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显微分离出黑麦(SecalecerealeL.)1R染色体,用CohesiveadapterssingleprimerPCR(CASPPCR)方法进行体外扩增,以DIG11dUTP标记扩增产物为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扩增产物来自黑麦1R染色体。用1/10体积的连接物转化E.coliDH5α,获得10000多个重组菌落。经酶切分析,克隆子的插入片段为250~500bp,为进一步筛选1R染色体的分子标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歌  陈成彬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2):1123-1128
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了黑麦(SecalecerealL.)10个B染色体短臂端部片段,并利用寡核苷酸引物(CCCTAAA)3及新建立的二级单引物序列PCR扩增法,扩增了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染色体原位杂交实验将PCR产物定位于B染色体短臂末端,多数A染色体末端也显示清晰的杂交信号。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中,对其中一个克隆子pp3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玉米亚端部克隆子pBF266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92%。就目前资料检索,黑麦、玉米端粒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还未见报道。对这一实验设计在构建高密度RFLP图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系统通过对DNA进行准确切割和重新连接,能够导致DNA发生包括切离、倒位或相互易位等形式的重排,从而使得在染色体水平对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遗传改造,以及对转基因动物和植物中转基因的表达进行有效的控制成为可能。来自大肠杆菌P1噬菌体的C...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东北汉族及3个少数民族DYS19和DYS287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勇  张贵寅 《人类学学报》1998,17(3):237-241
本文以中国东北汉族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胶的方法分析了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DYS19的等位基因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东北汉族人群中各等位基因分布较分数A2.9%,B26.09%,C26.09%,D28.98%,E15.94%;东北汉族和3个少数民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染色体显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方法,综述了显微切割及微克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东北蒿属莳萝蒿组6种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道东北蒿属莳萝蒿组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5种为首次报道,对其中的5种进行了核型分析。核型公式分别为:大籽蒿2n=2x=18=14m+2sm(2SAT)+2st(SAT);矮滨蒿(A.nakai Pamp)2n=2x=16=12m+4sm;碱蒿(A.anethifolia Web.ex Stechm.)2n=2x=16=12m+2sm+2st;莳萝蒿(A.anethoides Mattf)2n=2x  相似文献   
997.
马尾松染色体荧光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荧光带纹的分析结果表明,其色霉素A的染色体的荧光带赤;1对为着丝粒区和臂间我均有带纹的中间着丝染色体。6对为臂间区有带纺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着丝粒区有带纹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3对无带纹的中间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着丝粒区有带纹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998.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在动物、人类及植物中的创立与发展,评述了不同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与微克隆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这项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管项技术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观察了武汉抗CD3单克隆抗体(简称WuT3)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及TA102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结果显示在5~5000μg/皿的剂量范围内,WuT3所致的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之比MR(Rt/Rc),无论加大鼠肝匀浆,辅酶Ⅱ及葡萄糖6-磷酸(S-9混合液)或不加S-9混合液,均不超过2。同时观察了WuT3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白鼠ivWuT3,每日一次,连续2日,在25~100mg·kg-1范围内,WuT3各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环磷酰胺(CP)阳性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WuT3在25~250μg/瓶的剂量范围内,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P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三项试验结果均未发现WuT3有致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真水狼蛛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宇  胡萃 《蛛形学报》1998,7(2):142-145
蜘蛛染色体的研究是对传统蜘蛛分类方法的验证和补充。以处于囊胚期到体节期之间的蜘蛛胚胎细胞为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制片及染色,对真水狼蛛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真水狼蛛的染色体数为雄性2n=26,雌性2n=28,性别决定机制为X_1X_2O。C-带分析表明;所有染色体均为端着粒染色体,端部有特异性染色质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