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2012,31(2):191-196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相似文献   
62.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其归入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具体特征如下:体形较大,I3强大,P4窄长,原尖发育,M1前后向变扁并具宽阔的齿带状次尖,m1具下后尖和下内尖,相对其M1大小而言,上、下第二臼齿较大,m2下跟座宽阔等.其头部骨骼及牙齿测量数据与现代灰狼的较为接近,但头后骨骼数据较后者明显为小.该种的最大特征是其下臼齿舌侧齿尖的退化和P4窄长及M1前后方向变扁.但山神庙咀犬属材料的ml舌侧齿尖的发育程度变异较大,因此,仅仅依据ml的特征不足以区分直隶狼和拟豺(Xenocyon dubius (=Cuon dubius)),尽管后者的鉴定与分类问题尚存争议,但直隶狼与被归入拟豺的材料有更多相似之处,它们与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差异很大.山神庙咀遗址化石层与邻近的小长梁遗址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稍晚,大约为1.3 Ma.  相似文献   
63.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Qi,1982和M.?minorQi,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mongoliensisOsborn,1924一致,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xintaiensisChow&Qi,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xintaiensis;Metacoryphodon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zhichengensis Lei etal., 1987、E.youngiXu,1980、E.xintaiensis Chow&Qi,1982、E.mongoliensis Osborn,1924、E.crassum Tong&Tang,1977和E.sishuiensis Wang,1994。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E.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约为53~49Ma。  相似文献   
64.
孙鉴庭  李翔 《化石》2012,(4):48-49
十一假期,我第二次参加了郭老师组织的"化石之旅",跟随郭老师去了广西南宁。这次是我们全家三口一起出动。我记得第一次跟郭老师去内蒙古二连浩特时,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郭老师发给每个人的专业  相似文献   
65.
种群密度和培养体积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D1=100 ind·L-1,D2=150 ind·L-1,D3 =300 ind·L-1)和培养体积(V1 =50 mL,V2=100 mL,V3 =400 mL)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密度下,发头裸腹溞首次怀卵体长、雌体第一窝幼溞数和后代总数均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减少,而雌体所产后代的性比(雄体∶雌体)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培养体积下,雌体产出后代总数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雌体最大首次怀卵体长(0.95±0.10 mm)和最大后代总数(171.3±19.8 ind)均出现在D1V1组合,最大性比(0.54±0.05)出现在D3V2组合.培养密度和培养体积及其协同作用对发头裸腹溞雌体后代总数、后代性比均具有显著影响(P<0.001).  相似文献   
66.
应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应用已鉴定的shRNA表达载体pHPV1、pHPV2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情况;提取细胞内总RNA,RT-PCR方法检测HPV18 E6、E7 mRNA;WesternBlot检测HPV18 E6、E7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灰度分析软件对PCR扩增条带与蛋白质条带进行灰度分析。pHPV1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1%、38%,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7%、31%;pHPV2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4%、77%,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2%、83%。pHPV1、pHPV2表达载体能抑制Hela细胞HPV18 E6、E7的表达,针对外显子区434-452的pHPV1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7.
提取35%VFI组、65%VFI组和自由采食组三个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绵羊附睾头组织总RNA,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附睾头中GPx5 mRNA的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附睾头GPx5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GPx5 mRNA在附睾头的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35%VFI组<65%VFI组<自由采食组;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检测到在附睾头上皮细胞有阳性产物。说明GPx5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具有表达差异性,低营养水平显著影响了附睾头GPx5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人乳头瘤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通过性传播的环状双链DNA病毒,与宫颈癌、阴道癌、头颈部癌症、阴茎癌和肛门癌等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该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危险的致癌因素.HPV持续感染宿主在于它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现就近年来关于HPV的免疫逃逸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9.
生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时,传感器节点会对其邻近的人体组织产生有害的电磁辐射,并由此引出了温度问题.在生物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只考虑节点的能量问题,则可能致使某部分组织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受到损伤,因此,传统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本文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簇头转换算法,综合考虑节点的能量、温度等问题,为各节点设定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作簇头节点.从而使传感器节点邻近组织的温度得到控制,并且各节点的剩余能量也较为均匀.与传统的算法相比,降低了网络节点对人体的损伤,同时延迟了第一个死亡节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0.
高山植物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ceps HandMazz.)组织培养苗经2℃低温锻炼后抗寒性明显增强,SOD、CAT、POD活性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脱锻炼期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仍高于低温锻炼期间的水平,脱锻炼后抗氧化酶活性略有上升或保持稳定状态.这些变化是绵头雪莲花组织培养苗适应低温逆境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