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调查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服务内容的执行状况,探讨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8个普通成人病区的患者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记录患者得到的分级护理服务及护士对分级护理内容的执行情况。结果 8个病区一、二级护理患者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各病区一、二级护理患者日班所得分级护理时间平均为12.32分钟、4.81分钟,分别占总护理时间的50%和39%。各病区间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344),各班次间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责任班护士执行分级护理时间显著高于其他班次。临床实践中,护士对分级护理内容的执行项目:一、二、三级护理分别为21项、15项、11项。结论 原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护理实践,需要顺应新的医学模式和临床护理的发展,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2.
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对影响细胞系均一性和质量的细胞团块形成的克服方式一般有2种。一是分级过滤继代,即用不同目数的细胞筛除去大的细胞团块和细胞碎片,将小细胞团和单细胞转移到新培养基中作继代培养。此方法操作  相似文献   
23.
天山林区六种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仇瑶  常顺利  张毓涛  王文栋  何平  王慧杰  谢锦 《生态学报》2015,35(23):7842-7851
灌木全株生物量估算模型的构建仍存在一定困难,对灌木生物量在器官分配上所体现的适应性研究也不够充分。以天山林区6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在天山的东段、中段、西段林区分别设置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由此以全株收获法取得6种常见灌木若干标准株的全株、根、枝、叶及各径级根的生物量,将D~2H(地径平方与高度的乘积)与V(冠幅面积与高度的乘积)分别选为估测模型的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各种灌木全株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然后比较了此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上分配差异以及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差异。结果表明:(1)天山林区6种常见灌木中,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忍冬(Lonicera hispida Pall.ex Roem.et Schuet.)、栒子(Cotoneaster melanocarpus Lodd.)的全株生物量约为8.48—9.01 kg,蔷薇(Rosa spinosissima L.)、绣线菊(Spiraea hypericifolia L.)、方枝柏(Juniperus pseudosabina Fisch.et Mey.)的全株生物量约为2.71—3.20 kg;(2)蔷薇、绣线菊、栒子的全株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是以V为自变量的函数,小檗、忍冬、方枝柏的全株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是以D~2H为自变量的函数,各模型R~2值均在0.850以上,且在P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模型模拟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3)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根、枝上的分配比重差异不显著,仅在叶上的分配比重有差异(P0.05);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均呈现随根系径级下降而减少的规律,6种灌木在径级大于2 mm根上的分配比重存在差异(P0.05,径级大于20 mm根为P0.01水平);(4)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上的分配差异以及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差异均体现了各物种对其生境选择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4.
以南京市常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为试材,研究了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清洁区道路两边悬铃木叶内6种重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区隔化效应.结果显示:交通污染区悬铃木叶内各亚细胞组分中Cr、Cu、Ni、Pb和Zn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交通空气污染是影响其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清洁区和交通污染区5种重金属元素在悬铃木叶片、叶柄的细胞壁组分中含量最高,胞外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均大于0.900,细胞壁是大气重金属元素重要的吸滞器官,并对重金属有明显的阻隔效应;胞内细胞器对Pb和Cu的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最大,细胞器双层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重金属元素进入细胞内.悬铃木叶片和叶柄亚细胞组分的污染指数表现为胞质组分>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即包括液泡液在内的胞质组分是囤积重金属元素的场所.研究表明,悬铃木叶片、叶柄各亚细胞组分对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能力,叶内胞质组分的囤积作用以及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器双层膜的区隔化作用可能是悬铃木叶解除重金属元素毒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陈敏  郭晓东  聂影  刘阳  王瑞芳  张大鹍 《生物磁学》2012,(28):5473-5475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研究高分化和低分化肝癌患者的肿瘤血流灌注情况,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肝癌(HCC)患者65例并根据活检肝细胞癌病变和肿瘤分级不同分为A组37例(高分化组)和B组28例(低分化组),对两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A组与B组病灶的到达时间(AT)、峰值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tAT=7.266,PAT=0.000;tTTP=5.966,PTTP=0.000;tPI=8.219,PPI=0.000)。A组与B组间的病灶增强时间(1)、增强斜率(2)、清除时间(3)、清除斜率(4)具有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66,PI=0.000;t2=317,P2=0.000;t3=8.880,P3=0.000;t4=6.178,P4=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肝癌分级方法,对于早期诊断肝癌和获得肿瘤分级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胆碱酯酶(CHE)在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1例肝硬化患者病例,并根据肝脏功能进行Child分级。应用全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比色法检测胆碱酯酶(CHE),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s)。应用方差分析,研究胆碱酯酶(CHE)在不同CHILD分级组别中的肝功能评价意义。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胆碱酯酶(CHE)与其他肝脏合成指标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在严格Child-Pugh分级标准划分而成的ABC三级中,各级胆碱酯酶(CHE)活性逐级明显下降,分别为5469.04±1777.31 U/L(Child A),2935.08±1206.95 U/L(Child B),1810.40±724.72 U/L(Child C),且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61.114,P=0.000)。在肝硬化患者中,胆碱酯酶(CHE)与白蛋白(ALB)总体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PTs)总体负相关。其中Child A级患者中,CHE与ALB成正相关,与PTs负相关。Child B级患者中,CHE与PTs负相关,但与ALB无显著相关性。Child C级患者中,CHE与ALB正相关,但与PTs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胆碱酯酶(CHE)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与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s)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分期及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将74例81膝骨性关节炎应用自行设计的关节镜下分级方法分为4级,并分别手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1级21膝,优良率100%;2级23膝,优良率78.26%;3级25膝,优良率56%;4级12膝,优良率33.33%。结果 Wilcoxon秩检验,T=4.8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对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差异显著。有助于手术适应症掌握,规范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损伤。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国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体积与肿瘤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7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总结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体积与肿瘤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肿瘤病理分级与根治性前列切除术获得最终病理分级具有显著差异(P=0.003);在活检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标本中,前列腺体积与高级别肿瘤发生率均呈负相关(P<0.05);小前列腺与阳性手术切缘、前列腺外侵犯及高级别肿瘤在单变量分析中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精囊腺侵犯及淋巴结侵犯则无相关性(P>0.05);在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及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后,前列腺体积与阳性手术切缘、前列腺外侵犯、精囊腺侵犯及高级别肿瘤发生率均呈负相关(OR<1,P<0.05),而与淋巴结侵犯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重要预测因子,利用其对高级别肿瘤风险的预测能力可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尚未明了.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门科学,其高通量的分析特点在肿瘤这种多基因病的研究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利用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可获取肿瘤细胞生长各期与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了解癌症发生以及转移的机制,有利于早期发现、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倾向,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在某些方面甚至提出了全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对表达谱芯片获得的海量教据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差异基因表达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不同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在恶性肿瘤的防治方面,表达谱芯片技术主要应用在指导建立更特异和敏感的诊断技术、肿瘤恶性分级和转移机制、肿瘤新药的靶点发现等.随着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谱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它们必将在恶性肿瘤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法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对症处理相同、血透相关因素一致条件下进行维持血透治疗,治疗组同时根据辨证分型服用调理脾胃中药,疗程3个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提高(P<0.01),蛋白分解率也较治疗前提高(P<0.05),SGA分级好转(P<0.01),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蛋白分解率、SGA分级及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积分等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调理脾胃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