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究太平猴魁茶品质特点和‘柿大茶’无性系良种选育,对‘柿大茶’3个品系(No.6、No.7、No.23)的芳香类物质、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等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柿大茶’3个品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有顺-3-己烯醇、月桂烯、柠檬烯、顺-β-罗勒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顺-己酸-3-己烯酯和顺-茉莉酮等,分别占No.6、No.7、No.23绿茶香气总量的74.70%、81.72%和83.71%。‘柿大茶’3个品系间的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酚氨比分别为7.75、16.49和7.69。No.6和No.23两个品系加工而成的绿茶香气高爽度、滋味醇厚度均优于No.7。因此,No.6和No.23品系适宜作为选育无性系良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42.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3,(4):285-290
<正> 笔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柿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未经描述的分类群,现发表如下: 梵净山柿 新种  相似文献   
43.
单宁细胞形态与部分柿属种及品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软柿果肉直接压涂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204个柿属种及品种果实中的单宁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在6个种柿属植物果实中,均含有单宁细胞,其外形大多属于短形和近圆形,但在数量、大小和颜色上存在差异,其中,油柿(Diospyros oleifera Cheng.)、君迁子(D.lotus Linn.)、柿(D.kaki Thunb.)、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的单宁细胞通常无色,而黑柿(D.nitida Mcrr.)为黄绿色,乌材(D.eriantha Champ.)为紫红色,乌柿(D.eathayensis Stheward.)为淡紫色;单宁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油柿>君迁子>浙江柿>乌材>黑柿>乌柿.(2)单宁细胞在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明显,其中涩柿单宁细胞多为无色,单宁细胞比较宽大;甜柿品种均会出现褐变的单宁细胞,单宁细胞较小或瘦长;完全甜柿品种大多存在着凝固型褐变单宁细胞,仅少数凝聚呈球形,且单宁细胞分散存在于果肉中,果肉中的褐斑较细小;不完全甜柿在种子周围的褐斑处,可以看到大量的表面凹形且褐变的收缩型单宁细胞,且常以单宁细胞束的形态存在于果肉中,使果肉中的褐斑大而密;原产我国的完全甜柿中不存在凝聚型的单宁细胞,只有凝固型的单宁细胞.(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宁细胞的特征可以作为不同类型柿属种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4.
范灵姣  孙宁静  王坤  张宇  覃慧 《广西植物》2017,37(5):599-605
该研究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早熟品种‘牛心柿’(Diospyros kaki cv.Niuxin)的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萼片施用5%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对CO_2脱涩柿果采后贮藏期果实软化和细胞壁降解以及抗氧化体系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对人工脱涩后‘牛心柿’果实的保鲜效果明显,与空白和去离子水对照相比,外源抗坏血酸处理更好地延缓柿果实硬度的降低和总色差的升高。抗坏血酸处理后7~15 d,原果胶的下降速率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速率得以延缓,细胞壁降解酶PG和Cx活性均低于空白和对照。同时,外源抗坏血酸阻滞了整个贮藏期果实内源抗坏血酸的减少,并抑制了POD的活性和MDA的积累,果实自身抗氧化体系功能受到保护。此外,抗坏血酸处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还原糖的含量。因此,采后外源施用抗坏血酸不仅可以延长脱涩后鲜食柿果的货架期,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45.
柿果实ACC合成酶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其它植物ACC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ACS)氨基酸保守区,设计1组简并引物,用RT-PCR法,从柿(Diospyros kaki Thunb.)果实扩增出3个约1kb左右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上,对这些重组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氨基酸序列推导,DK-ACS1由1101个碱基组成,编码364个氨基酸;DK-ACS2是1086个碱基,编码359个氨基酸;DK-ACS3为1089个碱基,编码363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其它植物ACS合成酶中存在的7个保守区和11个不变氨基酸残基,且在多肽水平上有较高的同源性。与番茄LE-ACS2的同源性DK-ACS1是60.5A%,DK-ACS2是70.7%,DK-ACS3为66.9%,与甜瓜CM-ACS1的同源性依次分别是60.4%,72.1%和64.4%。  相似文献   
46.
柿绒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元  石祥  吴修铃 《昆虫知识》2001,38(6):460-461
柿绒蚧EriococcuskakiKuwana又称柿刺粉蚧、柿毡蚧 ,属同翅目绒蚧科 ,在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发生。该虫在山东省枣庄市区柿树上发生 ,危害严重 ,如成龄的柿树被害株率达到 70 %以上 ,在柿树上取不同部位 50支长 1 0cm的枝条 ,平均虫口密度为 3 3头 ,造成柿果大量脱落 ,导致柿果减产 3 0 %~ 40 %。作者于 1 998~ 1 999年在峄城区阴平镇对柿绒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进行观察与研究 ,简要报道如下。1 形态特征1 1 雌成虫体被为介壳 ,体椭圆形 ,颜色暗紫色 ,体长3mm ,宽 2mm …  相似文献   
47.
涩柿生长,脱涩及返涩单宁细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甜柿为对照,观察了涩柿(牛心柿)、脱涩和返涩中单宁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涩柿单宁细胞在生长期体积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涩味加强,在9月初细胞停止生长;4种不同方法脱涩的柿,其单宁细胞的变化基本相同,都是体积缩小,最后变成疏散的小颗粒;返涩的柿,单宁从单宁细胞中溢出,呈网状结构分布于果肉组织中。  相似文献   
48.
试论岭南中石器时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分析了岭南地区一批石器时代遗址后指出,这批遗址在时代上晚于本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但早于本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性质,应属于中石器时代。这批遗址有广西的武鸣苞桥A洞,来宾盖头洞,崇左矮洞,广东的阳春独仔岩,封开黄岩洞等12处。  相似文献   
49.
中国柿果实扩展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国柿膨大期和成熟衰老期果实cDNA为模板。参照其它植物细胞壁扩展蛋白(expansin)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RT-PCR。得到的扩增产物与pUCm—T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l09。任意挑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得到2个序列不同的expansin 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Cdk—Exp1和Cdk—Exp2。2个片段均存在expansin基因的保守区域。即8个半胱氨酸残基和3个色氨酸残基。Cdk—Expl和Cdk—Exp2分别由531个碱基和522个碱基组成。编码177个和174个氨基酸,二者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2.635%和92.156%。中国柿果实expansin cDNA与草莓、番茄和桃果实的扩展蛋白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0.
岭南山竹子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色谱技术分离岭南山竹子叶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岭南山竹子叶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鉴定为异植物醇(Ⅰ),α-Tocospiro B(Ⅱ),正十一烷(Ⅲ),棕榈酸(Ⅳ),(+)-(3R)-3-hydroxy-4,4-dimethyl-4-butyrolactone(Ⅴ),苯甲酸(Ⅵ),3,4-Dihydroxy-acetophenone(Ⅶ),反式对羟基桂皮酸(Ⅷ),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