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双明  孙蕊  骆浩  孙愫  王莹  付玉杰 《植物研究》2007,27(4):500-503
分别采用254、365 nm两种波长的紫外光对东北红豆杉鲜叶进行辐射,研究了波长、辐射时间以及样品处理方式对东北红豆杉鲜叶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鲜叶经匀浆处理后接受紫外辐射,两种波长的紫外光都可以使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增加,但不同波长对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提高的趋势却不相同。365 nm的紫外光辐射2 h时使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均提高到了最大值,两种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4.6%和53.0%,而254 nm的紫外光在辐射8 h时才达到最大值,两种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9.2%和24.3%。可以选取365 nm的紫外光对东北红豆杉鲜叶水匀浆体系进行辐射,快速高效地提高鲜叶内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门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75例。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片治疗,研究组给予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5.33%(64/75)高于对照组的69.33%(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后,疗效明确,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120例抑郁症患者,经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抑郁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P<0.05)。两组治疗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6周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周后S100?茁、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4.
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细胞培养中紫草宁色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紫草细胞培养中,加入米根霉粗提物可显著提高紫草宁色素产量,并可加快胞内色素分泌到培养液中的速率和数量。在细胞培养的第6天加入米根霉诱导因子时其促进紫草宁色素分泌的作用最大,培养液中紫草宁色素含量对照的2.24倍。此外,同时加入正十六烷和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宁色素的分泌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糜烂性胃溃疡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糜烂性胃溃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予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RK1/2及EGFR水平变化,观察患者溃疡面积、愈合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ERK1/2及EGFR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可调节糜烂性胃溃疡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改善溃疡情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刘本光 《蛇志》2007,19(4):298-299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急诊,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胆碱酯酶检测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将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长托宁加氯磷定组)和对照组(阿托品加氯磷定组)。长托宁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2~70岁,平均34·5岁。其中自服中毒26例,误服中毒10例,皮肤和呼吸道接触中毒10例;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25例,重度中毒13例。阿托品组40例,男18例,…  相似文献   
27.
在室温[(25±1)℃]条件下观察1-甲基环丙烯(1-MCP)影响下‘嘎拉’苹果采后果肉细胞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未作1-MCP处理的果实果肉细胞逐渐失去张力,细胞壁皱褶,中胶层逐渐降解,继而出现胞间裂痕,细胞间隙逐渐增大,细胞壁纤维松散,细胞器逐渐空泡化等现象;1-MCP显著抑制果肉细胞的结构损伤,最终减缓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28.
以‘翠冠’梨为研究材料,对枝条进行90°拉枝处理,探明拉枝对梨成花及其相关基因(LFY、TFL1和FT)的表达以及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0°拉枝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翠冠’梨的成花率。(2)与不拉枝处理相比,90°拉枝处理的花芽分化促进类激素——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上升,花芽分化抑制类激素——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的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期间大量积累,全氮含量(N)下降,C/N比显著提高,且成花促进基因(LFY和FT)的表达量上升,成花抑制基因(TFL1)的表达量下降。(3)相关分析显示,LFY、FT基因表达量与ZT、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A3、IA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C/N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TFL1基因表达量与LFY、FT基因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拉枝处理通过提高成花过程中花芽分化促进类内源激素含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上调成花促进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这些指标间相互影响共同调控提高‘翠冠’梨成花率。  相似文献   
29.
利用氮离子注入对链霉菌的诱变效应,筛选高产恩拉霉素的变异菌株。利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对杀真菌放线菌S.fungicidicus NL629-3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其存活率及产恩拉霉素能力的影响。低能氮离子注入剂量在60×1013ions/cm2时对链霉菌的诱变效应显著,试验得到了5株恩拉霉素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中N3-643菌株经连续传代4次,遗传稳定性较好,其摇瓶发酵水平较对照提高了41%,放大发酵生产后平均发酵水平提高25.8%。离子注入诱变是获得高产恩拉霉素突变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MRSA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替考拉宁组),31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组);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分别进行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替考拉宁组治疗时间平均(9.2±3.1)d,显著性低于万古霉素组的(14.9±3.3)d(P0.01)。替考拉宁组总有效率为77.3%,万古霉素组为7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替考拉宁组细菌清除率为72.7%,万古霉素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2,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痰液MRSA分离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替考拉宁组出现与药物很可能和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发生率为9.1%,万古霉素组为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05)。结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均较好,安全性高,但替考拉宁较之万古霉素使用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