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5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外源蜕皮激素对蓖麻蚕蛹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定义  郭郛 《昆虫学报》1985,(4):357-361
本文报道蓖麻蚕蛹在室温28℃下的卵巢发育过程,以及外源20-羟基蜕皮酮对蚕蛹发育的影响。正常蛹在任何发育期内注射20-羟基蜕皮酮后,全部仍羽化成蛾,但蛹期延长约1至4天。无脑蛹经注射后出现蛹——蛾的变态,发育情况因剂量而不同:注射0.1微克后约有半数蛹发育成蛾;注射2微克羽化率较高,卵巢管的发育也最好;4微克或更高的注射量能使全部蛹发育成蛾,但卵巢管多少有些不正常。注射量超过5微克时,蛾体较小,颜色浅黄,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鳞片。蛹的发育天数随剂量的增大而减少。经外源20-羟基蜕皮酮处理后,无论是有脑蛾或是无脑蛾的卵粒都明显地比正常蛾的卵粒大。当超过一定的注射量时,注射量越大,蚕蛾的自动蜕壳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22.
本工作利用光吸收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甲素对DNA分子中四种碱基A、G、C和T光氧化的敏化作用,发现在反应体系的pH为9.0、甲素浓度为3×10~(-5)mol/L、光照40分钟时,G和T紫外吸收明显降低;HPLC分析发现甲素敏化的G光氧化体系比对照体系多出现一组分峰(滞留时间0.927分钟),该峰用475nm波长检测比260nm波长检测灵敏。根据反应机制推测是G环破裂产物。在反应条件固定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受pH、光照时间及甲素浓度影响极大。单线态氧淬灭剂——叠氮钠浓度在40—110mmol/L可部分抑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110mmol/L时反应完全被阻断,提示甲素对G光氧化的敏化作用主要通过单线态氧(~1O_2)即Ⅱ型机制起作用。本文还讨论了G光氧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3.
24.
杜勋湘  徐有恒 《生理学报》1989,41(6):597-601
用组胺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或呋喃硝胺)处理正常和亚致死量γ-射线照射小鼠,探讨正常体内造血和再生骨髓中造血重建与组胺受体的关系。发现非毒性剂量的甲氰咪胍对正常小鼠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小鼠体内粒单系祖细胞(CFU-GM)的生长和亚致死量照射后CFU-s产率的恢复。组胺可能与骨髓的再生有关,组胺H_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5.
吕翠玲  巫中德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99-101
本试验采用杯碟法、试管稀释法和显微直接计数法测试异噻唑酮对常见菌藻的抑杀效果,并用该药剂对循环冷却水主要危害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形成粘液的异养菌进行室内静态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其杀菌灭藻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工业杀菌剂,投药量10ppm,对水中主要危害菌的杀灭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提高培养基的pH和磷酸盐浓度解决了衣藻在硝酸盐培养基上生长不良的问题用完全合成培养基代替土壤提取液培养基。用钼酸钠和氯化钙代替钼酸铵和硝酸钙,消除了培养基中影响硝酸还原酶(NR)诱导的因素。用单藻落繁殖的保种方法保持了NR的诱导特性。在酶反应后用乙酸锌和甲硫吩嗪处理,去除了反应过剩的NADH和衣藻粗提取液中的某些物质对亚硝酸显色反应的抑制,建立了满意的NR活力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27.
28.
竹红菌甲素与半胱氨酸作用的ES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ESR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半胱氨酸在光和暗条件下产生活性氧的过程.我们发现甲素具有氧化还原反应中间载体的作用,即巯基化合物将电子转移给甲素,而甲素在有氧的条件下再将电子转移给氧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光照可以加快这一步骤,使用化学方法定量研究证明激发态甲素与半胱氨酸的反应速率大于基态甲素.除半胱氨酸外,巯基乙醇和还原谷胱甘肽均可以将电子经甲素传给氧,而甲硫氨酸和胱氨酸不具这一能力,这说明巯基在反应中很重要而硫原子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9.
提出一个用变色酸-硫酸显色浊同时测定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的方法:RuBP羧化酶/加氧酶与底物作用后,用碱性磷酸酯酶将其产物水解生成乙醇酸和甘油酸,然后与变色酸试剂在1:5的体积比下,沸水浴中显色反应90min,乙醇酸与变色酸反应生成红紫色化合物,甘油酸生成淡棕色化合物,分别在573nm,745nm各有一特征吸收峰。根据A_(573),A_(745)与乙醇酸和甘油酸浓度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