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戴静雯  周萍萍  李素  仇华吉 《微生物学报》2022,62(10):3709-3721
天然免疫是机体通过识别自身或外部危险信号后,为维持体内稳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反应,当宿主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胞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后激活干扰素(interferon, IFN)、核因子-kappa B (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和炎性小体等信号通路。IFNs在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诱导的抗病毒基因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抵御病毒的感染,炎症反应则是机体自动的防御反应,能够在病毒感染机体时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以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在病毒感染过程中,IFN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分子如NF-κB/RelA、PKR等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此外,IFN信号通路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又影响其他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以维持自身稳态,它们之间的交互调控失衡将会引起过度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的免疫病理损伤,例如SARS-CoV-2感染机体时产生的过度炎症反应。本文综述了机体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干扰素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之间的交互调控,为研发抗病毒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宾为胜 《蛇志》2011,23(2):185-186
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反复发作.因此,长期以来,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一直是腹部外科中的棘手问题[1].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紊乱,手术分离粘连只能暂时缓解梗阻.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炎性体是胞液中感受危险信号、启动介导下游免疫防御或细胞死亡(pyroptosis)的多分子复合物,是细胞内天然免疫的重要受承信号转导的中介体.炎性体识别流感病毒后诱导先天免疫反应甚至pyroptosis样细胞死亡.流感病毒高尔基体表达的M2蛋白和P2X7、ATP、ROS在炎性体的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也可以通过激活炎性体调节呼吸道粘膜免疫.炎性体的提出为最优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DSS喂饲小鼠建立小鼠IBD模型,在建模的第0、8、13天分别用碘帕醇灌胃加腹腔注射的方法造影并micro-CT扫描降结肠壁厚度,结果第8天和第13天分别为0.4586±0.04 mm和0.40325±0.03 mm,显著(P<0.001)大于对照组((0.28±0.02 mm).同时检测小鼠体重变化、临床评分、结肠...  相似文献   
15.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部分称为接触系统,包括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XII因子和XI因子。以接触系统成分及激活产物分别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了其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只有游离XI因子和激活的XI因子可以使内皮细胞NF-κB活性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激活的XI因子能够进一步使内皮细胞的ICAM-1和细胞因子分泌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些观察结果提示接触系统可以直接活化血管内皮细胞,说明内源性凝血途径也参与了炎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清姬  刘茝莲 《蛇志》2012,24(3):320-321
我科2005年6月~2011年1月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16例,由于病情发现及时,治疗明确,护理措施得当,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NLRP1炎性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性体是NLRP1在识别胞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后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1、Caspase-5)前体等分子结合形成的蛋白复合物,活化后促进IL-1β、IL-18、IL-33等炎症因子的成熟和释放,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NLRP1炎性体的组成、激活机制、信号通路、负向调控及生物学功能,综述了NLRP1炎性体在炭疽、弓形虫病、泛发型白癜风、肠炎、牛皮癣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肥胖可诱发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些疾病构成了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胰岛素抵抗是这些疾病的共有特征.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慢性低度系统炎性密切相关,涉及多条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缺陷.本文综述了肥胖、炎性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肥胖诱发胰岛素抵抗的炎性机制,以期为肥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疗效,减少再梗阻率。方法:将120 例AIO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 组60 例,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粘连松解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再梗阻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73.48± 9.32)mL,少于开腹组的(207.45± 33.21)mL(P<0.05);腹腔镜组手术、术后 镇痛、下床活动、肠恢复蠕动、肛门恢复排气、拔除尿管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9.15± 10.13)min、(14.67± 7.23)h、(27.14± 7.04)h、 (3.11± 0.96)d、(3.24± 1.02)d、(3.37± 1.23)d、(7.95± 3.05)d,均短于开腹组的(83.84± 9.24)min、(27.38± 8.02)h、(36.23± 5.87) h、(4.05± 1.35)d、(4.35± 1.74)d、(5.02± 2.13)d、(10.35± 3.71)d(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梗阻率分别为10.00%、 10.00%,均低于开腹组的33.33%、40.00%(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 60 min 是再梗阻发生的独 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AIO 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而且并发症与再梗阻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94年至2008年85例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在36例右半结肠癌中,35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捷径手术,在49例左半结肠及直肠癌中,36例行一期切除术,5例单纯造瘘术,5例行麦氏术,3例行Har-tm ann术。结果一期右半结肠切除35例顺利康复,1例重度感染休克死亡;一期左半结肠切除34例,1例肠麻痹,MoF死亡,6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再次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大肠癌,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右半结肠癌性肠梗阻,可行一期手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手术的发生率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