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黑龙江省乌拉嘎地区晚白垩世渔亮子组地层发现的董氏乌拉嘎龙(Wulagasaurus dongi)的原有材料和新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和重新评估,可以认定以前归入乌拉嘎龙的部分骨骼(包括不完整的脑颅骨、上颌骨和肩胛骨)实际上应该属于赖氏龙类,并相应地修订了其鉴定特征。乌拉嘎龙具有同北美地区发现的短冠龙和慈母龙十分相似的骨学特征:长而楔形的前顶点位于颧骨前支的一半背腹高度处;颧骨后支呈扇形;乌喙骨的腹突相对较长且纤细;肱骨三角胸嵴较不发育,适度地向前外方扩展;髂骨髋臼上突的腹缘呈不对称的U形,缺乏一条强烈的嵴连接其后部区域与髋臼后突的背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乌拉嘎龙、短冠龙和慈母龙共同构成了鸭嘴龙亚科的一个基干支系。该支系起源于桑托期的亚洲,可能在中坎帕期之前发生分异并通过白令陆桥向北美地区迁徙辐射。  相似文献   
102.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群格局及濒危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合生殖生物学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分别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高度结构分为6级;在大果木莲的5个年龄结构分级中,成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其高度结构完整,个体高度主要在20 m以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为0.838 3,其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根据特定时间生命表可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树阶段(年龄级为Ⅱ~Ⅲ级)、成树阶段(年龄级为Ⅲ~Ⅳ级)、老树阶段(年龄级为Ⅳ~Ⅴ级),其中成树阶段个体死亡率最低.大果木莲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Ⅰ型,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种子生产力低下、有性生殖困难、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基因流受限以及人为干扰是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针对大果木莲濒危现状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北京市房山区植被丰富,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并混生温带针叶林,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进行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统计出共有野生植物80科,259属,409种,同时分析了房山区野生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另外,通过对比相关濒危植物资料,总结出房山区的濒危植物21种,并就重点保护植物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杨永 《生命世界》2012,(6):46-51
作为国际上著名的苏铁专家,陈家瑞先生对濒危植物保护和苏铁研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曾长期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幸存物种委员会委员与苏铁专家组成员,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名誉研究员等。1978-1981年主持全国濒危植物研究与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105.
杨永  刘冰 《生命世界》2012,(6):22-25
根据IUCN发布的数据、汪松和解焱(2004)公布的红色物种名录以及已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我们审核发现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物种资源多达25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螺菌科拟球形红假单胞菌X3与有机肥料对特定地块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所测定的微生物类群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机肥作用大于光合细菌。结论:光合细菌能通过调节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活性,促进土壤物质转化和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7.
地球上造成植物濒危灭绝原因很多,笔者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植物入药是造成物种濒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1):235-236
植声:中国水韭属(Isoetes)植物的浙江松阳居群曾被作为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然而,最近的研究已显示这个居群的水韭属植物是一个新的物种--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其研究结果已于2005年发表在Novon上(Liu et al.,2005).作者依然将松阳居群作为中华水韭处理,其结果也就和以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陈进明等,2004)相似,即松阳居群和其它中华水韭居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不是居群间的差异而是种间的差异,或者说作者在基本的类群和居群的选择上是错误的,因此,作者在此基础上的实验分析、结果及讨论就不再合理.  相似文献   
109.
粤北和粤东北若干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群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7年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用核实法或样方法研究了粤北和粤东北部分山区15个县市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计31科40属48种.重点介绍了有新分布区或呈群落状分布的7种植物的种群大小、植株高度、年龄结构等主要特征.其中在平远新发现10株仙湖苏铁野生植株;伯乐树在连州的种群数量达160株,以幼苗为主;在仁化篦子三尖杉达300株;平远半枫荷有100株;任豆新见于清新和始兴,数量1000株以上;和平、河源和蕉岭发现苏铁蕨种群,合计数百株;始兴新发现57株银鹊树.最后分析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和致危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0.
安徽大别山粒毛盘菌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辉  叶明  谭炜 《生物学杂志》2008,25(1):26-27,8
大别山区森林植物极其丰富多样,区内气候温暖湿润,为粒毛盘菌等腐生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基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对该地区粒毛盘菌等相关类群资源进行了研究,报道了粒毛盘菌属7个分类单元,包括Lachnum ciliare,L. nudipes,L.pudibundum,L.ptgmnaeum,L.subpygmaeum,L.sichuanense和L.virgineum,利用物种描述式表明了种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中部分种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