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唇形突是海链藻中常见的一类突起, 其形态学特征和排列方式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绝大多数海链藻只有一个唇形突, 两个唇形突的现象仅报道于极少数海链藻种类。我国关于双唇形突海链藻的报道较少。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 对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自然水样, 以及分离获得的单克隆培养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针对其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种类开展了形态学的专题研究。报道了4个具有双唇形突的海链藻种类, 分别是有翼海链藻T. bipartita (Rattray) Hallegraeff、脆弱海链藻T. fragilis Fryxell、亨氏海链藻T. hendeyi Hasle &; Fryxell和维斯吉思海链藻T. visurgis Hustedt, 其中有3个为我国新记录种类: 脆弱海链藻、亨氏海链藻和维斯吉思海链藻。对每个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扫描电镜照片, 对相似种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唇形突的变化类型及其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闭合突是一类特殊的突起, 仅报道于少数海链藻种类, 其形态学特征和排列方式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我国关于闭合突海链藻的报道较少。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 对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自然水样, 以及分离获得的单克隆培养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针对其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种类开展了形态分类学的专题研究。报道了5个具有闭合突的海链藻种类, 分别是西达礁海链藻T. cedarkeyensis Prasad、偏心海链藻T. eccentrica (Ehrenberg) Cleve、伦德海链藻T. lundiana Fryxell、细孔海链藻T. punctigera (Castracane) Hasle和管状海链藻T. tubifera Fryxell, 其中有3个为我国新记录种类: 西达礁海链藻、细孔海链藻和管状海链藻。对每个种类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扫描电镜照片, 对相似种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突起特征的变化类型及其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廓清我国海链藻属的物种多样性, 并丰富其分子生物学信息, 为后续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从我国沿海分离并建立了海链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同时还对其核糖体大亚基的高变区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 鉴定了我国海链藻属的2个新记录种: 狭线形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guste-lineata (Schmidt) Fryxell & Hasle和碟形海链藻T. minicosmica Lee & Park。对它们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 还基于核糖体大亚基高变区的碱基序列信息, 分析了它们的分子系统学位置。在分子系统树上, 狭线形海链藻和碟形海链藻均不与该属模式种——诺氏海链藻T. nordenskioeldii 聚在同一分支上, 显示它们与典型海链藻属物种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分子系统树还显示, 目前基于形态学建立的海链藻属并非自然类群, 而是被骨条藻属Skeletonema、小环藻属Cyclotella、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等邻近属种分隔成多个分支, 这预示着现存的海链藻属应该是一个并系类群, 在后续的系统学研究中, 或许会有较大的系统学调整, 但目前有限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是相关研究推进的重要限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自然水样,以及分离获得的单克隆培养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针对其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种类开展了形态分类学的专题研究。报道了3个新记录种类,分别是安达曼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damanica Gedde、缢缩海链藻Thalassiosira con-stricta Gaarder和双线海链藻Thalassiosira duostra Pienaar。对每个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光镜和电镜照片,并对相似种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是硅藻门中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大属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类水体。目前沿用的海链藻属分类体系是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尤其是电镜下的超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某些形态特征存在不稳定或变化的情况,应对其开展二次研究和重新评估。故此,本文选择全球近岸广布种艾伦海链藻(T.allen Takano)作为典型代表,基于建立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二次研究。结果显示:(1)艾伦海链藻壳面孔纹的排列方式存在一定的变化,呈切线形或偏心状;壳缘唇形突的位置多有变化,占据一个壳缘支持突的位置、或位于两个壳缘支持突正中间、或靠近其中一个。艾伦海链藻这两个特征并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分类学意义或应降低;(2)壳缘不具有肋纹,此特征相对稳定,可作为艾伦海链藻的识别特征之一;(3)艾伦海链藻具有较保守的遗传多样性,尚未发现(拟)隐形种。结合其它海链藻的形态学报道,我们认为孔纹排列方式易受环境的影响,稳定性较差,在分类时应慎重应用;壳缘唇形突的位置在少数海链藻属物种中易发生变化,分类时应视具体物种而针对性应用;支持突等突起特征较为稳定,在海链藻属物种的分类体系中仍可作为重要依据;艾伦海链藻中壳缘肋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作为分类依据,但在其它海链藻属物种中是否也具有很好的分类价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分子信息在形态特征上的二次研究和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分子数据的缺乏和不足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对重新评估艾伦海链藻形态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完善现存的分类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链藻(Thalassiosira)与圆筛藻(Coscinodiscus)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植物研究》2009,29(3):282-288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繁多,是硅藻门中的大属和代表属。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易混淆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比较研究了海链藻和圆筛藻种类的形态学特征。海链藻种类除了具有1~2个唇形突之外,还具有数量较多的支持突,少数种类具有闭合突;筛膜位于壳面内侧;中孔在壳面外侧。而圆筛藻种类只具有数量众多的唇形突,且其中两个较大;筛膜位于壳面外侧;中孔在壳面内侧。由于两属形态学特征的区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清晰观察到,因此尚有较多的分类修订工作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7.
采用毛细管复洗技术建立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物种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对小字海链藻原变种(Thalassiosira minuscula var.minuscula Krasske)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报道了1个新变种:小字海链藻双卫变种(T.minuscula var.bicustodis X.H.Guo,Y.Q.GuoY.Li)。双卫变种与原变种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唇形突的伴生支持突数目不同,双卫变种具有2个,原变种只有1个。基于对多个株系生活史的连续观察,确认其伴生支持突的数目稳定,具有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夏季(8月)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观察到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6个种类:花形拟菱形藻(P.caciantha Lundholm,Moestrup Hasle)、靓纹拟菱形藻(P.calliantha Lundholm,Moestrup Hasle)、尖细拟菱形藻[P.cuspidata(Hasle)Lundholm,Moestrup Hasle]、曼氏拟菱形藻(P.mannii Amato Montresor)、伪柔弱拟菱形藻[P.pseudodelicatissima(Hasle)Lundholm,Hasle Moestrup]和中华拟菱形藻(P.sinica QiWang),其中花形拟菱形藻、靓纹拟菱形藻和曼氏拟菱形藻为我国新记录种类。对该复合群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对其种类之间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澄清广东大亚湾水域海链藻属的物种多样性, 研究建立了它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以及基于核糖体大、小亚基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报道了中国海链藻属的1个新种, 即扇形海链藻Thalassiosira flabellata sp. nov. X.H. Guo, Y.Q. Guo & Y. Li。该种以短链状群体或单细胞生活, 壳面具有一圈壳缘支持突、一个中央支持突和一个壳缘唇形突。壳面孔纹束状排列, 是此种的典型特征。此种与帕尔海链藻T. partheneia较为相似, 区别特征如下: 此种的壳面支持突和唇形突均具有外管, 而帕尔海链藻的突起没有外管, 只有内管; 其次, 此种的壳面较平, 而帕尔海链藻的壳面隆起呈鼓状; 第三, 此种的中央支持突具有3个围孔, 而帕尔海链藻具有4—5个围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澄清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的物种多样性, 采用毛细管复洗技术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学特征, 并扩增其核糖体小亚基和大亚基序列, 用于分子系统树的构建。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数据, 发现艾伦海链藻株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经过与原始文献的比对, 确认了艾伦海链藻原变种的特征, 并报道了该种的一个新变种艾伦海链藻肋纹变种Thalassiosira allenii var. striata X. H. Guo, Y. Q. Guo & Y. Li。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形态特征基本相似, 区别在于壳面边缘具有肋纹结构, 原变种则无。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和大亚基的系统树均显示, 肋纹变种与原变种聚在同一个分支上, 形成姐妹支(BPP>0.90), 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2个变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序列完全一致, 没有碱基差异。但用于分析的556个核糖体大亚基序列中, 两者存在11个差异碱基, 遗传距离为0.01。  相似文献   

11.
我国鱼腥藻的新记录种——粘质鱼腥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藻是淡水水体的重要组成类群,而鱼腥藻又是水华蓝藻的一个重要种属.但由于该属种类较多,国内文献报导的不到世界分布的四分之一.该文利用染色和显微镜镜检方法对采自广东省高州水库蓝藻水华的样品进行观察,经鉴定,确认一个我国鱼腥藻属的新记录种--粘质鱼腥藻Anabaena mucosa, J. Komarkova-Legnerova & P. Eloranta ,1992 .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相应的形态照片,并对相似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株海洋藻类的分子鉴定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藻类种类繁多,由于形态的易变性和生活史的复杂性,传统的形态分类往往十分困难.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使DNA分子成为区分物种的有效手段,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疑难藻种的分类鉴定问题.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一株海洋藻类ST3的18srDNA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序列长度为1733bp,通过与GenBank中序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藻株ST3属于硅藻门海链藻目,与骨条藻属的亲缘关系较海链藻属为近,但与骨条藻属遗传距离远大于骨条藻属种间差异,说明ST3可能是硅藻门海链藻目新的藻属.18srDNA可用于海洋藻类分子分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3.
吕泗大洋港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新  李强  张晴 《生态学杂志》2013,32(2):396-400
于2010年4月对江苏省南通市吕泗大洋港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0属85种,其中,硅藻门27属81种,占种数的95.29%,蓝藻门2属3种,占种数的3.53%,金藻门1属1种,占种数的1.18%;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以低盐近岸性类群为主,辅以少量的广温广盐性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具边圆筛藻、簇生针杆藻、长菱形藻、偏心圆筛藻、圆海链藻、线形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优势度分别为0.319、0.308、0.246、0.243、0.186、0.131、0.122和0.120;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0.641×104 ~3.136×104 ind.L-1,平均值为1.640×104 ind·L-1;群落特征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23~ 42,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603 ~1.339,Shannon指数为2.362 ~3.84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38~0.958);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007,Shannon指数均值为3.327,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59.相关性分析表明:均匀度指数与汞和锌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OD和DIN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丰富度指数与砷含量和DO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仅与锌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尤庆敏  刘妍  王全喜 《植物研究》2011,31(2):129-133
报道采自新疆及内蒙古地区的菱板藻属(硅藻门)中国新纪录植物7种,分别为丰富菱板藻(Hantzschia abundans Lange-Bertalot)、喜碱菱板藻(H.alkaliphila Lange-Bertalot)、巴克豪森菱板藻(H.barckhausenii Lange-Bertalot &; Metzeltin)、较长菱板藻(H.longa Lange-Bertalot)、仿密集菱板藻(H.paracompacta Lange-Bertalot)、美丽菱板藻(H.spectabilis(Ehrenberg) Hustedt)和近活跃菱板藻(H.subvivacior Lange-Bertalot)。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光镜或扫描电镜照片以及生境特征等,为该属种类的世界地理分布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光强对两种硅藻光合作用、碳酸酐酶和RubisC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海洋浮游硅藻光合固碳能力与光强的关系, 以三角褐指藻和威氏海链藻为实验材料, 测定了不同光强培养下三角褐指藻和威氏海链藻生长、光合特性、碳酸酐酶和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活性(RubisCO)的变化, 结果显示高光强促进两种硅藻的生长, 但对威氏海链藻的影响更明显。高光强导致两种硅藻叶绿素a、c含量、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明显下降,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明显升高, 但对光化学淬灭系数并没有明显影响。在高光下威氏海链藻和三角褐指藻胞内外碳酸酐酶活性明显升高。在高光强下培养的威氏海链藻RubisCO活性明显高于低光下培养, 但三角褐指藻正好相反, 不管高光还是低光培养威氏海链藻RubisCO活性始终高于三角褐指藻。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硅藻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光合生理特征、光合固碳关键酶和CO2供应以适应光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国产木兰科含笑亚族植物的叶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含笑亚族Micheliinae植物属间关系以及含笑属Michella属下等级的划分和一些种的分类学地位,利用放大镜和体视镜对国产含笑亚族植物3属共28个分类群的叶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含笑属、合果木属Paramichelia和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植物的脉序类型、一级脉、二级脉及其间脉和三级脉等特征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三属间无明显的划分界限;但是,盲脉及其分支、网眼的发育和大小、叶缘末级脉等叶结构特征存在种间差异。在含笑属中,树状盲脉首次被观察到。用UPGMA对所研究28个分类群、木兰属Magnolia两个亚属各2种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的叶结构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共46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合果木Pbaillonii和观光木T.odorum与含笑属的种聚为一支,因此,支持将合果木属和观光木属归并入含笑属;(2)这些特征为含笑属内组的划分提供了分类学意义;(3)基于叶结构特征、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聚类分析,对含笑属内一些种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硅藻形态分类学的发展与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紧密相关。最初的硅藻分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根据所能观察到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学研究。随着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逐渐观察到硅藻种类更加丰富的形态学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开始在硅藻分类学中的应用,使得硅藻学者能够观察到更加细微而全面的形态学特征,这些形态学特征的发现丰富了硅藻的分类依据,导致硅藻分类系  相似文献   

18.
微型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 由于其个体微小,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被忽略了。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若干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样品进行观察, 经鉴定, 确认一个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 Round, Hallsteinsen &; Paasche 1999。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透射电镜下的照片, 并对相似属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常丝藻(Tychonema)是1988年由Anagnostidis和Komárek从颤藻属分离出来而新成立的蓝藻属,以纤细常丝藻(T.tenue)为模式种类。目前确认的常丝藻有纤细常丝藻、博多常丝藻(T.bornetii)和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三个种类。我国已经有博多常丝藻的纪录,但是对模式种纤细常丝藻和它的相似种类布氏常丝藻却没有报道。在洱海中采集到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研究并描述了该藻的藻丝颜色、藻细胞内含物的结构、藻体形态特征等。同时,通过藻种的分离培养技术,得到了布氏常丝藻的纯培养藻株,编号为CHAB663,并且测定了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藻株与T.bouurrellyi/T.tenue聚为一族。洱海分布的布氏常丝藻,是在欧洲以外首次发现此种藻类,也是我国的新纪录种。研究说明布氏常丝藻不仅仅分布在温带欧洲较为寒冷的水体中,在亚热带的水体中也可以存在。布氏常丝藻被认为是出现在轻微富营养化湖泊中,而我国洱海也被认为是富营养化的初级阶段的水体,这也表明,布氏常丝藻的出现对洱海的水环境状况起到了指示作用。此外,研究还对常丝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规律,根据2006年6–7月、2007年1–2月、2007年11月和2009年4–5月在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域(25.00°–39.00°N,118.00°–129.0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网孔直径77μm)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4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0属257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是主要功能群,其次是甲藻,主要的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p.)、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囊状海链藻(T.scrotiformi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菱形海线藻(T.nitzschioides)、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旋链角毛藻(C.curvisetu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2×104–31,350.21×104cells/m3,最低值出现在冬季黄海海域,最高值出现在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域。4个季节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趋势,浮游植物各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等值线均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