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7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本文报道小剂量碳酸锂对自发的遗传性糖尿病模型中国地鼠(NIDDM)三个月处理疗效观察。采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空腹血浆胰岛素与血糖乘积的倒数,判断药物疗效。结果显示:碳酸锂使糖尿病鼠血糖降低,血胰岛素无变化,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42.
一种较好的白鼠灌胃针头简易处理法宋嘉渊(江苏省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生物系,215009)为研究一些药剂、营养物等在人体或动物体内所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常先在白鼠身上作灌胃试验,这就需要用到灌胃针头,而常用的鼠灌胃针头的处理或是用焊锡法,或光把针头磨平、磨...  相似文献   
43.
水稻株高基因对GA3的敏感性在生育期间不一致,其中eui和sd1为全生育期敏感型;D53为苗期和分蘖期敏感型;Sd1和sds(t)为全生育期钝感型。矮秆基因型的GAs和IAA含量均低于高秆基因型,对GA3的敏感性与内源GAs含量的高低无关。苗期和分蘖期ZRs含量在高秆型中较高,而抽穗期则为矮秆型中较高。苗期ABA含量与对GA3敏感性一致,而与植株高度无关,分蘖期和抽穗期的ABA含量在矮秆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44.
45.
用电生理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记录了10个以上小叶神经元对闪光、运动光斑及运动光栅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点,结果表明:(1)小叶神经元对闪光刺激具有特征性反应,细胞对给光和撤光刺激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的波形不随闪光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两次去极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与闪光刺激的时间长度成线性关系;(2)小叶神经元对运动光斑的运动速度非常敏感,而对光斑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却不敏感,尽管有的细胞存在一个能使反应的变化更快的优势方向,但并没有明显的运动方向选择性;(3)小叶神经元对运动光栅的响应频率受光栅的空间频率和运动速度的双重调制,与光栅的运动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46.
路娟  陈非 《生物技术》1994,4(5):34-37
药敏药片经临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235株考核.表明药片工艺研究先进,药片与培养基结合牢固,无断裂、崩解,不渗出颗粒,抑菌圈呈同心园扩散.边缘清楚。药物含量均匀,释放度好。药片抑菌差仅1~3mm;而纸片抑菌差为2~12mm。药片变黑系数CV为2.71~4.21;而纸片CV为3.82~14.36。表明纸片片间差大,药片精密度明显好于纸片。  相似文献   
47.
四种动物病毒的细胞培养及血凝检测的比较研究李天宪,赵林,罗怡珊,冯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细小病毒,细胞培养,细胞病变,血凝试验云豹肠炎病毒(LPV)、水貂肠炎病毒(MEV)、犬肠炎病毒(CPV)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不同配方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最佳配方为:精制百日咳菌苗18μgPN/ml、精制白喉类毒素为30Lf/ml、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为10Lf/ml。由该配方组成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其中百日咳菌苗的毒性试验BWDU/ml、LPU/ml、HSU/ml三种指标均符合制检规程要求。其效力单位(IU/ml)超过规程要求一倍以上,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安全试验均符合规程要求,白类效力试验≥80-100%,破类效力试验≥0.5-4.5IU/ml。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配方作为新一代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配方是适宜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49.
厌氧条件下微量琼脂糖弥散法抑菌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建立了在厌氧条件下两种微量而敏感的抑菌试验,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或多肽类抑菌物质。(1)琼脂糖弥散法:可检测抗菌蛋白抑菌活性,(2)电泳凝胶弥散法:可直接确定存在于PAGE凝胶中抗菌蛋白条带。应用这两种方法,作者首次鉴定出血链球菌培养上清液中存在抑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50.
在致突变试验中应重视对纺锤体毒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沛永GAO  Pei-Yong 《遗传》1993,15(6):3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