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老年性阴道炎是女性绝经后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为绝经后或长期闭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微生态失衡。宏基因组学是近年出现的菌群整体性检测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老年性阴道的微观整体状况,将为本病中医证型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精确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2.
设置国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国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时有关医院选取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医科类高等学校附属医院应作为重点考虑和军队医疗机构暂不纳入候选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mmune-related pancytopenia,IRP)是临床多个学科易见的疾病,也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关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对IRP发病作用的研究更是热点。通过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中Th17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IRP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IRP患者(IL-23R)+CD4+/CD4+细胞比率及其骨髓上清液IL-6、IL-17、IL-23水平增高,提示IL-23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亢进可能是IRP发病原因之一。免疫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h17细胞比率及IL-23R,抑制Th17细胞分化亢进可能是治疗IRP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方案对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肝脏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WD患者分为观察组(n=40,接受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对照组(n=40,接受驱铜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铜、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手足震颤、言语含糊、行动困难、步履艰难、肢僵挛缩、口涎不止、口苦或臭、头目昏眩、纳谷不香、腹胀痞满、尿赤便结、鼻衄齿衄、黄疸水臌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24 h尿铜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方案治疗湿热内蕴型WD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肝脏代谢,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以紫外(UV)与亚硝基胍诱变的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NU12和UV4为出发菌株,60℃处理5 min、紫外(距离30 cm,30 W)照射90s进行双亲原生质体灭活,通过30%聚乙二醇PEG6000介导原生质体融合20 min.结合平板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进行复筛,通过3轮重组融合操作,筛选出6株高产竹红菌甲素的融合株.其中融合菌株FIII - 21的竹红菌甲素产量达到80.4 mg/L,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58.9%~167.1%,且遗传稳定,具有较高的医药及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黄花蒿茎中分离得到了17株内生真菌,其中内生青霉菌(Penicilliumsp.Y2)能有效促进黄花蒿组培苗生长及青蒿素合成。内生青霉菌悬浮培养5d后,分别将培养液与菌丝匀浆后经过高压灭菌处理,或将培养液经过高压灭菌、过滤除菌处理获得3种内生菌诱导子(A、B和C)。结果表明,3种内生菌诱导子对植株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青蒿素合成都有促进作用,诱导子C青蒿素合成诱导效果最好,可促进黄花蒿组培苗的干重增长44.44%、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8.24%,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而提高青蒿素合成达58.86%,黄花蒿组培苗青蒿素含量达4.701mg.g-1(干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立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框架,为我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 确定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9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框架。结论 评价指标的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较高,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偏低,需要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后进一步提高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