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持续感染对靶细胞TLR4/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Hela细胞分别建立Ct急性感染及持续性感染模型,通过qRT-PCR、ELISA等方法比较Ct感染过程中靶细胞TLR4、STAT3、IL-6转录水平及细胞因子IL-6分泌量的变化.结果:Ct感染后靶细胞TLR4、IL-6、STAT3转录水平及细胞因子IL-6分泌量均呈现时间相关性上调,且持续性感染状态下比急性感染状态下的上调更为显著;IL-6/STAT3的表达量与TLR4转录水平正相关.结论:Ct持续感染过程中TLR4 的持续活化可大幅上调IL-6/STAT3信号通路表达,可能参与了Ct持续感染后慢性炎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熊愫兵  李中艳  付静  柴进  张婷  房殿春 《生物磁学》2013,(36):7104-7107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住院的19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比较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白细胞水平、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197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56例,其中以呼吸道和腹部感染为主。统计发现肝功能分级、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的运用等与感染因素有关(P〈0.05)。结论: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特点也较突出,需要我们采取防措施去避免。  相似文献   
103.
纪小艺  吴敏  马碧涛  武锃  阮铭 《生物磁学》2013,(34):6794-6796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发作期持续超过一年,间歇期不超过3个月。T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因素,环境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A族B溶血性链球菌与Ts的发生跟发展的关系已有所报道,较多研究是关于链球茵感染的,一些免疫相关研究发现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疾病会引发或加重抽动症状。另外,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与Ts患儿的自身免疫应答活跃的关系也有所报道。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认为,外周免疫系统跟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产生并释放出来的生物活性因子进行信息交流。细胞因子正是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信使,不仅可以调节免疫,而且还可以调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细胞因子与神经介质、内分泌激素共同组成机体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参与免疫系统并激活神经递质及激素间的信息传递,与精神障碍和心理机体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有关免疫病因学异常可能是部分易感患儿发病的机制,文章从感染免疫学,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等与免疫相关的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4.
报道1例重度烫伤后引起全身多处米根霉感染。患者,男,50岁,全身大面积热液烫伤4 d伴创面异味,散在霉斑。斜面培养呈:灰白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粗大较短无隔菌丝,多呈直角分支。根据典型的菌丝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米根霉。烫伤后出现全身多处米根霉感染合并全身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给予手术清创、积极抗真菌及改善循环、增强免疫力等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最终死于全身严重感染及多器官衰竭。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对一定样本的肛周感染患者的超声影像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价值,旨在早期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证据.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超声对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感染患者进行扫查,根据病变部位,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分析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上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28例,肛瘘20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2例;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单纯脓肿93.33%,肛瘘100.0%,复合型肛周脓肿90.91%.术前超声诊断和手术确诊病例数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独特的优势,并可根据声像图对其作出较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临床上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53例.并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25例,介入治疗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以及肌内注射MTX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介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进行治疗的方式,可以对切口妊娠大出血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对妊娠物进行有效的杀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检测,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已普遍认识到降低感染率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医院的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08-2011年对患者由于感染而患病的患者进行人数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感染率,从感染率中找出感染率降低的原因,评估医院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院在这些年的感染率由2.59%降到2.09%,实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实施了新的感染诊断实施标准,同时,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结论:控制感染是降低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做好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感染率,二者是一种反馈与制约的关系,可见医院感染控制对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地下深部存在一个生物圈,深部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岩性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已被调查,而地下深部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层微生物群落特征仍然不清。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地下深部频繁检出的微生物。【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定量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的微滴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方法】以SRB的功能基因dsrB为检测目标,优化SRB ddPCR技术的退火温度,考察其线性范围、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将该技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SRB ddPCR技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 °C,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100?1.1×105 copies/μL-DNA,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为1 copy/μL-DNA,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差优于9%,对3种非SRB人工构建的质粒均没有扩增,显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技术对冀中地热区深部热水、浅层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平均含量分别为(4.0±8.4)×103 copies/mL、(1.6±3.5)×102 copies/mL和(1.5±1.2)×103 copies/g-dw。与浅层水和土壤相比,深部热水富含SRB菌。【结论】为了提高地下深部生物圈认识和合理开发利用深部热水,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SRB ddPCR检测技术,同时为其他指示菌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赵梦圆  张勇  刘翠华 《微生物学报》2021,61(5):1073-1090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突触丢失和神经元死亡为特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和运动功能丧失。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据提示:慢性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持续感染可导致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异常,如诱导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导致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自噬异常以及神经元凋亡和坏死等;感染还会触发炎症介质释放并激活宿主免疫应答;此外,感染还可引起慢性神经炎症并导致能量代谢障碍等。本文就感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科研人员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研制广谱抗病毒制剂是病毒学前瞻性方向,也是国际医药界倍受瞩目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广谱抗病毒制剂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突破了抗病毒制剂单一宿主的瓶颈与限制,以及广谱类制剂活性相对较弱的原有思维,部分成果已面向临床应用.本文基于病毒侵染以及宿主细胞防御两个层面,全面综述新型广谱抗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讨论现存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