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1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277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肌动蛋白在体外与p38激酶结合并抑制其激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琨  姜勇  韩家淮  顾军 《中国科学C辑》2002,32(4):347-354
p38激酶(简称p38)参与炎症、应急、细胞生长与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缺血/再灌损伤及心肌肥厚等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为了研究该信号通道的分子机理和调节作用, 寻找p38的结合蛋白, 并检测其相互作用对激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体外蛋白结合试验, 在细菌内毒素或紫外辐射处理的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 发现有两种蛋白在体外与p38直接结合, 其中一种蛋白经肽质谱图鉴定为b-肌动蛋白(β-actin), 激酶活性检测表明, actin在体外抑制p38的自磷酸化活性, 并抑制p38对其底物ATF2的磷酸化作用. 提示actin与p38的结合在体内可能产生一种负反馈作用, 调节p38通路的信号转导, 从而调节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42.
通过研究重组apo(a)KringleⅣ 10 (KⅣ 10 )的赖氨酸结合能力对纤溶酶原与内皮细胞结合的影响 ,探讨apo(a)在抑制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为脂蛋白 (a) [lipoprotein(a) ,Lp(a) ]致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将含apo(a)野生型KⅣ 10 ((wild typeKⅣ 10 Trp72 ,wt KⅣ 10 Trp72 )和突变型KⅣ 10 (mutate typeKⅣ 10 Trp72 ,mut KⅣ 10 Arg72 )基因片段重组质粒 ,分别转化至E .coliDH5α菌株中并表达含这 2个重组片段的融合蛋白 ,通过Glutathione Agarosebeads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和提纯 ,经L Lys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检测其赖氨酸结合能力 .再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纤溶酶原为配基 ,观察这 2种基因表达片段对纤溶酶原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 lialcells ,HUVEC)结合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E .coliDH 5α菌株中表达的野生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 ,GST) KⅣ 10 Trp72 (GST wt KⅣ 10 Trp72 )融合蛋白和突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mut KⅣ 10 Arg72 )融合蛋白在赖氨酸结合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GST wt KⅣ 10 Trp72能有效地抑制纤溶酶原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结合 ;而GST mut KⅣ 10 Arg72 在任一浓度范围内均无这种抑制作用 .结果  相似文献   
943.
玉米B染色体特异RAPD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染色体存在于多种动植物中 ,具有很多独特的性状。B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在DNA组成方面十分相似 ,寻找B染色体特异序列一直是B染色体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通过对含有和不含有B染色体的两种玉米 (ZeamaysL .)基因组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到一个B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B480。该标记与玉米的自主复制起始序列ARS1和ARS2同源 ,特别是该序列中的 2 5bp出现在多种模式生物基因组中。FISH的结果显示 ,B480集中分布于B染色体着丝粒部位  相似文献   
944.
类黄酮化合物对糖基化反应终产物AGE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依次为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 ,且比氨基胍的抑制作用相对持久。在对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中 ,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芸香苷则相反有一个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Pentosidine的生成路径与荧光性AGE和CML有所不同 ,有待进一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对AGE的抑制机理与其抗氧化性、消自由基作用有关。根据实验结果 ,笔者认为 ,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等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糖基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945.
作者从腺梗莶的乙醚抽出物中分到一个新的双色满成分 ,基于光谱分析和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它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为 3,3’ 双 (3,4 二氢化 6 甲氧基 2H 1 苯并吡喃 )或 3,3’ 双 (6 甲氧基色满 )。  相似文献   
946.
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Jacq.)是一种外来草本植物,已逸为野生,扩展迅速,对本地草本植物构成一定的影响。其扩展能力与其生长和繁殖特点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坚尼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植株较高大,生长迅速,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花期长,单丛坚尼草从始穗到终穗,花期可长达6~7个月;同一穗的果实熟期不同,而且边熟边脱落,从抽穗的5~7d起开始有果实脱落,脱落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以抽穗2~3周为脱落高峰;不同时间成熟的果实,种子萌发率也不同,7月份成熟的果实比9月份成熟的果实萌发率高。同一穗中,以抽穗后2~3周(果实脱落的高峰期)成熟的果实萌发率较高。果实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储存1~6个月,种子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47.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机制 ,特别是结合我国室内培育的抗拟除虫菊酯家蝇品系 (Dec R和 2Cl R) ,探讨了Na+通道、神经递质释放、ATPase、蛋白质磷酸化等与家蝇Kdr抗性的关系 ,从多方面证明了神经敏感性降低是家蝇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48.
配对螺旋样纤维(PHF)-Tau与神经细胞的死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是老年性痴呆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人类神经tau分子聚集形成的配对螺旋样纤维(paired helical filaments, PHF)是NFT的主要成分.最近研究表明,PHF与神经细胞的坏死和程序化死亡密切相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发细胞内氧化自由基系统的启动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  相似文献   
949.
采用等位酶电泳技术了云南省中北部昆明、富民、宾川3县(市)及四川省西南布拖县的硬枝野荞麦(Fagopyrum urophyllum)6个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硬枝野荞麦居群内维持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比率为50.0%,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251和0.471。并对硬枝野荞麦(F.urophyllum)与栽培荞麦之间遗传变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0.
老年斑是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β-淀粉样(β-amyloid,Aβ)是其主要成分.将Aβ作为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有明显抑制转基因小鼠脑内Aβ的沉积,清除原有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异常Aβ沉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疫苗没有引起针对动物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没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