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屈敬婷  钟娟  侯璐蒙  李嘉嘉 《蛇志》2022,(1):77-80,96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标准化护理管理对非糖尿病机械通气患者血糖、肠内营养耐受性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某三甲医院EICU病区收治的非糖尿病机械通气患者45例,采用回顾-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标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2.
早春将群势、蜂王年龄和质量基本一致的30群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处理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和40%的5种代用花粉饲料,对照组饲喂油菜花粉,观测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蜂群群势、取食量、初生重以及蜂体组织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中蜜蜂对油菜花粉的取食量最高,但仅显著高于蛋白质水平为40%的饲料(P<0.05);蛋白质水平为25%、30%、35%的处理组群势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工蜂初生重逐渐升高,在35%到达最高值,随后又下降;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饲料的蜂体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5%、40%饲料的蜜蜂体组织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3.
不同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至7月,在室内研究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第1代幼虫对洋白蜡、欧美107号杨、法桐和白榆的取食量及不同的食料种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受试的各树种的取食量以洋白蜡为最多,完成一代平均每头可以取食2.21 g,其次为欧美107号杨1.95 g,再次为法桐和白榆,分别为1.85 g/头和1.68 g/头。3龄后幼虫对不同的寄主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性,特别是5龄和6龄幼虫对不同的寄主的取食量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的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产卵量等有显著影响。取食法桐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不利性,主要表现为幼虫期延长、蛹重减轻、单雌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54.
将粗毛栓菌菌丝球与蜡状芽孢杆菌共固定为共固定菌.以粗毛栓菌菌丝球、蜡状芽孢杆菌和共固定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吸附剂浓度和pb2+浓度对3种生物吸附剂吸附pb2+的影响,并将3种生物吸附剂吸附pb2+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浓度为2g.L-1、pH为5.0、pb2+浓度为50 mg·L-1条件下对pb2+吸附lh效果良好,其吸附率分别为71.7%、91.0%和96.9%.生物吸附剂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含硫、磷酸基团的吸收带组成,表明对pb2+吸附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羟基、羧基、磷酸基和含硫基团.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IGF-Ⅰ和MGF长期基因治疗对哺乳动物血糖代谢的生理影响,首先构建了包含MGF和IGF-Ⅰ全长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使用活体基因导入仪将其导入小鼠的左侧股四头肌,每2周一次共导入3次,首次导入15周后进行糖耐量测定实验。实验证实IGF-Ⅰ的长期持续表达会导致小鼠的糖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最高值可达到12.07±1.35mmol/L比对照(10.15±0.87mmol/L)和MGF组(10.58±0.61mmol/L)有显著性的升高(P<0.05),MGF单独存在情况下在糖代谢方面则没有上述作用,但是IGF-Ⅰ和MGF共同导入的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更明显减弱,其最高值(16.30±2.69mmol/L)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01)。因此推测与胰岛素进行拮抗作用的主要是IGF-Ⅰ的N段序列,而产生与糖代谢相关功能的则为暴露的IGF-ⅠC段序列;另一种可能是MGF促进了肌肉细胞对外源DNA的吸收和表达因此其可以作为基因导入的佐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观察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呼吸机所致肺组织TNF-α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氯沙坦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组(VILI)和氯沙坦干预组(LAP),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结果 VILI组大鼠肺组织AngⅡ含量、TNF-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干预组大鼠肺组织AngⅡ含量与VIL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肺组织匀浆中MPO活性和肺W/D比值均较VILI组明显降低(均P〈0.01),同时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也较VILI组明显减轻。结论 AngⅡ通过调控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在VIL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氯沙坦可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下调肺组织TNF-α表达,降低MPO的活性,对VILI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7.
培养于麦草粉上的白腐担子菌粗毛栓菌分泌胞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经过超滤、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和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步骤,获得了初步纯化的锰过氧化物酶组分。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技术所测定的锰过氧化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7 ku和pI 2.8。研究结果表明,所纯化的锰过氧化物酶在407nm处具有最大光吸收峰,该酶最适作用pH值和温度分别为pH 5.3和35℃。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措施。方法59例患儿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分析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情况、病原学检查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转归情况。结果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有30例,发生率为50.85%。从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或管端培养出细菌29例。分析了病原菌种类与所占的比例,并给出了药敏试验结果。两组患儿治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9.
白腐担子菌粗毛栓菌是一种木栖真菌,通常根据其子实体的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鉴定.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该菌将呈现出显著的形态变化:在振荡的营养液中,只能形成空心的菌丝体球;在静止的半丰富和贫营养液体培养基中,将分别产生花簇样和蜂巢样结构;在麦草粉和松木屑上,子实体呈圆面包状;在杨木条上,将长出类似于野生型的平伏状或叠瓦状子实体.本文还提出了真菌形态建成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或顺式阿曲库铵24h持续输注对机械通气SD大鼠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外三组用来进行24h的机械通气.其中一组为罗库溴铵组持续输注罗库溴铵,一组顺式阿曲库铵和一组生理盐水.结果:24h机械通气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罗库溴铵组的膈肌最大强直张力下降29%,膈肌MuRF-1的mRNA水平增加30%,calpain活性增加约57%,而等效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组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与顺式阿曲库铵相比,罗库溴铵可引起Calpain活性的增强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激活,对膈肌功能的损害和蛋白水解活性的增强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