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茭草Zizania latifoli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进行自然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应的土壤水分含量,探讨茭草、芦苇叶片对土壤持续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随着土壤水分逐渐减少,茭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先增大后减小,芦苇叶片的Pn、Tr、Gs均逐渐减小;茭草和芦苇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光化学最大量子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水分利用率(WUE)、有效荧光产量(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变化趋势一致,其中Ci逐渐增大,Fv/Fm、NPQ、WUE先增大后减小,Yield、ETR、qP逐渐减小。分析表明,当茭草和芦苇遭遇较严重干旱时,叶片Pn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当生长基质(沙土)的田间持水量为19%,速效氮、磷、钾分别为28.14、2.25、25.76 mg·kg-1,pH 7.2时,茭草的干旱胁迫阈值在土壤含水量(2.17 ± 0.18)%和(1.66 ± 0.23)%之间,芦苇的干旱胁迫阈值在土壤含水量(1.84 ± 0.17)%和(0.25 ± 0.07)%之间。  相似文献   
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彩色马蹄莲组培与快繁中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红色和黄色品种的幼嫩叶片在自来水下冲洗2 h,0.1%HgCl2 2%乙醇溶液浸泡5~7 min,无菌水冲洗4~5遍,剪成0.5 cm的方块,接种在MS KT5 mg·L-1(单位下同) 6-BA 1.0 3%白糖 0.4%琼脂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53.
不同栖息地状态下外来种入侵及对本地种生存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玲  林振山 《生态学报》2008,28(4):1366-1375
外来种入侵引起的生态及经济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活动导致大规模栖息地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外来种的入侵过程及本地物种多样性的演化更为复杂.在Tilman多物种共存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栖息地持续变化条件下的外来种入侵干扰模式,分别模拟了栖息地不变、持续毁坏及持续恢复条件下的外来种入侵及对本地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拓殖率小(入侵性弱)的外来种不能成功定殖,栖息地的持续变化对其没有任何影响.(2)拓殖率增大的外来种入侵过程复杂,栖息地持续毁坏导致其灭绝时间相比于栖息地不变时明显推迟,栖息地持续恢复使其灭绝提前;一定时间内持续增加栖息地可以减小此类外来种入侵危害.(3)拓殖率足够大的外来种能够成功定殖,快速定殖-扩散的入侵过程不会因栖息地毁坏而迅速改变,其响应具有时间滞后性;栖息地持续恢复也有利于其迅速蔓延,占有率呈线性疯狂增长.(4)在具有外来种入侵的本地生态系统中,栖息地持续改变(增加或减少)对本地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均不利.  相似文献   
54.
以dx/dt=rx(1-x/k)-E(t)x为模型,讨论在[0,T]时间内,在初始条件x0和终端条件xT限制下,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55.
体内毒素浓度不相同的三维时变Volterra系统的持续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容量很大且被污染的情形下,对体内毒素浓度不相同的三种群时变Volterra系统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三维时变Volterra捕食系统弱平均持续生存与灭绝的条件。  相似文献   
56.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生态系统服务和产生这些服务的自然资本对于地球生命保障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利益,并因而成为这个星球整个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本文讨论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4个科学问题: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定性、定量和定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现了空间上的异质性,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定性、定量和定位就十分重要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是指一些服务功能可能会通过某些途径,在空间上转移到系统之外的具备适当外部条件的地区并产生效能。这种特性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在比其栖息地大很多的范围内产生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它们的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资本存量;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本存量与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威胁状态就引发了生态安全问题。在许多区域,生态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产业化。这4个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讨论它们的目的是在于探索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对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影响,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3只,共有24个实验牙,48个实验牙根。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于治疗后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7颗患牙,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并进行根管预备,实验一组用2%洗必泰溶液冲洗根管,实验二组用3%双氧水冲洗根管,对照组用0.9%NaC l溶液冲洗根管。分别在根管预备前及根管预备冲洗后对根管内细菌取样,培养,鉴定并记录细菌菌落数量,测定根管内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根管预备冲洗后3组根管内的细菌量均较根管预备前显著下降(P〈0.05)。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0.9%NaC l溶液(P〈0.05),2%洗必泰溶液明显好于3%双氧水(P〈0.05)。结论2%洗必泰溶液是有效的根管冲洗药物,可明显减少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数量,但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的细菌。  相似文献   
58.
CPAP治疗对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CPAP治疗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48例多导睡眠图确诊的男性OSAHS患者,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 组(n=15),中度OSAHS组(n=16),重度OSAHS组(n=17).16例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匹配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其中13例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ELISA法测定血浆ZNF-α浓度.对OSAHS患者血浆TNF-α与睡眠期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SpO2)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组TNF-α浓度分别为(11.49±1.32 pg/ml)、(13.29±1.73pg/ml)、(14.74±2.72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29±1.74pg/ml).TNF-α水平随OSAHS程度加重而增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TNF-α浓度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01),与miniSpO2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01).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CPAP治疗可降低或防止OSAHS患者的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株preM区域基因序列变异及其意义,我们将两种乙脑病毒野生株(JaGAr-01株和Nakayama株)分别感染人肝癌KN73细胞,经过多次细胞传代后建立乙脑病毒持续感染模型,收集感染细胞经反复冻融获取变异病毒。利用preM区特异引物进行RT-PCR法得到两种病毒的preM区基因片段,应用基因测序反应进行序列分析,并对两种病毒株preM区序列进行比较。preM区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JaGAr-01野生株比较,JaGAr-01持续感染变异株(JaG-per)有1个核苷酸上碱基发生变异(第26位U→G)并导致相应氨基酸发生置换(第9位亮氨酸→精氨酸);Nakayama持续感染变异株(Nak-per)与其野生株相比则有11个核苷酸上碱基存在差异(第26位U→G,第37位G→A,第39位C→U,第45位U→C,第51位U→C,第99位U→C,第126位U→C,第165位C→U,第189位C→U,第195位C→U,第198位U→C),但仅有其中第26位、第37位、第39位的碱基变异引起相应编码的氨基酸发生置换(第9位亮氨酸→精氨酸及第13位缬氨酸→异亮氨酸)。对比还发现变异后的JaGAr-01持续感染株与Nakayama持续感染株的基因序列相同。认为乙脑病毒持续感染变异株preM区存在基因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与该区参与病毒持续感染及维持病毒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0.
讨论了一类具有时滞和基于比率的阶段结构捕食扩散模型,其中捕食种群具有两个阶段结构,并且成年捕食种群可以在两斑块间扩散.利用比较原理证明了系统在适当的条件下是持续生存的;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得到了系统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的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