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7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动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矿化;长期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的同时,改变了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为查明紫色土长期施肥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响应关系,于2008年的5、7、9和11月分别对紫色土农田无肥对照(CK)、单施氮肥(N)、常规化肥氮磷钾(NPK)、有机肥(OM)、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混施(OMNPK)、秸秆还田(RSD)和秸秆还田与化肥氮磷钾混施(RSDNPK)等7种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采用改良的干漏斗和湿漏斗两种方法,共获得土壤动物9454只,隶属7门17纲24目.分析表明,OM和RSDNPK两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高于CK、N和NPK等3种施肥方式,说明有机物料的长期投入有利于提高土壤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方差分析表明施肥方式对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密度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F=42.412,P=0.0001),对土壤动物群落类群影响存在不均衡性.施肥方式主要影响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种群个体数量、线虫动物门个体数量、大蚓类个体数量、甲螨亚目个体数量、密度-类群指数DG及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等六个指标,初步认为这些主要类群因素能够预测长期施肥引起的土壤肥力变化,可能对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62.
徐臣善 《广西植物》2013,(5):685-690
以“长富2号”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Red Fuji',Nagafu No. 2)为母本,9个授粉品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研究授粉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函数。结果表明:果实的花青苷、单果重、维生素C、固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等主要经济性状,各授粉处理间差异较大,果形指数、硬度差异较小; 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6.02%,根据主成分得分和方差相对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函数,由综合评价函数确定9个授粉处理果实的综合品质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雪球、美红、火焰、红星、道格、全家红、绚丽、荷红、粉芽。  相似文献   
63.
分别以采自沅江水系142例和西江水系92例稀有白甲鱼标本为材料,采用差异系数法、方差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稀有白甲鱼沅江种群、西江种群包括10个可数性状和31个比例性状等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性.方差分析表明,2个种群之间共有6个可数性状和27个比例性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判别分析筛选出了9个对区分2个种群贡献较大的比例性状,并建立了2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式.主成分分析显示,稀有白甲鱼种群鱼体沿背腹轴、头尾轴分别有16和6个比例性状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在尾部有2个比例性状差异明显.可见2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已显示了明显的分化.这可能是两个种群长期隔离,在不同水系生态环境中产生了适应性进化的结果.然而,差异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分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4.
杜仲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作为传统滋补药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从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近些年来杜仲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抗骨质疏松、抗肿瘤、保肝护肝、降血糖和抗衰老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杜仲的活性功效,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韦平原 《蛇志》2013,25(1):45-46
鱼腥草为三白草蕺菜属植物蕺菜(Houffuynia 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地上部分,性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痈肿疮毒等病症[1]。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平喘等作用,其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物质是挥发油[2]。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鱼腥草口服液及含鱼腥草的方剂已作为抗菌消炎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  相似文献   
66.
本文主要对配对数据的差异性研究和可信度分析,给出了对样本的分级模型,这在使用分组评分法的模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数据,选择配对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检验了两组评酒员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再运用变异系数法分析得出第二组评酒员的评分结果更可信,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了分级。  相似文献   
67.
15份多花黑麦草优良引进种质的表型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是世界栽培牧草中的优良禾本科牧草。为更好地利用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引自国外的15份多花黑麦草种质的15个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材料间存在较大变异,除单株干重外,其余性状在供试材料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范围为10.28%~39.15%,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9.49%,从小到大依次为小穗数小穗长株高分蘖数千粒重花序长倒二叶长小花数茎粗第一节间长倒二叶宽旗叶宽旗叶长单株干重单株鲜重。主成分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4.51%,第1主成分以株高为主要特征;第2主成分以旗叶和倒二叶长、宽为主要特征;第3主成分以花序长和小花数为主要特征;第4主成分以千粒重为主要特征;第5主成分以产草量为主要特征。15份种质材料经基于欧氏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被划分为3大类,类别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其中第2类因其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的特点,具备选育高产种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8.
<正>一天晚上我正在国医堂出诊,进来一位体态肥硕的男士。他说,前几天单位体检,发现血脂偏高,他听说西药降血脂有很多副作用,因此想来咨询一下,中医有什么好办法来降低血脂。我告诉他说:"中药在防治高血脂方面有很多优势,不但疗效可靠,还因为其副作用少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他说:"那就拜托您帮助我调理一下吧。"于是,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我给他开了汤药和代茶饮的降脂方,并嘱咐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用对药"。后来不到一年,他  相似文献   
69.
以国家林业局审定的宁夏枸杞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月份采集的枸杞叶片芦丁含量,以及果实总黄酮、总多糖、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叶片芦丁含量在枸杞盛果期较低,抽条期较高;果实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在头茬果中含量较高,盛果期果实含量较低;果实总多糖可能与果实量呈负相关;褐化果(俗称"油果")总黄酮含量与正常果差异不大,可用作提取枸杞黄酮类物质的原材料。研究结果可为枸杞果实分级、成分提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0.
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特征和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猕猴桃不同品种(系)的果实性状与其倍性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44个栽培品种(系)进行了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44个栽培品种(系)的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果实重量、果面毛被、果肉颜色和质地、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后熟天数和软熟果硬度、果实成熟期等与品种(系)倍性呈显著相关。对相关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实成熟时间、果肉质地、果面毛被和果实后熟天数、果肉颜色是区分品种(系)的主要特征。由于品种(系)的倍性与主要性状特征关联,品种(系)按倍性相对聚类,且二倍体品种(系)群和六倍体品种(系)群间无重叠,而四倍体品种(系)群与相邻的二倍体和六倍体品种(系)群均有一定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