阐述了用病人iPS细胞模型探讨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症、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肌肉萎缩症及舞蹈症等5种常见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