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飞  王洋  张岗岗  马剑敏 《生态学报》2023,43(6):2429-2439
黄河干流流量季节性变化和小浪底“调水调沙”形成了黄河河南段特殊的游荡型滩涂生态系统,为揭示游荡型黄河滩涂(嫩滩、二滩、高滩和大堤)群落组成和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规律,于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采用典型样方法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游荡型黄河滩涂开展群落学调查,利用149个草本层样方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种间联结性和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共有90科289属445种,其中被子植物87科286属440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蕨类植物仅见1属2种。(2)不同滩涂生境优势种具有显著差异,且总体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为优势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呈斑块聚集分布,且为嫩滩和二滩亚优势种。(3)大堤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取值最大,嫩滩次之,二滩和高滩较小。(4)χ2检验、Jaccard指数、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表明,优势种种对种间联结性不强,各物种间相对独立。(5)二滩总体联结...  相似文献   
2.
采集不同季节和深度的崇明东滩沉积物土壤样品,结合部分巢式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全程硝化菌在滩涂湿地中的群落结构,并结合相关理化参数进行冗余(RDA)分析,研究全程硝化菌不同类型的生态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全程硝化菌clade A.1和clade A.2比例明显高于clade B。全程硝化菌clade A.1在夏季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占比最高;在夏冬两季浅表层沉积物(1~5 cm)和春秋深层沉积物(5~10 cm)中,比例相对偏高;全程硝化菌clade A.2情况与其相反。全程硝化菌clade B在秋冬两季比例相对其它季节偏高。RDA分析证实,相对于clade A.2,clade A.1与铵浓度呈正相关,而clade B则与总碳(TC)更密切相关。结果表明,长江口崇明东滩滩涂沉积物中全程硝化菌分布广泛,其分布特点和群落结构随季节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滩涂环境因子与全程硝化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全程硝化菌对滩涂生态系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江苏沿海地区麦田害虫天敌发生规律及动态,开发和利用小麦田天敌优势资源,促进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调查江苏省盐城市小麦田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其物种丰富度、种群优势度、均匀度指数、申农多样性指数和不同生育期天敌群落相似性指数。【结果】调查共发现天敌昆虫和蜘蛛类2纲6目15科25种,其中捕食性天敌共4目12科22种,寄生性天敌共有2目3科3种。鞘翅目天敌2科5种,双翅目天敌2科7种,蜘蛛目天敌8科9种,脉翅目天敌2科2种。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田间调查共发现3目4科10种农业天敌资源;孕穗扬花期,田间调查共发现5目13科19种农业天敌资源;灌浆成熟期,田间调查共发现6目14科19种农业天敌资源;江苏沿海地区小麦不同生育期天敌群落相似性在0.318-0.810,其中在返青拔节期与灌浆成熟期天敌种群的相似性最低。返青拔节期,食蚜蝇科优势度最高为0.624,其次为茧蜂科的0.266;孕穗扬花期,茧蜂科、食蚜蝇科和瓢虫科优势度最高分别为0.395、0.270和0.249,属于优势种天敌资源。灌浆成熟期,瓢虫科和茧蜂科优势度分别为0.361和0.244,属于优势种天敌资源。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为灌浆成熟期最高(2.143),返青拔节期最低(1.999)。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返青拔节期最高(0.868),孕穗扬花期最低(0.703)。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灌浆成熟期最高(2.526),返青拔节期最低(1.483)。【结论】江苏沿海地区小麦田天敌资源丰富,其中食蚜蝇科、茧蜂科、瓢虫科是小麦生育期内重要的天敌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小麦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线形亚属海链藻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面孔纹的形态学特征是海链藻的重要分类学依据之一。线形亚属的海链藻种类大多是从圆筛藻属修订而来, 它们之间的区别特征细微, 需电镜下观察才能准确鉴定。我国关于线形亚属海链藻的报道较少。研究利用电镜(EM)技术, 对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自然水样, 以及分离获得的单克隆培养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针对其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种类开展了形态分类学的专题研究。报道了6个隶属于线形亚属的海链藻种类, 分别是紧密海链藻T. densannula Hasle &; Fryxell、微小海链藻T. exigua Fryxell &; Hasle、线形海链藻T. lineata Jousé、微线形海链藻T. nanolineata (Mann) Fryxell &; Hasle、结线形海链藻T. nodulolineata (Hendey) Hasle &; Fryxell和柔弱海链藻T. tenera Proschkina-Lavrenko, 其中有4个为我国新记录种类: 紧密海链藻、线形海链藻、微线形海链藻和结线形海链藻。对每个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电镜照片。对相似种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孔纹特征的变化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我国东部归化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2个叶绿体基因mat K和trn H-psb A片段对采自沪、浙、闽的5个代表群体的49株水仙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双基因联合序列的总长为1443bp,共定义6个单倍型,各归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DLSYPTDNJD=ZZCMD。AMOVA分析表明,群体内变异为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91.98%),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Fst=0.080 22)。群体物种水平上的谱系结构不显著(Nst=0.020Gst=0.031;P0.05)。Mantel检验表明水仙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0.929,P=0.02 0.05)。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结果均暗示水仙群体背离了快速扩张模型的假设。单倍型分布的中介网络图结合系统发育NJ树均将所有群体划分为2大分支。因此,我国东部沿海水仙归化群体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物种近期未经历扩张事件,可能是基因流受海岛隔离、自身生物学特征、生境异质性与及人为干扰的综合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6.
姜玉峰  李晶  信瑞瑞  李艺 《植物生态学报》2022,46(10):1268-1279
随着沿海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实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 通过面向对象的机器学习方法, 融入水体季节波动信息作为分类特征, 获取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4个不同时期中国沿海红树林分布省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广西及海南) 30 m分辨率的养殖池塘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并进一步解析养殖池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域内4个时间节点的沿海养殖池塘面积总量分别为2 963、5 200、5 377及4 805 km2, 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于2010-2020年间达到峰值。沿海养殖池塘面积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 其主要原因是红树林保护政策、养殖池塘规范管理和阶段性经济目标的区域差异化。(2)我国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在21°-24° N区域(广东和广西), 与红树林沿纬度的分布格局呈错峰分布。其中, 红树林与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区(21°-22° N)存在大量养殖池塘堤边生长红树林的特色格局, 此区域内两者交互作用最为紧密, 是探究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典型热点地区。(3)养殖池塘侵占红树林是造成红树林损失的最直接原因, 并导致红树林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局部破碎化或聚集化的极端发展趋势。该研究通过解析沿海养殖池塘的空间格局, 为精准评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为进一步监测红树林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和红树林优先修复区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疣荔枝螺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得到158 条长度为672 bp的序列,A、T、C、G 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3.0%、38.4%、17.4%和21.2%。共检测到保守位点562个,变异位点108 个,其中包括简约信息位点57 个,单突变位点51 个。所有个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8 0 ± 0.029 7,单倍型多样性为指数Hd为0.978 ± 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度为5.328。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1 1之间,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0 8之间,不同疣荔枝螺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霓屿岛和大竹峙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小,洞头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大。共检测到102 个单倍型,大部分单倍型聚合为一支,没有形成明显的区系结构,各个岛屿的疣荔枝螺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几种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1997年秋 ̄1998年春广东沿海多次赤潮发生期间的几种优势赤潮藻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1种为我国首次报道引发赤潮的定革命金藻类(Prymnesiophytes)-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 cf.gliobosa)。另有甲藻类7种,其中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3种:米氏裸甲藻(Gymnodinium cf.mikimotoi)、环节环沟藻(Gyrodinium in  相似文献   
9.
沿海防护林四个树种根系分布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盐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分布及生长特性对沿海防护林树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以8年生女贞(Ligustrum lucidum)、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木麻黄(Casuarina equiestifolia)和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等4个亚热带沿海防护林树种为对象,对其根系生长特性与土壤盐度关系、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功能根的分布特征以及根系的比根长和根长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土壤盐分对植物根系垂直生长与分布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根系的水平伸展能力与树种根系垂直生长呈负相关;2)不同树种适应盐分胁迫能力不同,导致各自功能根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差异;3)根径级越小,其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越强;根径级越大,固定和支持植株的能力越强;4)墨西哥落羽杉盐分阈值0.45%,根系垂直分布在0~95cm的土层中,具有良好的抗台风和耐盐土能力;木麻黄和洋白蜡2个树种的主根系长度分别为25cm和29cm,支撑根的比例分别为87.2%和56.3%,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抗台风能力,可以栽植在盐度0.36%的沿海滩涂上;女贞盐分阈值0.21%,垂直根系为20cm,支撑根比例51.0%,不适合栽植于高盐分的台风分布地理区域。  相似文献   
10.
刘利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8):1676-1682
通过植物区系谱、多样性指数、主坐标排序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沿海主要岛屿(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海域,选取不同纬度所在地的岛屿)的植物区系性质、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为沿海岛屿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主要岛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表现出纬向分异性,温带成分比例随着纬度降低呈递减趋势,而各种热带成分比例呈递增的分布格局,这与不同海岛所处位置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基本一致;(2)不同沿海岛屿植物区系的Shannon指数(1.887~2.197)和Simpson指数(0.780~0.865)均无显著差异,而区系间Pearson相关系数(0.199~0.997)则有明显的差异;(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生成的树状图和最小生成树,可将22个岛屿划分为5个集合,揭示了沿海岛屿植物区系属的类似性和南北纬度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