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彭燕云 《蛇志》1997,9(2):56-56
前列腺素E_1(PGE_1)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它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血管.我科于1995年8月开始用该药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症84例.出现3例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例1:男,65岁.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入院.用5%葡萄糖500ml加PCE_1200mg静脉点滴,约半小时,出现呼吸困难,颜面变紫红色,喉头堵塞感,头晕,大汗,血压下降.立即停止输液,平卧,氧气吸入.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50%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20min后症状缓解,血压回升.2h后患者自觉乏力、头晕,继续治疗原发疾病.5天后转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穴蚁蛉幼虫期的食物量对各虫态历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汉辉  张宣达 《昆虫知识》1997,34(5):288-291
穴蚁蛉在自然条件下1年发生1代,本实验证明,不同的饲食频率可影响幼虫的发育历期,在每天饲给1头米蛾成虫的情况下,1年可发生3代。1个世代可以在全历期都处于长日照和没有低温的条件下完成,其发育可以不需要光周期变化诱发,15日饲食1次的穴蚁蛉,3龄 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佐米曲普坦组(0.83 mg每千克体质量)、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1.75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中剂量组(0.88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低剂量组(0.44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6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5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对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每千克体质量10 mg,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ELA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5-羟色胺(5-HT)、内皮素(E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组织中5-HT、多巴胺(DA)、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5-HT与E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有升高的趋势;NE含量明显降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而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中、低剂量组则是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5-HT含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降低趋势明显,且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中、低剂量亦有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NE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升高其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E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预注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在预防女性丙泊酚注射痛中的镇痛效应,寻找地佐辛的适宜剂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宫腔镜手术的女性患者2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C组(n=39):预先注射生理盐水;D1组(n=50):预先注射地佐辛0.025 mg/kg;D2组(n=55):预先注射地佐辛0.05 mg/kg;D3组(n=56):预先注射地佐辛0.1mg/kg,所有预注药物均稀释至5 m L,注药时间均为10 s,并于注药后2 min采用TCI泵1 m L/s的速度推注2 mg/kg丙泊酚。记录患者预注药物前后SBP、DBP、HR、Sp O_2及不良反应;注射丙泊酚的过程中反复询问疼痛情况,采用Ambesh四点评分法行注射疼痛评分。结果:D2组、D3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1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2组与D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3组眩晕、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P0.05)。结论:地佐辛能有效降低女性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注射痛的适宜剂量为0.05 mg/kg。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光敏氧化前后甲素与DNA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DNA-EB复合物荧光强度、DNA融解温度和圆二色谱的影响。利用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和同位素技术分离甲素-DNA复合物,测得光照前后甲素与DNA的结合率分别为15.2%和27.8%。荧光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甲素可阻碍DNA-EB复合物的形成、使DNA-EB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光照甲素对DNA-EB复合物的荧光淬灭作用较未光照者为强。甲素敏化DNA光氧化后的荧光淬灭、DNA融解温度降低和CD谱变化提示:甲素敏化DNA光氧化涉及碱基破坏及DNA双螺旋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06.
107.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3,(4):326-326
<正> 茴香菖蒲文名香菖蒲(Acorus illicioides F, N. Wei et Y. K. Lee; sp。nov. ined)系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民间用它治风湿骨痛;无名肿毒;消炎止痛。其挥发油具有浓郁的茴香香味,民间常用全草作为调香剂,所以民间又称狗肉香。 茴香菖蒲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物,鲜叶得率2—4%,干叶得率4—6%,根为0.6—  相似文献   
108.
刺激左侧内脏大神经,同时记录肋间神经反射放电(VSR)及脊髓灰质单位电活动。由于 VSR 的阈值相当于内脏神经中 A-delta 纤维的阈值,故以诱发放电阈值等于或略高于 VSR的阈值的单位为 A-delta 单位。阈值等于或高于 VSR 中 C 突起的阈值的单位为 C-单位。我们所观察到的90个 A-delta 单位广泛分布在 Rexed 第Ⅰ、Ⅱ、Ⅲ、Ⅳ、Ⅴ、Ⅵ、Ⅶ层,这和Pomeranz 等报道脊髓灰质中对内脏神经的 A-delta 纤维传入起反应的神经元仅分布在第Ⅴ层有所不同。我们记录到的30个 C 单位分布在第Ⅰ、Ⅳ、Ⅴ、Ⅶ、Ⅶ等层。在64个单位中有62个可观察到内脏大神经和肋间神经传入的会聚。在本工作中,我们还观察到自发放电受刺激内脏大神经抑制的单位。有许多单位的诱发放电出现在 VSR 时程以外,显然不可能参与 VSR 的反射弧。  相似文献   
109.
罗蕾  吕国蔚 《动物学报》1992,38(4):401-406
一足致炎大鼠对侧非致炎足的痛阈出现显著降低、不变和显著升高三种变化;分别结扎致炎与非致炎侧大隐静脉后,这三种变化均有所降低。结果提示,致炎足产生的体液因素参与健侧足出现的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110.
家兔隔核中去甲肾上腺素对皮肤与内脏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溯  莫浣英 《生理学报》1989,41(2):128-135
本工作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或耳尖部皮肤测定清醒家兔内脏痛阈或皮肤痛阈,以探讨隔核去甲肾上腺素在内脏镇痛和皮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内阿片肽系统的关系。实验观察到,双侧隔核内微量注射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宁(10μg/2μl)或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10μg/2μl)对内脏痛阈无明显影响。注入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μg/2μl)使内脏痛阐明显升高;而注入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1Cμg/2μl)则内脏痛阈明显降低。隔核内注入酚妥拉明(10μg/2μl)或心得安(10μg/2μl)均可使皮肤痛阈明显提高。提示,隔核内NA通过β受体调制内脏痛;通过α受体和β受体调制皮肤痛。隔核内注入异丙肾上腺素(1μg/2μl)明显地镇内脏痛,此作用可被PAG内注射纳洛酮(1μg/2μl)或注射抗亮啡肽抗血清(1:20,000)所减弱;但可使PAG内亮啡肽样物质释放量增加。这提示,隔核内NA的镇内脏痛作用与PAG的内阿片肽系统有关;其中亮非肽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