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四号人"C年龄约为8540 BP(树轮校正年龄约为7500 BC),伴随其出土的果核经鉴定为小叶朴(Cehis 6ungeana Bl.)和大叶朴相似种(C.cf.koraiensis Nakai).依据现有的资料,朴树的果核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矿物质.华北地区的先民们,从北京人遗址、东胡林人遗址到渑池县班村遗址的裴李岗文化,以朴树的果实为食已有了漫长的历史.推测研磨朴树的果核是东胡林发现的石磨的功能之一.通过比较现生的朴树内果皮的发育和化石内果皮厚度,显示化石朴树的果实属成熟期(晚秋,可能为10月).由此表明东胡林四号人葬于晚秋.  相似文献   
82.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小叶章为对象,通过野外控制试验(2004-2007年),研究了4个不同氮素输入水平[0(对照,CK)、6(N6)、12(N12)和24(N24)g·m^-2·a^-1]对小叶章叶片形态、叶绿素和生物量累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处理间小叶章叶长和叶宽未出现显著差异,比叶面积在N。:处理时最小[(149.54±18.27)cm^2·g^-1],即此氮处理水平下叶片的厚度最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型变化,峰前,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大而增大,且N12和N24处理下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N6和CK处理;峰后,N24处理下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N6处理则降低缓慢,说明适量的氮输入延缓了叶片衰老.连续的高氮(N24)输入使小叶章的生长发育有所提前,在成熟后叶片出现早衰现象.2005和2007年生长季末,小叶章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随着外源氮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经过4年(2007年)连续高氮(N24)处理的小叶章地上部分生物量较输入2年(2005年)时降低了53.72%.  相似文献   
83.
1植物名称欧洲小叶椴(Tilia cordata Mill.)。 2材料类别成熟胚。 3培养条件(1)/3动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1;(2)增殖培养基:MS+6.BA1.0+NAA0.1;(3)壮苗生根培养基:1/2MS+IBA1.0+NAA0.3。以上培养基均加入0.55%琼脂和20g·L^-1。蔗精,pH5.8-6.0。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培养时间12h·d^-1,光照强度40.50μmol·m^-2·s^-1。  相似文献   
84.
极度濒危的洞栖蛙类——务川臭蛙的生境和现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自1979年采集到该种标本到1983年被命名以来,其已知分布点仅有模式标本产地1处,对其种群现状几乎一无所知:故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级(CR)。2003年5月至2008年11月,笔者对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柏村镇的大沟水库溶洞等70多个洞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种群调查,新发现了3处分布点,掌握了栖息地环境状况,并对务川臭蛙的行为和生态作了初步观察。目前,已初步了解了该种的生存现状,以期为今后实质性的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藏药臭蚤草的浩性成分,我们利用各种柱色谱技术,从藏药臭蚤草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分离到4个化合物,通过1D、2DNMR、MS和HRMS等试验,鉴定为2,4-dihydroxy-6-methyl—ethanone-4-O-β-D—Glc(1),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l-3’-O-β-D—glcoside(2),4-allyl-2-methoxyphenol-1-O-β-gleo—side(3),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α—L—Rha-(1→2)-β-D—Gle(4),其中化合物1—3为苯丙素苷类化合物,化合物4为蒽醌苷。化合物1—4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6.
在室内砾耕栽培条件下,通过培养液中加入PEG(Polyethylene glycol 分子量为6000)以调节溶液渗透势,设置对照、弱水分胁迫和强水分胁迫3种处理 (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02,-0.1,-0.34 MPa), 从1997年开始对臭柏进行长期干旱胁迫模拟实验.2003年测定了臭柏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区气孔导度季节变化在5月和9月份形成了典型的双峰曲线.尽管对照区的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但日光合量却低于弱水分胁迫区.3个处理Chl a/b的比值在11月至翌年3月的低温期内均升高,以强水分胁迫区的增幅最大,其它月份该比值在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3个处理的叶绿素总量(Chl a+b)在生长季的5~9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其中以强水分胁迫区增幅最小.在11月至翌年3月的低温期,各处理均大幅提高叶黄素总量(V+A+Z)和热耗散色素比例(A+Z)/(V+A+Z) (V:紫黄质、A:单环氧玉米黄质、Z:玉米黄质);在5~7月份的生长高峰期,各处理则明显降低了叶黄素总量和热耗散色素比例.这种趋势在强水分胁迫区表现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7.
内蒙古中部地区小叶锦鸡儿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内蒙古中部地区的7个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天然居群的207份材料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种内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居群间分化系数为16.90%,居群内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83.10%,是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显示荚果柄长、荚果长、关节长是造成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据小叶锦鸡儿表型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将7个小叶锦鸡儿居群分为3类,第1类为多伦居群,第2类为西乌旗居群,第3类为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化德、镶黄旗和正镶白旗5个居群.  相似文献   
88.
小叶锦鸡儿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叶锦鸡儿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优化AFLP技术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适合小叶锦鸡儿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改良的SDS法能通过在提取液中加入β-巯基乙醇防止氧化、加入PVP去除酚类等物质,获得满足AFLP分析要求的纯度高、完整性好的基因组DNA;用EcoRⅠ和MseⅠ37 ℃双酶切4 h后可以将500 ng的基因组DNA完全切开。酶切产物和接头经16℃连接过夜后,用带有1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和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分别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用AgNO3染色,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式样。小叶锦鸡儿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该技术研究小叶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9.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隶属于蔷薇科绵刺属,只含有绵刺1种。它以花萼3、副萼3、花瓣3、雄蕊3等性状而区别于蔷薇科任何其它属的植物,有“三瓣蔷薇”之美称。其茎多分枝,具宿存、坚硬而成刺状的老叶柄;叶为三出复叶;小叶革质,顶生小叶3全裂,裂片与侧生小叶同形,全缘,两面具长绢毛;叶柄短、坚硬,宿存;托叶膜质,贴生于叶柄。花单生叶腋,花瓣白色或浅粉红色;雄蕊短于花瓣;子房上位,长卵圆形,密生绢毛,花柱基生。瘦果长圆形,淡黄色,为宿存萼筒所包被。绵刺为强旱生小灌木植物,主要生长于具有薄层覆沙的沙砾质荒漠、山前洪积扇和山问谷地,常形成绵刺群落,是沙砾质荒漠的建群种。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小叶章种群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人工试验控制水位条件,研究了在不同水位梯度条件下,小叶章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不同时期小叶章种群密度与水位梯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叶章群落中,0~20 cm的水位梯度条件下,小叶章种群密度的季节动态呈比较明显的双峰型曲线。而小叶章-苔草群落中,在-10、0和30 cm水位梯度,小叶章种群密度季节动态曲线为双峰型。小叶章群落不同水位梯度的季节动态曲线显示,除10和20 cm的水位梯度,种群密度具有随着水位梯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而小叶章-苔草群落小叶章种群密度最大值出现在0 cm水位梯度,种群密度与水位梯度之间关系复杂,没有简单的线性规律。两个群落均在10 cm水位具有明显的变化:试验初期种群密度显著快速增长,而后趋缓,再增长。小叶章种群密度与水位梯度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性,利用两者之间的拟合方程可以估测不同水位梯度条件下的小叶章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