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一个改进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此分泌调节系统各激素之间的激活和反馈作用,也考虑了甲状腺激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动力学过程.由该模型推导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导睡眠描记术研究了例脑室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正常大鼠和去甲状腺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在正常大鼠,TRH引起觉醒增加,浅慢波睡眠(SWS_1)、深慢波睡眠(SWS_2)和总睡眠时间(TST)均减少,异相睡眠(PS)消失,SWS_1、SWS_2和PS的潜伏期均显著延长,给药后立即产生效应并在1h内达高峰。去甲状腺对大鼠的睡眠-觉醒无明显影响,注射TRH后引起的效应与正常大鼠相似。结果提示TRH有促进大鼠觉醒的作用,对各睡眠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下丘脑以外的中枢结构。  相似文献   
3.
严若谷  石梅  黄俭  许坚 《蛇志》2023,(1):42-46+72
目的 既往研究显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测以保护喉返神经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比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与常规解剖暴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对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及永久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发表的与神经监测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作用相关的文献,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8篇,病例数12 877例,其中神经监测喉组7 718例,常规解剖暴露组5 1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甲状腺手术中,神经监测与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相比,能减少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OR=0.524,95%CI:0.370~0.742,P<0.001)及永久性损伤(OR=0.371,95%CI:0.235~0.584,P<0.001)。试验序贯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总样本足够。结论 神经监测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和永久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尤其在甲状腺癌复发等2次手术时,对喉返神经保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泌素17(G-17)、中期因子(MK)、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胃癌根治术(RG)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根据RG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2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G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对RG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P<0.05)。随访2年,失访2例,154例RG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8.57%(44/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G-17、MK、ProGRP升高、TNM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G-17、MK、ProGRP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与RG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成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预测指标,且血清CEA、G-17、MK、ProGRP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焦虑对患者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所有患者的焦虑状况,根据是否存在焦虑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的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情况。结果: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有31例患者无术前焦虑,89例患者存在焦虑症状,根据是否存在术前焦虑分为焦虑组(n=89)和无焦虑组(n=31)。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定期体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婚姻状况为未婚、无家庭支持、既往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1 d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焦虑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无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升高,且无焦虑组高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8+水平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和总分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 2月收治的5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7例患者予以胶原生物膜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予以颞肌筋膜修复术腔皮肤缺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时长,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干耳时间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变。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因外耳道进水,存在感染及肉芽生长者1例,予以清理后未再次生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外耳道口狭窄的情况,予以橡胶扩张管进行扩张并后并定期清理术腔肉芽、脱落痂皮,患者外耳道恢复良好。两组术前耳闷、耳痛、耳鸣及术后耳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耳闷及耳鸣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长、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平均干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平均气导听阈(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术区移植物,胶原生物膜应用于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可加快创面术腔的修复,减少局部创伤与操作步骤,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获得干耳时间,可作为临床上有效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何富强  王金科 《蛇志》1996,8(2):36-37
甲状腺机能亢进并重症肝炎的观察(附二例报告)何富强,王金科,李孟英解放军第三○三医院530021例1女,32岁。因乏力,纳差,厌油,尿黄7天入院。患者三月前因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二月,在门诊查T3、T4明显增高,B超提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诊为...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仍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但术前必须充分做好服药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我院自1992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45例甲亢患者,术前同时用心得安复方碘溶液西药口服准备,无1例甲状腺危象发生。现作如下分析讨论。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45例患者,男8例,女37例,男与女之比为1∶4.6。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27.8岁,其中20~30岁37例,占本组病例82.2%。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  相似文献   
9.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形态学变化与碘缺乏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广泛分布和侵犯人数最多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地方病。利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方法研究低碘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脑及隔蜗的形态学变化,为碘缺乏病的发病机理与诊治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若干生理指标与子代性比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日本大耳白兔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的10项生理指标,并与母兔所产每窝仔兔的性比(雄性个体所占比率)进行对应分析(窝仔数<6的数据未参与此项分析)。结果表明:母兔血清中FSH、T(睾酮)、 Na+和M2+的浓度在高、低两个性比组间有显著差异,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1);并且,FSH和T3与子代性比里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0和-0.46),Mg2+与子代性比里显著正相关(r=0.39);同时,Mg2+/Ca2+、Mg2+×Na+、Mg2+×K+和T3×FSH与子代性比的相关分别为0.40、0.43、0.39和-0.53(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