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74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以数学模式来探讨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含量以及病毒变异性间的关系。由数学模式表明的结果并与人血病病毒I型(HTLV-I)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中杀伤性T细胞反应和病毒变异性研究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获得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玉米根ABA结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Zea maysL.)根或胚芽鞘为材料,经匀浆、分级离心得到胞质部分和膜部分(微粒体),进一步用6.2% (W/W ) Dextran T500 和PEG 3350 两相系统制备质膜,用1% 和8% (W /W) Dextran T70 梯度离心制备液泡膜. 电镜鉴定及多种标志酶检测表明,制备获得了高纯度正向型质膜和富含液泡膜的组分,其它内膜的污染很少. 用微量放射配体结合(MRLB)实验证明,玉米根微粒体的ABA专一性结合位点主要分布在液泡膜和质膜上,这两种膜组分与ABA 的特异结合活性分别为2485.4 fm ol/m g protein 和1257.3 fm ol/m g pro-tein,玉米根段胞质部分结合活性最低(差一个数量级).质膜上ABA-BP与ABA 的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为1.57 nm ol/L.  相似文献   
73.
建立了BaP在土壤水稻系统中传输模型,并对其在系统各组分中的含量变化做了定量分析。实验求得了BaP在系统各相间传输速度常数和分配系数。揭示了水中BaP向水稻体传输路径和它们的速度大小。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比其从土壤中吸收的速度高4倍,水中BaP向土壤沉积速度比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高7倍。水中BaP在迁移到达水稻体之前,绝大部分被土壤牢牢吸附而很难被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74.
发酵动力学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让人们从理论和定量的角度了解和分析微生物的培养过程,是过程设计和控制的基础.柠檬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Chemiel[1]、Kristiansen〔2〕、Khan〔3〕、Rohr〔4〕、Vaija〔5〕等曾作过研究。本文在考察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进行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75.
应用非结构的逻辑增殖模型研究了两种酵母的单碳源和双碳源单细胞蛋白间歇培养的动力学,用改进的逻辑增殖模型研究了双碳源流加培养过程的动力学,从实验数据拟合了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6.
羊心二尖瓣装置手术损伤制做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AMR)动物模型的实验中,2D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在心脏表面直接观察了正常羊心结构和腱索,乳头肌等不同程度损伤引起AMR的2D—CDF的各种表现,研究了AMR形成机理,并用生理检测和大体标本检查进行验证,结论为本实验获得的AMR的2D—CDF的所见可作为临床诊断AMR的超声依据。  相似文献   
77.
<正>由英国“应用微生物学及研究中心”研制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含有凝集原2及3,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188名婴儿进入一项随机的双盲试验,以联合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的无细胞或全细胞菌苗按3、5及8~10个月的间隔进行接种。两组的局部反应相以,但在接种无细胞菌苗后,具有全身反应的婴儿显著地少于全细胞菌苗。对无细胞菌苗凝集原和毒素组分的抗体平均对致滴度高于全细胞菌苗。接种第三剂菌苗后一年,无细胞组抗体的持久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荧光、紫外差光谱研究了根霉葡萄糖淀粉酶在盐酸胍变性后的复性、复活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酶在小于4mol/L盐酸胍中变性是可逆的,其复性过程遵循一级反应方程。酶复活过程是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差无几,这可能是在Trp及Tyr微区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酶活力恢复还没有完成造成的。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