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脑疾病与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脑疾病包括肝性脑病 (或肝昏迷 ) ,乙型脑炎 ,儿童智力发育不全 ,脑瘫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以及脑衰老等。研究结果说明 :( 1 )肝性脑病 (或肝昏迷 )和乙型脑炎患者体液中谷氨酰胺水平升高 ,这种升高可以作为以上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 ;( 2 )脑瘫 ,智力发育不全以及脑衰老 (动物 )等患者 ,体液中谷氨酸浓度降低而r 氨基酸 (GABA)浓度升高 ,它们可以作为评价大脑损伤程度的指标 ,同时也有早期诊断这些疾病的价值 ;( 3)适当补充必需氨基酸能控制以上各种脑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游离及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部分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诱变、筛选的米曲霉GX0 0 10菌株所产生的果糖基转移酶 ,经过纯化和固定化操作分别制备游离酶和固定化酶 ,对两者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两者在蔗糖转化为蔗果低聚糖的酶促反应中 ,最适pH为 5 5,在pH5 0~ 7 5之间酶活性相对稳定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是 4 5~ 52℃和 4 0~ 55℃ .在 55℃保温 60min ,酶活性保存率分别是 61 6%和 87 5%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提高 .0 1mmol LHg2 +和 1mmol LAg+能完全抑制游离酶的活性 ,但只能部分抑制固定化酶的活性 ,1mmol L的Ti2 +能完全抑制两者的活性 .以蔗糖为底物时 ,游离酶的米氏常数Km=2 15mmol L ,而固定化酶Km =386mmol L .游离酶只能使用一次 ,固定化酶反复使用 54次后 ,剩余活力为 55 2 % .用 55% (W V)蔗糖溶液与固定化酶在pH5 0 ,4 6℃下作用 12h ,可获得61 5% (总低聚糖 总糖 )产物 ,其中蔗果五糖含量达到 7 2 % .  相似文献   
43.
烧伤对兔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态观察烧伤兔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代谢变化。以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30 %TBSA兔烧伤后 1、3、7、15和 2 0d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 ,烧伤后多数测试点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不同程度降低 ;伤后 1天降低最显著 ;苏、丙、缬、组、精和脯氨酸伤后各个时间点降低 ,多数时间点显著降低 (P <0 .0 5 - 0 .0 1)。结果提示烧伤后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依靠易化扩散参与全身氨基酸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44.
白蜡虫及其寄主植物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了白蜡虫越冬前后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变化 ,并通过对虫体、蜜露及被寄生植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百分率组成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白蜡虫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问题。虫体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丙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大部分氨基酸及其总量在越冬期下降 ,越冬以后升高 ,逐渐超过越冬前水平。虫体大量吸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利用较少的氨基酸是天门冬氨酸 ,其它氨基酸或多或少地为白蜡虫所利用。  相似文献   
45.
细胞外钙调素对百合花粉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花粉为材料,利用低温装载法在完整花粉粒中成功地装置了酯化形式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AM,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细胞外钙调素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纯化钙调素可以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升高,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效果与钙调素浓度呈正相关。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钙调素拮抗剂W7-agarose和植物钙调素抗血清处理都可 使花粉细胞质中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表明内源细胞外钙调素可能在维持和促进花粉细胞质中游离离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棉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棉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脱除棉酚的棉籽乙醚提取物经石油醚和 75 %乙醇分离和纯化后 ,用 0 .5 %对氨基苯磺酸显色来检测棉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高达 97%以上等优点 ,可作为棉籽中游离棉酚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7.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设计一种检测肠癌游离循环DNA(Circulating cell free DNA,cf DNA)中KRAS(V-Ki-ras2 Kirsten rat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评估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根据肠癌病人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设计并合成,采用dd PCR扩增并评估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根据AMRS-PCR引物设计原理设计KRAS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扩增引物并评估其准确性,进而比较dd PCR和q PCR二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针对52例肠癌病人的cf DNA采用dd PCR进行检测,研究dd PCR在cf DNA 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成功使用dd PCR和q PCR两种方法对KRAS野生型及7种突变型建立检测方法,使用质粒标准品及实际样品验证该两种方法可行并对其假阳性率、线性范围及检测下限等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成功对52例临床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血浆cf DNA样本进行检测,临床灵敏度为97.64%,临床特异性为81.43%。dd PCR的检测性能优于q PCR,LOD达到个位数DNA拷贝,最低可确认突变浓度达到0.01%–0.04%。样本提取效率在方法学建立中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灵敏度和Cut Off值的判定。临床患者检测结果显示其KRAS突变率接近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48.
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保持正常生理状态与细胞活性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保存技术是进行空间细胞融合实验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0.7ml/L的葡萄糖作渗透压,在6-8℃低温条件下经过72小时保存后,供试原生质体的存活率仍可达81%,并保持了其长壁与分裂的特性。 Abstract:Storage duration and acativity of isolated protoplasts are important problem for experiment on plant cell fusion in space.We have achieved preliminary success using glucose as osmotic reagent,The survival protopasts after 72 hour storage in 0.7mol/L glucose at 6~8℃ reached 81% and maintained a very high activity of division.  相似文献   
49.
苦豆子游离氨基酸的成份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和鉴定了苦豆子中游离氨基酸的成份,测定出16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64.52μg/100m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47.68μg/100mg,蛋氨酸含量最低为0.20μg/100mg,人体必须氨基酸有7种,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7.33%。  相似文献   
50.
NaCl对大麦幼苗根系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麦幼苗在200mmol/LNaCl处理6d过程中,根中蛋白水麦活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2、4d下降,6d时有所提高。多数游离氨基酸相对含量及其总量呈上升势,胁迫1、2、6d时,总量较对照分别上升64.20%、56.69%和1.69%,其中Pro、Glu、Ala和Thr较为突出,盐胁迫下根系质膜和液泡膜结合慢白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经SDS-PAGE电泳和扫描分析,在盐胁迫1、2、6d中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