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3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299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人工合成的微卫星序列 (GTG) 5,(GT) 8,(CAC) 5和人源小卫星 33 1 5作引物 ,扩增纵纹腹小的基因组DNA ,产生多态性DNA片段 ,回收了 8个表现个体特异性的片段。当用小的基因组总DNA探针与它们杂交时 ,其中 2个表现阳性 ,说明PCR方法扩增出的高变异产物含有重复序列。用含重复序列的个体特异性PCR产物作探针 ,与无关个体小基因组DNA的HaeⅢ酶切产物进行DNA印迹 ,获得了变异性较高的DNA指纹图谱。且通过对京白鸡家系分析表明 ,用小基因组DNA的PCR产物分离制备的探针所获得的DNA指纹图带能够稳定的遗传。因此 ,高变异的PCR产物可以有效地用作DNA指纹探针。  相似文献   
992.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原理、方法及适应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汶  卢光琇 《遗传》2002,24(3):315-319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一种非常早的产前诊断,指在胚胎着床之前即对配子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检测配子或胚胎是否有遗传物质异常,选择正常胚胎进行移植。与传统的产前诊断相比,能避免选择性流产异常妊娠给妇女带来的心身痛苦。本文就该领域的发展及现状和其诊断原理、方法及适应症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Abstract:Preimpla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is a very early form of prenatal diagnosis.Gametes or embryos are biopsied and a genetic diagno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biopsied cells to investigate if the gametes or embryos is free of genetic disease.And the normal embryos is transferred to the mother.Comparing to the tradi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PGD is a method that can avoid aborting a abnormal pregnant and reduce pains of women.In this review,we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statues in quo,principle,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PGD.  相似文献   
993.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芽孢杆菌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美洲斑潜Liriomyzasativae蝇幼虫防效较好 ,优于伊维菌素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效 ,可较好地控制美洲斑潜蝇幼虫的危害 ,而Btg,Bti,Bs不宜单独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幼虫。阿维菌素用量为 0 2 7,0 3 6,0 45g (a .i.) 667m2 时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防效第 7d校正防效为 65 %左右 ,施药后第 1 1d校正防效为 85 48%~ 99 0 5 % ,施药后第 1 5d校正防效为 90 94%~ 99 89%。伊维菌素 0 5g (a .i.) 667m2 施药后第 3 ,7,1 1d校正防效分别为 61 67% ,90 5 3 % ,90 93 % ,伊维菌素 0 2 5g(a i ) 667m2 相应防效为 5 7.71 % ,84 68% ,85 83 %。Btg ,Bti,Bs施药后第 3 ,7,1 1d校正防效为 3 3 88%~ 5 5 5 4%。  相似文献   
994.
将编码丙型肝炎病毒(HCV)E2蛋白417~750位氨基酸的DNA片段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的CMV IE启动子下游,构建成HCV E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E2。ELISA法检测pcE2 DNA免疫兔血清中的E2抗体变化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免疫20d已有 抗体产生,30d后开始进入高峰,40d时达到最高值,至第90d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抗体滴度 达到1∶1600左右。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pcE2 DNA免疫鼠CD4+、CD8+T淋巴细胞变 化情况,与注射空载体pCDNA3.1(-)的阴性鼠相比,CD4+淋巴细胞水平略有上升,CD8+ 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增幅达35.46%。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注射pcE2的小鼠组织中有明显 的阳性着色,而注射pcDNA3.1(-)的对照组小鼠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pcE2 在实验动物内表达出的HCV E2蛋白可以引起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尤其 是MHC-1限制性杀伤性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对清除 病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HCV E2 DNA免疫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在人群中存在非常普遍 ,大多数呈临床不显性或潜伏感染 ,孕妇HCMV复发感染或新的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儿宫内或围产期感染 ,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和发育迟缓等。人是HCMV的唯一宿主 ,病毒可通过人与人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近年来对HCMV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已日趋深入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 ,HCMV PP71(UL82 )基因是病毒抗原之一。亦有研究证实 ,HCMV PP71是 (UL82 )基因产物 ,可促进病毒后期的基因表达 ,提高病毒的复制能力。本实验对PP71(UL82 )基因…  相似文献   
996.
聚乙二醇对平邑甜茶叶片气孔器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处理的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 (pingyitiancha))叶片气孔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叶片气孔器超微结构制片方法进行了改进。所观察结果如下:1)PEG胁迫后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增加,而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呈下降趋势;2)PEG胁迫降低保卫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及破坏线粒体的超微结构;3)PEG胁迫使平邑甜茶保卫细胞中的液泡变小以致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克隆植物的形态可塑性在基株和种群水平上分别表现为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的变化。研究对象为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林地、沙地3种生境下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通过对羊草根茎节间长度、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株高和分株密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对这3种不同生境中羊草的克隆构型及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克隆构型相关特征,如,根茎节间长度,根茎节间长度频次分布格局、间隔子长度、间隔子长度频次分布格局,在不同生境差异较大。同时,羊草的分枝角度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而每间隔子所  相似文献   
998.
匍匐茎草本金戴戴对盐分梯度的表型可塑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匍匐茎型克隆草本金戴戴(Halerpestes ruthenica) 4种基株(基因型)对不同盐分处理(0,85.5, 171.0, 256.5和342.0 mM NaCl)的表型可塑性。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实验植物与生长相关的性状指标 (如植株干重、总叶面积、分株数和总匍匐茎长度) 显著减小。植株干重、总叶面积和总匍匐茎长度具有显著的基株间差异。实验植物与形态相关的性状指标 (如平均叶柄长和根冠比) 对盐分梯度具有可塑性并具有显著的基株间差异;而其它形态指标 (如平均节间长、比节间长和比叶柄长)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放牧率对大针茅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放牧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放牧率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放牧率范围内,单丛分蘖密度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范围,单丛分蘖密度下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实数和种子重随放牧率的增加而下降,种子千粒重在轻度和中度放牧率下最大;不同年龄株丛的分蘖密度存在很大差异,老龄株丛的分蘖密度最大,其次是成年株丛,幼龄株丛最小;轻度和中度放牧率能够刺激成年和老龄株丛分蘖,增加其单丛分蘖密度;老龄株丛在种群的有性生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殖枝数目高于成年株丛。  相似文献   
1000.
饲用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养殖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饲料行业面临资源短缺的状况愈来愈突出。然而 ,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更新资源——纤维素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如何成功地开始这一资源作为饲料原料 ,已显得尤为迫切。纤维素酶种类繁多 ,来源很广。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大。由于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活性大 ,故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是真菌纤维素酶。目前 ,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达到其有效利用的方法 ,已成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为此 ,本文就纤维素酶的特性、功能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纤维素酶的种类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