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包涵体膜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确定假定蛋白CT440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征,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440基因,克隆入pGEX-6p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GEX-6p/Ct440原核表达重组体,重组体转化到XL1-blue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T440.纯化后的CT440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测定抗体的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用于分析CT440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定位、表达时相特征及其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CT440蛋白定位于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上,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该蛋白在衣原体感染12h后开始表达,直至持续到整个感染周期;转基因在胞浆表达的CT440融合蛋白不影响其后的衣原体感染.本实验为深入研究衣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阐明衣原体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分析沙眼衣原体多形态膜蛋白D(PmpD)的基因序列并预测PmpD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在GenBank中检索沙眼衣原体不同血清型的PmpD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以L2血清型PmpD基因序列为材料,采用Karplus-Schulz、Chou-Fasman和Gamier-Robson方案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柔性区;按Jamesonv-Wolf方案预测抗原指数,运用Kyte-Doolittle方案预测PmpD氨基酸的亲水性,利用Emini方案预测蛋白质的表面可及性。检索到20个沙眼衣原体不同菌株的PmpD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非常保守,一致性高达99.14%~100%;对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推测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PmpD N端的67~74、132~140、335~340、851~861、972~988及1091~1097。多参数方案综合预测PmpD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实验鉴定PmpD抗原表位及其多表位疫苗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胡芦巴水溶性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从脱多糖、脱脂胡芦巴豆粉中提取甾体皂苷的工艺条件,并且筛选了ZTC澄清剂对胡芦巴甾体皂苷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水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10,在70℃下提取3次,每次120min得出胡芦巴种子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如下:ZTCl 1澄清剂的加入次序是先加B组分再加入A组分;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g/L和O.5g/L;加入组分A或B后在80℃下作用30min即可达到澄清目的。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异黄酮,再将提取物在盐酸水溶液中超声水解结合有机溶剂萃取法从野葛根中分离纯化葛根素和大豆苷元。葛根素收得率为1.2%,纯度为97.8%;大豆苷元收得率为0.5%,纯度为98.2%。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分离葛根异黄酮活性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5.
Ri T-DNA对盾叶薯蓣的遗传转化及薯蓣皂甙元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Pd T-DNA转入药用植物盾叶薯蓣,产生了毛状根,经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农杆菌Pd质粒上的T-DNA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研究建立了毛状根大量快速繁殖技术,基本技术要求为:1/2 MS液体培养基,28℃培养温度,350lux弱光条件下有利于毛状根的增殖培养,提高生物量。HPLC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获得的毛状根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是微块茎、愈伤组织和植物体合成量的5.68倍、6.12倍和2.68倍。  相似文献   
106.
P16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膜蛋白,对该菌的生存力和稳定性起重要的调节作用.P16蛋白主要以9个亚基的寡聚体形式存在,有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在氨基酸序列有一α-crystallin结构,该结构与P16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密切相关;P16蛋白具有高效、自发的再折叠,再组装能力,具有极强的抗热性.P16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作为预防结核的亚单位疫苗及血清学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07.
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洲  吴移谋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2):29-31,34
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作为外膜复合物中的主要成分,与衣原体致病密切相关。该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为衣原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免疫原,并为衣原体菌株进化及分类提供相关依据。因此,探讨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对衣原体致病机制及其诊断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薯蓣皂甙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薯蓣资源大国,其有效成分薯蓣皂甙元是甾体激素的主要合成原料.对薯蓣皂甙元的鉴定、生物合成、提取、分离以及利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从基因库中调取SARS冠状病毒囊膜E蛋白基因序列,用连接PCR方法合成完整片段。测序确认后与人免疫球蛋白(IgG)序列Fc段连接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PRO EX Hta中。从SDS—PAGE凝胶中回收表达产物后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筛选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连接PCR扩增出231bp的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与人IgG序列Fc段基因连接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较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后,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37000处可见1条明显的诱导表达条带。Western印迹的结果表明,该电泳带与SARS患者的恢复期血清呈特异性免疫反应,,从SDS—PAGE凝胶中回收表达产物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出2株抗E蛋白的mAb。这些mAb与SDS—PAGE凝胶上Mr约为37000的蛋白带也呈现很强的免疫反应。所获得的重组表达E蛋白及特异性mAb为进一步建立SARS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该螺旋体获取困难,从而制约了其基础研究。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梅毒螺旋体全基因序列已经成功揭示,其主要结构蛋白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从梅毒螺旋体几种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在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有关实际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