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1例,按入院奇偶号顺序将患者分为低CO2气腹压力组(低压力组,10 mmHg,45例)和高CO2气腹压力组(高压力组,15 mmHg,46例)。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呼吸功能指标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低压力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两组患者注气针穿刺时(T1)、气腹成功建立时(T2)、放气后10 min(T3)时间点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均高于入室时(T0)时间点(P<0.05),低压力组T1、T2、T3时间点CRP、皮质醇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两组气腹2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与低压力组相比,高压力组PaO2更低,PaCO2更高(P<0.05)。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低压力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高压力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较低的CO2气腹压力可提升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呼吸系统损害和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FD患者200例,按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重建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相关量表评分、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PFD,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术中及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其中A组患者阿芬太尼剂量为1 μg/kg,B组为5 μg/kg,C组为10 μg/kg,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1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和每搏变异度(SVV)变化情况,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和术后6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发现,A组患者优良率为80.00%,B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的SVV、SVI、CI、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三组患者SVV、C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的SV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手术1 h后,三组患者的SVV、SV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者C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高于于A组和B组(P<0.05);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发现,三组患者术后6 h的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三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患者嗜睡、恶心呕吐、肛门下坠感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μg/kg与10 μg/kg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患者均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应用剂量为10 μg/kg阿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而且术后具有一定的阵痛效果,安全性好,且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尿储留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右旋美托咪定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 例ASAI~Ⅱ级,年 龄25-65 岁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S、D1、D2 和D3 组,NS 组:静脉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D1、D2 和D3组静脉泵注 负荷量均为0.6 滋g/kg 的盐酸右旋美托咪定,各组泵注时间均为10 分钟,输注结束后随之给予维持量,D1组:盐酸右旋美托咪定 维持量0.2 滋g·kg-1·hr-1;D2 组:盐酸右旋美托咪定维持量0.4 滋g·kg-1·hr-1;D3组:盐酸右旋美托咪定维持量0.6 滋g·kg-1·hr-1。观察 并记录拔管时的耐管评分、呛咳程度、警觉/ 镇静评分(OAA/S)、拔管时间及拔管即刻和拔管后3 min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及恶心、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D3 组患者耐管评分高于D1 组、D2 组和NS 组,呛咳程度轻于D1 组、D2 组和NS 组(P<0. 05);D2、D3 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3 min 的MDP、HR 均明显低于D1 组(P<0.05);D1、D2 和D3 组不良反应少于NS 组;四组 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定降低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增强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 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清醒气管插管中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最适靶控浓度。方法:择期困难气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B、C、D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0.1 ng/m L、0.3 ng/m L、0.5 ng/m L效应室靶控输注,记录入室后(T0),达到设定血药浓度时(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后(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分别于入室后、插管后3 min、5 min采血测皮质醇浓度。结果:1SBP:T1时,B、C、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T3时A、B组明显升高(P0.05);2DBP:T2时A、B组升高显著(P0.05),C、D组无较大变化(P0.05);3HR:T1时B、C、D均下降,D组下降最明显,与A、B、C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B组HR升高(P0.05),C、D组插管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4Sp O2: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皮质醇:插管后三分钟C、D组较A组降低(P0.05),C、D组内五分钟、三分钟同入室后比较皮质醇降低(P0.05)。结论:0.3 ng/m L效应室浓度(ce)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有效的减弱清醒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0.3ng/ml以上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能将心血管反应抑制得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46.
Many stress responsive genes have been reported with an effect on improving stress resistance in model plant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owards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breeding, seven well documented genes (CBF3, SOS2, NCED2, NPK1, LOSS, ZAT10, and NHX1) in stress resistance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ransformed into rice cultivar Zhonghua 11 under the control of constitutive promoter Actinl and stress-inducible pro- moter of a rice HVA22 homolog, and transgenic rice were tested for drought resistanc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 total of 1598 independent transgenic To plants were generated. The percentages of single copy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ansgenes were 36.7% and 57.6%, respectively. For each gene construct, 30 T1 families with expression of transgene were selected for drought resistance testing at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n field, and 10 of them were tested in PVC pipes with a defined stress protocol at the same stage. Relative yield and relative spikelet fertility were used as two major criteria to evaluate drough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becau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yield was observed in the T1 generation, Trans- genic families of eight constructs (HVA22P:CBF3, HVA22P:NPK1, Actin 1:LOS5, HVA22P:L OS5, Actin 1:ZA T10, HVA22P:ZA T10, Actinl:NHX1, and HVA22P:NHX1)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Y than wild-type (WT) under both drought stress field and PVC tube conditions. Transgenic families of 9 constructs (HVA22P.SOS2 and CBF3, LOS5, ZAT10, and NHX1 by both promoter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elative spikelet fertility than WT in the field or PVC pipes. In the field drought resistance testing of T2 families derived from the T1 families with relatively lower yield decrease, transgenic families of seven constructs (HVA22P:CBF3, Actinl:NPK1, HVA22P:NPK1, Actinl:LOS5, HVA22P:LOS5, Actin1:ZAT10, and HVA22P:ZAT10)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yield per plant than WT, and families of nine constructs (Actinl:CBF3, HVA22P:CBF3,  相似文献   
47.
MAPK转导通路在白念珠菌菌体抗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APK通路在念珠菌抗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刺激白念珠菌,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念珠菌的凋亡率,并计算其增殖指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PK通路中8种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过氧化氢的刺激浓度增高,白念珠菌的凋亡率逐渐升高,而其增殖指数下降。在不同的过氧化氢浓度刺激下,MAPK通路中各基因表达水平基本一致,即在较低的过氧化氢浓度刺激下,各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一定的上升,而随着浓度增高,在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刺激下,各基因表达水平趋于稳定。结论在低浓度的过氧化氢刺激下,白念珠菌的凋亡率虽有所上升,但其相应的增殖指数也有所上升,即生长加快。这可能与其MAPK通路中各基因表达增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本实验以丁香酚和日本沼虾为对象,研究了丁香酚对日本沼虾因温度的急剧变化和形态测量所造成的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丁香酚浓度为500 mg/L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存活率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的温差幅度分别为10和14℃;当温差为18℃时,对照组存活率为0,实验组存活率为0.653±0.033;当温差达到10℃后,实验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P<0.05).形态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断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丁香酚可明显提高日本沼虾存活率,并显著抑制日本沼虾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9.
在蚜虫和蚕豆构成的种群作用系统中,证实蚜虫的取食危害能诱导植物几丁质酶活性的增加,并且诱导反应的强度与昆虫危害程度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效应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诱导反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综合目前几丁质酶的诱导研究,认为几丁质酶不是特异性的抗性蛋白,而是应激反应的伴随产物,并提出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应激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髋部肌锻炼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盆底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髋部肌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盆底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FDI-20、PISQ-12及PFIQ-7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盆底肌电位、动态肌张力、静态肌张力及收缩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显著提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PGE2)、皮质醇(COR)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部肌锻炼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使肌肉功能得到锻炼,提高了盆底肌张力水平,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和应激反应的提高,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