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重组大肠杆菌表达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磷脂酶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产溶血性磷脂酶C (Hemolytic Phospholipase C,PLCH)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 coli菌株,并初步优化其发酵条件.[方法]首先利用卵黄硼砂平板分离法筛选到一株产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1;进一步以P.aeruginosa 41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溶血性磷脂酶C(PLCH)基因,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筛选转化子并检测PLC活性和溶血能力,并初步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 /pET28a-plcH;在硼砂卵黄平板上对重组菌进行PLC活性测定,显示重组菌有明显的磷脂酶C活性;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对重组菌进行溶血性试验,表明PLCH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初步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为:5%转接量,37℃、200 r/min下培养4h添加IPTG至终浓度为0.9 mmol/L,转为25℃、150 r/min诱导培养14 h;优化后重组菌的酶活可达到722.89±0.47 U/mL.[结论]本文成功构建了一株产溶血性磷脂酶C活性较高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使其酶活达到了722.89±0.47 U/mL,本实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铜绿假单胞菌来源的溶血性磷脂酶C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胞内表达,该研究为研究磷脂酶C产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参与细胞代谢活动、信号转导等过程的重要酶类之一,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机体内。随着对磷脂酶A2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30余种磷脂酶A2亚型被逐一鉴定,磷脂酶A2亚型与男性生殖相关性研究也有了新的发现。该文通过对磷脂酶A2的最新亚型分类及其特征、磷脂酶A2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分布、磷脂酶A2参与精子顶体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与男性生殖相关的磷脂酶A2亚型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磷脂酶A2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环氧合酶-2(COX-2)、磷脂酶A2(PLA-2)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COPD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X-2、PLA-2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OX-2、PLA-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OX-2、PLA-2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及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降低COPD患者血清COX-2、PLA-2浓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磷脂酶D(PhospholipaseD,EC3.1.4.4,PLD)是催化磷酸酯键水解和碱基交换反应的一类酶的总称.利用PLD的转碱基作用是目前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S)的最佳途径.本实验以5种大孔树脂为载体固定化磷脂酶D(PLD)进行了研究.以酶回收率为主要指标,选择了最佳载体和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非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103是最佳固定化载体;其最优固定化条件:加酶液量1.2 mL,固定时间80 min,pH 6.0柠檬酸-柠檬酸钠的缓冲液浓度为10 mmol/L.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之后的PLD比游离PLD酶活提高了三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冠心病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同时根据患者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轻度47例、中度51例和重度44例。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并分析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UAP组和SAP组,且UAP组高于SAP组(P0.05)。重度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IL-27、MMP-9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IL-27及MMP-9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临床根据Lp-PLA2、hs-CRP、IL-27及MMP-9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PLA2R-IgG)水平是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国内外常规检测手段主要是酶免法。为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同时满足灵敏、宽量程分析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PLA2R-IgG检测技术。方法 采用包裹铕元素的微球示踪,对反应步骤进行选择,对微球制备液的pH、微球-抗体反应比例和反应时间优化,本文基于间接法构建了PLA2R-IgG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临床评价。结果 本方法的灵敏度达0.7 RU/ml,标准曲线方程为y=0.771x-1.437,相关系数0.995,线性测量范围为0.7~1 500 RU/ml,回收率为86.27%~98.9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8.13%,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试剂37℃储存10 d稳定。本方法与市售酶免试剂盒相关性为0.953,阴阳性判断一致,对IMN的检出率为76.9%。结论 采用两步法反应的PLA2R-IgG间接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快速、灵敏、准确,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磷脂酶D和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P  Zhou HL  Chen JQ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2):118-122
磷脂酶D(PLD)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中,并受各种胞外信号调节。其主要底物为磷脂酰胆碱(PC)。PLC引起的PC水解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LD和炎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PLD在呼吸爆发、脱颗粒及花生四烯酸(AA)释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Yan GT  Hao XH  Xue H  Wang LH  Li YL  Shi LP 《生理学报》2002,54(1):28-32
为了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L-1β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与磷脂酶A2抑制之间的关系,采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对照组,损伤组和磷脂酶A2抑制剂处理组动物中收集血清,肺灌洗液,腹腔灌洗液及全身重要脏器组织样品,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1β含量,并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和Ⅱ型PLA2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损伤后6h血清中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后1和3h,腹腔注保IL-1β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后肝组织中IL-1β水平有明显增加,而肺,肾、肠组织中IL-1β没有明显变化。损伤后肺灌洗液中IL-1β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增加,而Ⅱ型PLA2mRNA在损伤后表达反而有所下降,采用磷脂酶A2抑制剂氯喹,环氧化物酶抑制剂消炎痛,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阻断剂SR27417后,IL-1β蛋白和基因表达有不同的改变,提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定时间内,肝内IL-1βmRNA表达和血中IL-1β水平明显增高,但是否与磷脂酶A2激活或其代谢产物的释放有关尚需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