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疣螈D-loop区和tRNA~(Phe)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布面积极为狭窄。为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作者采获了几乎覆盖其分布范围的12群体的58个体的材料,测定了线粒体D-loop区(mtDNA控制区)及tRNAPhe基因全序列共808bp,发现1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6个单元型。遗传多样性检测显示,贵州疣螈种群具有高的单元型多样性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Tajima’s D和Fuand Li’s D值检测结果均表明,贵州疣螈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系统发育及网络进化分析没有显示出单元型和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各群体的单元型都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水城群体与其他任一群体间基因流Nm1,有分化的迹象。总的来说,贵州疣螈各群体之间没有发生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因此建议将贵州疣螈所有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管理单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贵州疣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晓明  高晓冬 《动物学研究》1997,18(3):292-292,298,314
  相似文献   
3.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2012,31(2):191-196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相似文献   
4.
拟小鲵属(有尾目:小鲵科)一新种--水城拟小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应洲  李松  谷晓明 《动物学报》2006,52(3):522-527
在比较和研究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已知二物种后,确定贵州省水城县石龙乡产拟小鲵为一新种,即水城拟小鲵(PseudohynobiusshuichengensisTian,LietGusp.nov)。新种与黄斑拟小鲵(P.flavomaculatus)的犁骨齿列形状相似;但新种体尾及四肢背面紫褐色,无黄色斑块;四肢长,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掌、部前半重叠;而黄斑拟小鲵体尾及四肢背面紫褐色,有土黄色斑块;四肢甚短,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仅相遇或略重叠。秦巴拟小鲵(P.tsinpaensis)背面棕褐色,体尾及四肢背面有不规则云状斑;四肢较短,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末端仅相遇。本文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角蟾属一新种(两栖纲:锄足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自贵州省水城县凤凰乡的一种大形角蟾,因其外部形态与角蟾属Megophrys已知种有一些特异之处,尤其是鼓膜显露;上颌内缘无栉齿状突;头后部有由痣粒组成的“V”形棕褐色斑;背部痣纹呈“*”形;有犁骨棱;雄性无声囊等特征与大花角蟾M.gigantica明显不同。据此认为该角蟾为一新种,定名水城角蟾Megophrys shuichengensis Tian,Gu et Sun,sp.nov.。  相似文献   
6.
蝙蝠科七种蝙蝠的核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报道了贵州7种蝙蝠科蝙蝠的核型,伏翼和印度伏翼的染色体数为2n=26,常染色体都由10对双臂染色体和2对微小点状染色体组成.X.F=44,性染色体是大小悬殊的端着丝粒染色体;两核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的No.3是中着丝粒染色体,后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大鼠耳辐(四川亚种)、水鼠耳蝠和西南鼠耳蝠的染色体数都是2n=44,常染色体都由4对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7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N.F=50,其中大鼠耳蝠四川亚种)和水鼠耳蝠核型非常相似,西南鼠耳蝠与前二有一定区别;山蝠(福建亚种)是2n=36,常染色体包括7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9对端着丝粒染色体,N.F=50;南蝠2n=50,常染色体由24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N.F=48,X染色体是最大的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贵州7个南蝠(Ia io)自然种群4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1256~1340 bp.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延伸的终止结合序列区(包括ETAS1和ETAS2元件)、中央保守区(包括F、E、D、C、B元件)和保守序列区(包括CSB1、CSB2和CSB3元件);同时,在延伸的终止结合序列区还发现了若干能形成发夹结构的主体序列TACAT—ATGTA.在7个自然种群42个个体中共定义了16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贵州南蝠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945)和中等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12).基因流、AMOVA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贵州这7个南蝠自然群体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大蹄蝠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大蹄蝠的核型、C-带和Ag-NORs。大蹄蝠的染色体数目是2n=32,NF=60,No.8染色体上有一明显的次缢痕,大蹄蝠有丰富的结构异染色质,主要以着丝粒带的形式存在;且有若干对染色体部分或全部异染色质化;一对Ag-NORs稳定地出现于No.8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贵州6种蝙蝠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晓明 《动物学杂志》2006,41(5):112-116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贵州6种蝙蝠的核型。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2n=44,染色体臂数(FN)为58;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染色体数是2n=46,FN为50,黄大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2n=32,FN为60;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2n=62,FN为60;云南菊头蝠(R.yunnanensis)2n=44,FN是60;犬蝠(Cynopterus sphinx)2n=34,FN=58。其中白腹管鼻蝠、云南菊头蝠和犬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晓明  高晓冬 《遗传》1997,19(1):12-15
用常规Giemsa染色和BSG技术研究了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该螈的染色体数 为2n=24,包括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 7、10、11);BSG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显示了弱的着丝粒带,同时还显示了46条近着丝粒区插入带; 其核型和C带均不同于已研究过的国内蝾螈科动物,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形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