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坚 《蛇志》2010,22(2):125-126
目的观察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85%。其中伤口出血1例,低钙抽搐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发生率分别为0.37%、0.74%、0.74%。术后石蜡病理证实原发性甲亢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发生率为0.74%。随访2.5个月~3年,无病情复发。结论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2.
黄秀琴 《蛇志》2010,22(4):398-399
先天性巨结肠在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中仅次于肛门直肠畸形,位居第二。我院2005-2010年对33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苏燕芬 《蛇志》2010,22(2):177-178
肺大疱切除术是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肺大疱电视胸腔镜切除术是最经典的术式之一,目前公认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由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刨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老年、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手术。我科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25例患者行肺大疱切除手术,有效解除肺大疱引起的呼吸困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纤维化大鼠肾小管间质中分布,以及缬沙坦对DC浸润聚集的干预作用。建立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缬沙坦治疗组(n=18)。分别于建模1、4、12周取肾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程度;采用免疫双染及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DC-SIGN 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分布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选择素以及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II型胶元(ColIII)、纤维连接蛋白(FN)在上述肾组织中表达;以及RT-PCR检测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1)模型组DC-SIGN DC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以肾间质最为明显;其分布数量于12周较1和4周呈明显增多,且与慢性肾功能减退呈正相关。(2)12周时手术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区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与TIF程度以及DC-SIGN DC分布数量呈正相关。(3)经缬沙坦治疗后,DC-SIGN DC分布减少,以及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下降,TIF程度减轻及肾功能改善。研究结果表明,DC启动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缬沙坦对此具有明显的抑制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较稳定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参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鼠,雌性Wistar大鼠为受鼠,受体大鼠随机分成A、B、C、D、E 5组,移植当天所有受鼠均接受8.5 GY的全身照射(TBI),于照射后4~6 h内,A组回输等量培养液,B组经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C、D、E组分别回输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不同比例的脾细胞。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期、外周白细胞计数、及有无aGVHD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结果A组大鼠于15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减低,骨髓病理示造血组织减少,提示死于造血衰竭。B、C、D、E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恢复,B组大鼠8只存活超过50 d,C、D、E组大鼠均于50 d观察期内死亡,并有aGVHD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但C组大鼠aGVHD的程度较轻且时间不集中,其中D、E组大鼠可于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观察到典型aGVHD临床及病理。结论TBI预处理的方式是可行的,单纯输入异基因骨髓细胞不能引起明显的aGVHD,骨髓细胞与脾细胞1∶1及1∶1.5混合组均可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理想的aGV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及pH的变化,寻求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3组共90例,进行菌群分析、pH测定,并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发生老年性阴道炎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妇女检出各种菌的数量少,乳杆菌的数量更少,阴道内没有占绝对优势的菌种;发生阴道炎组乳杆菌数量下降更明显,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相对增多。术后阴道pH在5.9~7.3,发生阴道炎组较未发生阴道炎组高;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14%。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pH升高,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效果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知晓率。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老年患者对该术知晓率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措施。结果 经医生判断符合该术标准的老年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选择率显著增加;术后疼痛评分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家属的负担减轻,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及人际关系能力、创新精神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患者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知晓率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8.
以8个敏感菌株作为指示菌,采用管碟法对分离自湛江硇洲岛(20°52′N~20°56′N,110°33′E~110°38′E)潮汐带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中的72株细菌的发酵液进行抗菌筛选,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继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菌株中有23株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阳性率31.9%),其中有5个菌株(JSM 111024、JSM 111027、JSM 111029、JSM 111076、JSM 11108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23株菌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属于3个系统发育群/门(Alpha Proteobacteria、Gamma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中的8个科(Aeromonadaceae、Flavobacteriaceae、Halomonadaceae、Idiomarinaceae、Phyllobacteriaceae、Pseudoalteromonadaceae、Shewanellaceae、Xanthomonadaceae)的8个属(Idiomarina、Halomonas、Myroides、Nitratireductor、Oceanimonas、Pseudoalteromonas、Shewanella、Wohlfahrtiimonas),可分为11个物种。优势类群为Gamma Proteobacteria亚门(14株),其中优势属为Oceanimonas属(6株);第二大类群为Bacteroidetes门(7株),都属于Flavobacteriaceae科的Myroides属。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5个菌株中,有4个菌株(JSM 111024、JSM 111027、JSM 111029、JSM 111083)属于Alpha Proteobacteria 亚门Phyllobacteriaceae科〖WTBX〗Oceanimonas属,而菌株JSM 111076属于Gamma Proteobacteria 亚门Aeromonadaceae科Nitratireductor属。  相似文献   
89.
通过考古、文史和动物学文献的考证,对黄斑巨鳖Rafetus swinhoei分布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该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太湖、钱塘江、红河、马江流域和台湾澎湖水道,这些区域历史上记录的"鼋"都应为黄斑巨鳖而非亚洲圆鳖Pelochelys cantorii。黄斑巨鳖在台湾澎湖水道仅记录于1万年前,主要是由于人为影响,黄河种群自11世纪后未再有记载,近代其分布区更是急剧缩小,长江中游种群于19世纪末即已绝灭,长江下游和钱塘江种群在20世纪中叶绝灭,太湖流域目前已野生绝灭,红河和马江流域分布区虽未有明显变化,但在最近30年中密度急剧下降,野生种群濒临灭绝。建议重点在红河流域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红河与钱塘江之间是否有分布仍存疑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报道中国云南巨须隐翅虫属Oxyporus Fablicius和巨须隐翅虫亚属subgenus Oxyporus的4个种,其中包括2新种,玉龙巨须隐翅虫Oxyporus (Oxyporus) yulong sp.nov.和李氏巨须隐翅虫O.(O.)lii sp.nov.,补充了仙台巨须隐翅虫O.germanus Sharp和横沟巨须隐翅虫O.transversesulcatus Bernhauer新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