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一路走来     
孙飞 《生物物理学报》2010,26(3):171-176
做科学研究,要有一颗好奇的心,要有探索的精神,要不断创新,要持之以恒,要注重积累和总结,要有一份执着,要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医院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s).它以强大的多重耐药性(multiresistance)而闻名.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NDK)是一种进化上非常保守的酶,它能催化核苷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我们解析了鲍曼不动杆菌NDK野生型和C端氨基酸残基Arg141-Thr142-Arg143(RTR)截短突变体的结构.通过和黄色黏菌(Myxococcus xanthus)NDK的三维结构进行比较,推断鲍曼不动杆菌NDK的催化机制和黄色黏菌类似.通过激酶活性实验和圆二色谱实验,发现鲍曼不动杆菌NDK E28A突变体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蛋白催化活性降低,说明Glu28是鲍曼不动杆菌NDK结构中非常关键的氨基酸残基.鲍曼不动杆菌NDK C端RTR截短突变体显示出催化活性极大的降低,这可能与C端RTR残基介导的二体间相互作用有关.虽然RTR截短突变体中的Lys33伸向了和野生型中不同的方向,和Val15产生相互作用弥补了一部分因为RTR截短丢失的相互作用,维持了RTR截短突变体和野生型类似的结构.但是,Lys33产生的相互作用依然太弱,不足以维持蛋白在催化的动态过程中整体结构的高效转换.我们解析的鲍曼不动杆菌NDK晶体高分辨率结构将有助于科学家设计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O-GlcNA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上的动态、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它广泛分布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参与调节多种细胞途径。研究表明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相关。在体内,O-GlcNAc动态修饰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A)协同完成。近年来,OGT逐渐成为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其结构、作用机制及晶体学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反式单核钯(Ⅱ)配合物[-Pd(PhPPy2)2Cl2](1)与ECu(CH3CN)4]ClO4反应得到异双核配合物[(PhPPy2)2PdCuCl2]ClO4·2CH3CN(2),其中金属离子由两个PhPPy2配体以一种新的模式所桥联。配合物2属于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b、c分别为1.294 7(1)nm,0.914 2(1) nm和3.345 4(2)nm,β为99.698(1)°。2中的Pd(Ⅱ)和Cu(Ⅰ)离子分别为扭曲的四面体和平面正方构型。室温下,该配合物的溶液发光。  相似文献   
15.
从刺山柑果实中首次分离纯化得到S8单质.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该化合物为S8晶体,M=256.48.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Fddd.晶胞参数a=10.456(7)A°,b=12.908(9)A°,c=24.483(17)A°,V=3305(4)A°3,Z=16,F(000)=2048,R1=0.0915,wR2=0.1820.  相似文献   
16.
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青素是植物花呈现不同色彩的物质基础,其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受到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羟化酶(F3'5'H)、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DFR)、花色素苷合成酶(ANS)以及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等关键酶的控制.主要介绍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晶体结构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花色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花色改造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柏婧  魏群 《中国科学C辑》2008,38(7):591-598
PP1, PP2A以及PP2B同属于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PPP家族, 在体内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包括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及分化等过程. 它们之间的同源性相对较高, 空间结构更为保守. PP1和PP2B的结构解析研究进展较快, 但是由于PP2A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调节亚基的多样性而相对进展较慢. 最近发现PP2A是由结构亚基、催化亚基先组成二聚体的核心酶结构然后再与调节亚基组成三聚体全酶. 主要对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亚基组成和结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丙种免疫球蛋白是血清中重要的糖蛋白,在IgG Fc的297位天冬酰胺位点存在重要的糖基化,连接的糖链能维持IgG重链构像并调节Fc和FcγR结合能力,异常的糖链改变某些蛋白质的抗原特性,激活补体,介导炎症引起免疫失衡.多种疾病都可能伴有异常糖苷化或因缺少糖苷化酶引起.糖苷的功能结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进一步研究IgG的Fc段不同糖基化对IgG晶体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将有助于设计新型生物制品.本文就近年来丙种免疫球蛋白Fc段糖基化及生物学活性与功能、糖蛋白寡糖链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琼胶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根据其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α-琼胶酶(EC 3.2.1.-)和β-琼胶酶(EC 3.2.1.81).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从琼胶酶的生物学研究、酶的分类、晶体结构、催化机理以及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琼胶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芽孢杆菌植酸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芽孢杆菌的中性植酸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适合作为消化道呈中性鲤科鱼类的饲料添加剂。该植酸酶晶体具有独特的螺旋桨样空间结构,钙离子在其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结构功能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表现出特有的催化机理。该基因与已知植酸酶基因的结构有所不同,是一种新的植酸酶。目前主要采用多种原核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表达。比较表明,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和酵母表达系统是实现芽孢杆菌植酸酶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