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3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533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广州市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文献、标本与野外调查,简要回顾了历史上记录的广州蕨类植物,阐明了广州目前分布的蕨类植物的种类、区系特点、生态与地理分布、以及珍稀蕨类植物的种类与保护现状.广州地区有蕨类植物37科82属176种,其中乔芒萁(Dicranopteris gigantea)、刺边膜蕨(Hymenophyllm spinosum)和裸果鳞毛蕨(Dryopteris gymnosora)为广东分布新记录.广州蕨类植物区系以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风尾蕨科(Pteridaceae)的植物最为丰富,没有本地特有种,亚洲热带亚热带分布成分和东亚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这176种蕨类植物中,约80%的种类生活在密林阴湿生境,约20%生活在疏林或灌草丛干旱生境,只有2种水生蕨类植物.在水平分布上,广州蕨类植物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约90%的种类汇集在广州东北部的从化山区,74种在广州仅见于该山区.从物种多度上看,个体数量多(Cop2)的有33种,尚多(Cop1)的有48种,稀少(Sp)的有53种,很少(So1)的有41种.华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austrosbzicus)、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刺边膜蕨(Hymenophy llum spmosum)、粗齿桫椤(Alsophila denticulata)、小黑桫椤(A.m etteniana)、黑桫椤(A.podophylla)、桫椤(A.spinulosa)、水蕨(Ceratopteris thdictroides)、羽裂叶双盖蕨(Diplazium tomitaroanum)、闽浙圣蕨(Dictyocline mingchegensts)、微毛凸轴蕨(Metathelypteris adscendens)、峨眉茯蕨(Leptogramma scdlanll)、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珠芽狗脊(Woodwardia prolifera)和黑鳞复叶耳蕨(Arachniodes nigrospinosa)等15种被评估为广州的珍稀植物,它们亟待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造成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及灵芝孢子粉奥曲肽联合治疗组;于给药7d后处死大鼠,进行肠道菌群、肝脏及胰腺细菌易位检测。结果SAP时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经治疗后发现,灵芝孢子粉能够扶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并可控制细菌易位。将灵芝孢子粉与奥曲肽合用作用更佳,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可调整SAP时出现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其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SAP可降低感染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绝经妇女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每晚清洁外阴后,阴道深部放置乳杆菌活菌胶囊500mg,连续10d。对照组24例每晚阴道内置人甲硝唑500mg,连续10d。两组均在停药后第3-7天复查比较其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治愈者均于停药后90d复查,比较其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73.07%,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治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阴道胶囊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阴道黏膜抵抗力。与抗生素药物比较复发率低,又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首进药物。  相似文献   
974.
目的介绍口腔微生态失调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出现口腔气味异常的机制。综合分析口腔微生态与口腔健康的研究动态及意义。展望口腔微生态调整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尤其在消除口腔异昧的积极作用。方法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通过pubmed检索NCBI数据库1992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Micro ecolog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1995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微生态”,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口腔微生态相关的研究、以及在口腔疾病研究领域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结果共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21篇文献纳入本文,其中,19篇为综述和述评类文献,19篇为中文杂志,2篇为外文杂志。结论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口腔微生态失调,菌斑内微生物之间以及机体与菌斑之间相互作用分解蛋白产生硫化物,这些代谢产物包括H2S、CH3SH、CH3SCH3、吲哚、甲基吲哚、挥发脂肪酸和聚胺等发出刺激性气味,产生口腔异味。治疗口腔异味应该考虑平衡口腔微生态,调整口腔菌群。口腔异味的治疗又有利于口腔菌群平衡。提示我们治疗口腔疾病应该考虑口腔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75.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妇产科常见的感染,WHO给予的定义是由正常存在于生殖道的微生物或外界微生物在医疗操作中或在性接触中进人生殖道引起的感染。生殖道感染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内源性、医源性感染和性传播感染(sexual transmited infections,STIs)。  相似文献   
976.
老年性阴道炎是女性绝经后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为绝经后或长期闭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微生态失衡。宏基因组学是近年出现的菌群整体性检测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老年性阴道的微观整体状况,将为本病中医证型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精确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977.
目前世界上水獭数量的急剧下降已引起广泛关注.从水獭的分布、生境选择、食性以及种群动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世界有关水獭的生态学与保护研究进展,探讨了水獭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水獭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8.
专家视点     
《人与生物圈》2008,(2):29-29
朱宗元: 中国西北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就是贺兰山。如果没有这座山,银川平原早就跟腾格里连在一起了。在这个荒漠地区,突然耸起一座近3600米的高山,这是非常可贵的,有效保障了宁夏及河套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贺兰山同时又是个生物基因库,是青藏高原和华北地区植物交汇的地方,华北、蒙古、  相似文献   
979.
认识灾变     
在人类生息的地球上,能直接影响人类安全的灾变,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灾变、生态灾变和社会灾变。任何一类灾变往往与另外两类灾变相关或并发。而三类灾变是立足于人类安全而提出的文化概念,为此,人类对灾变的理解中必然打上价值判断的烙印。  相似文献   
980.
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常见"黄连"的识别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被称为"黄连"的2科6属植物的形态识别、生态及应用现状,并提出黄连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