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8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和转移仍就是胃癌治疗的一大难题.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凋亡,生长,侵袭.研究miRNA对胃癌转移发生发展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寻找治疗胃癌的新方法.本文就miRNA和胃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2.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联活菌)对社区小儿腹泻的辅助治疗。方法:217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联活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值得社区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明矾的遗传毒性和潜在危害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以蚕豆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其根尖细胞在不同浓度明矾溶液中微核率变化情况,实验证明微核率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情况,总体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故不同浓度明矾溶液均能强烈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有关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在植物线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较少,探究菌株M. maritypicum Sneb159的杀线虫活性,明确菌株发酵液中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物质,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检测了菌株Sneb159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的触杀活性;并以触杀活性为追踪,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菌株Sneb159发酵滤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纯化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菌株Sneb159具有杀线虫活性,在24 h和48 h处理组中线虫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菌株Sneb159发酵滤液中分离得到杀线虫活性物质A6,经结构鉴定确定该物质为苯乙酰胺。【结论】首次发现M. maritypicum对大豆胞囊线虫的触杀作用,并且明确活性物质为苯乙酰胺。结果表明菌株M. maritypicum Sneb159和苯乙酰胺在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5.
随着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计算机工程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交叉融合,分子成像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研究热点。而超声分子成像随之迅猛发展,近年来超声微泡制备技术的成熟和超声造影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不再局限获取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而是逐渐成为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目前使用超声对比剂研究分子成像和靶向治疗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各种分子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超声分子成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而在挑战背后同样面临着难逢的机遇。超声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超声分子成像必将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的手段和方法。超声造影剂仍有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像如何延长微泡的半衰期、如何增强微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如何处理组织损伤和高频超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超声造影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超声分子成像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6.
“食品微生物学”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的可视化学习资源,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已逐渐受到移动学习者的欢迎。本文介绍"食品微生物学"微课设计开发与制作方面的心得与体会。首先应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有效的微课制作方式。教学设计时应精心选题,力求快速有效切题,线索清晰,亮点突出,收尾干净利落,还应树立危机意识。微课制作时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微课表现形式,制作有视觉美感的PPT,录制清晰稳定的图像,最后剪辑、美化、合成得到微课视频。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A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VEGF-A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MLVD及与患者生存期限的关系。结果: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A表达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8.10%(P0.05);2 VEGF-A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MLVD为(8.35±2.45)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的(5.32±1.44),(P0.05);3VEGF-A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年存活率为41.67%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的61.90%(P0.05)。结论:VEGF-A表达在确定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法(LBL)、微课教学法(MLL)、ML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基层医生胸外科临床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唐都医院第10期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班的120名基层医生随机分为LBL教学组、MLL教学组、MLL与LBL相结合教学组三组,每组各40人。在培训结束时,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查进行量化考核,评估三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对三种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结果:LBL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较好(P0.005),而实践技能考查成绩较差(P0.001);MLL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较差(P0.005),而实践技能考查成绩较好(P0.001);MLL与LBL相结合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查成绩两方面都较好(P0.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MLL教学法、ML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都得到了较好的认同度(P0.05)。结论:ML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基层医师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使其将所学知识更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9.
以259个小麦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进行剂量为0、100、150、25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探讨小麦微核心种质的γ射线辐射敏感性分布,以及DNA损伤修复基因TaKu70和TaKu80对辐照的应答模式。结果表明,小麦微核心种质的苗高损伤率与γ射线辐照剂量间存在着3种函数关系:对数、线性、幂函数。以苗高损伤率为50%时的辐照剂量HD50作为主要的辐射敏感性分型指标,分别统计不同函数关系的微核心种质落入不同剂量区间的基因型个数,并依此将259份微核心种质分为敏感型(10)、较敏感型(96)、较钝感型(101)、钝感型(52)。对数函数关系中以敏感型和较敏感型为主,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但变化不明显;线性函数关系中以较敏感型和较钝感型为主,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增;幂函数关系中以较钝感型和钝感型为主,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但随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一般相对表达量的峰值出现在150 Gy。  相似文献   
170.
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燕麦属27种颖果的微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证据分析其分类学意义。燕麦属颖果有纺锤形、倒披针形、椭圆形3种形状,条纹、棱纹、网纹3种纹饰。燕麦属颖果形状、纹饰和花柱基宿存模式具有有限的属下分类学意义,颖果大小和表面大毛密度具有种间鉴定价值,而颖果腹面形态、压扁方式、胚比不具有种间鉴定价值。大穗燕麦(Avena macrostachya Balansa ex Coss.Durieu)颖果纺锤形,条纹纹饰,隶属于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大粒裸燕麦(A.nuda L.)与普通栽培燕麦(A.sativa L.)颖果大小、形状及纹饰特征的差异支持将大粒裸燕麦作为独立种处理。燕麦属颖果大小、表面大毛密度、胚比变异幅度大,推测与分布区广幅的气候变异相适应,凹腹面颖果体积相对缩减,有利于颖果快速发育、成熟,推测与燕麦属植物在温带、寒带分布区适生期较短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