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目的:观察MUC1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侵袭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UC1表达阴性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通过慢病毒转染、嘌呤霉素筛选、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构建稳定表达MUC1的HCT116细胞株;实验分空病毒组和MUC1病毒组;CCK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酶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获得稳定表达MUC1的HCT116细胞株;两组细胞贴壁生长无差异;与空病毒组相比,MUC1病毒组细胞软克隆形成数增加,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增加(P0.05);MUC1病毒组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降低,MUC1病毒组Caspase-3活性水平低于空病毒组(P0.05)。结论:MUC1与结肠癌的非锚定依赖生长、侵袭和化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r)激动剂DH9 对人肾癌细胞OS-RC-2 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予以不 同浓度的DH9 及罗格列酮作用OS-RC-2 细胞12 h、24 h和48 h,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比较两种药物的PPARr激动效应;MTT 法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 Bax 及Bcl-2等蛋白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DH9 与罗格列酮相比,对PPARr的激动效应DH9明显低于罗格列酮,增殖抑制 作用优于罗格列酮(P<0.05),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加入PPARr抑制剂GW9662 前后DH9 的增殖抑制作用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DH9 作用细胞48小时后,G0/G1 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DH9可诱导细 胞凋亡,伴随Bcl-2 表达的减少以及Bax表达的增加。结论:OS-RC-2 细胞中,DH9 的增殖作用明显优于罗格列酮,且是通过 PPARr非依赖途径实现;DH9 能将OS-RC-2 细胞阻滞在G0/G1 期,并通过影响Bcl-2 和Bax 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beta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88 例确诊为 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74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GF-beta1 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检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TGF-beta1 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 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TGF-茁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TGF-beta1 水平与肿瘤的组 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 <0.01)。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beta1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清TGF-beta1与原发性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TGF-beta1 可能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加侵袭 和转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CD4(Th1)和CD8(Tc1)T细胞对肝癌患者的AFP的应答反应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其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新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HCC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重点分析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对HCC患者的AFP-衍生肽的反应;用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对IFN-γ进行检测。结果:抗AFP的Tc1反应检测阳性结果在对照组为28.5%,在OkudaⅠ期的肝癌患者中为25.0%,在Ⅱ或Ⅲ期的HCC患者中为31.6%。抗AFP Th1阳性反应仅在HCC患者中检测到。抗AFP Th1阳性反应在44.4%的Child-Pugh A级的HCC患者中检测到,但是在Child-Pugh B或C级中仅15.4%。Tc1型反应在Child-Pugh A级肝功的患者中为16.7%,在Child-Pugh B或C级患者中为46.2%。结论:抗AFP Th1应答更多出现在早期肝硬化的HCC的患者中,而抗AFP Tc1应答更可能出现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这些结论为抗肝癌疫苗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和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20例肝脏良性病变组织中HOXD10、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CC组织中HOXD10、P53蛋白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低分化HCC组织中HOXD10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中、高分化HCC、癌旁及良性病变肝组织(P0.05)。而低分化HCC组织中P53的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HCC组织(P0.05)。HCC组织中HOXD10蛋白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呈负相关(r=-0.299,P=0.026),而HCC组织中HIXD10、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结节、周边肝硬化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OXD10的低表达和P53的高表达与低分化HCC密切相关,可能作为HCC治疗和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检测mi R196a、mi R146a、mi R27a和mi R200a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差异mi RNA对结肠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CR检测mi R196a、mi R146a、mi R27a和mi R200a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转染技术高表达和低表达mi R27a后,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结肠癌组mi R27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和大肠炎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mi R27a mimics转染组结肠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且mi R27a inhibitors转染组结肠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mi R27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mi R27a能增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Src 激酶特异性抑制剂PP2 对人胆管癌QBC939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 技术 检测PP2 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中Src 激酶活化的影响;用Transwell 小室法观察PP2 对QBC939细胞的影响;用RT-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技术检测PP2对QBC939 细胞侵袭能力相关分子的作用。结果:实验组p-Src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QBC939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 比,实验组E-cadherin 表达显著增强,CD44表达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2 通过抑制Src 激酶活化,增 强E-cadherin 表达、减弱CD44 表达,抑制人胆管癌QBC939 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9.
FoxM1是一种原癌基因。它也是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转录因子。Fox M1是Forkhead Box转录因子家族重要成员,定位于染色体12p13.3,特异性表达于增殖期细胞中,在细胞终末分化时消失,是一个典型的与细胞增殖相关的转录因子,在细胞G/S及G/M期转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具有Fox M1A、B和C三种剪接异构体。Fox M1B和C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发挥转录激活、促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而Fox M1A在癌组织中低表达,发挥转录抑制功能。癌组织中Fox M1B/C的优先选择对于Fox M1发挥促癌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即Fox M1癌相关选择性剪接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0.
通过评价31磷磁共振波谱(31Phosphoru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1P-MRS)来辨别三种诊断类型:肝细胞癌,正常肝和肝硬化。运用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分析31P-MRS数据,分别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的诊断分类以期提高识别率。实验结果证明,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后,31P-MR波谱对活体肝细胞癌的诊断正确率从89.47%提高到97.3%,且BP更优于RB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