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1.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及人重组BMP2对颅缝牵引成骨的作用,并用Micro-CT进行影像学评价,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对颅缝的改建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6周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0)对照组,(1)富血小板血浆组(PRP),(2)富血小板血浆结合10μg rhBMP-2组(PRP/rhBMP-2)。用镍钛牵开弹簧给予兔矢状颅骨缝持续200 g等张牵引力牵引33天。牵引结束后,采集所有兔矢状颅骨缝标本行Micro CT精细扫描及三维重建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Micro CT重建兔矢状颅骨缝显示,对照组和PRP组的骨缝牵开,骨缝牵开体积比PRP/rhBMP-2凝胶组大(P0.05)。PRP的局部应用不仅促进了骨缝间的新骨形成,而且加速骨缝纤维组织的创伤愈合。PRP/rhBMP-2组牵引后骨缝可见有新骨再生及骨缝融合现象。PRP/rhBMP-2凝胶组平均骨缝融合程度约为颅骨厚度的15.3±9.5%。实验前后PRP/rhBMP-2凝胶组治疗区颅骨平均厚度较对照组和PRP凝胶组有增厚表现(P0.05)。结论:PRP和PRP/rhBMP-2的局部应用都能有效促进骨缝牵引成骨时新骨加速形成。Micro CT显示:PRP凝胶可以诱导骨缝骨形成并加速了骨缝伤口的愈合,缝形态存在;PRP/rhBMP-2组新骨再生导致了骨缝牵引时过早产生了骨缝融合现象,提示今后在骨缝牵引成骨临床应用时需要避免高浓度生长因子在骨缝局部应用而导致的骨缝早闭。  相似文献   
812.
为明确叶面施用的硒进入作物体内后的再分配特征,更好地服务于硒肥配方和喷施制度的优化,并筛选出适宜的叶施硒形态,本研究采用水培法探讨了叶面喷施4种形态硒对“稻花香2号”水稻苗期不同叶片、茎和根中硒吸收、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施外源硒在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的分配规律为施硒叶(第4叶)硒含量最高,沿上位和下位叶逐步降低,且有机硒更倾向于向嫩叶运输;(2)叶施亚硒酸钠可使苗期水稻硒积累显著高于硒酸钠、亚硒酸锌和硒代蛋氨酸处理。相比对照,亚硒酸钠处理使水稻施硒叶硒含量上升131.4倍,达129.21 mg·kg-1,茎和根系中硒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8.6倍和2.2倍。因此,苗期水稻施硒叶片中的硒向上位叶和下位叶均有转运,且大量积累在施硒叶下位第一叶,亚硒酸钠在目标水稻体内积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13.
814.
研究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硒肥(CK、1200倍液、900倍液和600倍液)对智能温室人工栽培红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枝条(即鲜条)富硒、抽芽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硒肥各浓度处理均极显著提高鲜条硒和多糖含量。鲜条硒含量与氨基酸硒肥浓度呈正相关,且各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鲜条多糖含量在氨基酸硒肥浓度较低(CK、1200、900倍液)时呈正相关,并在氨基酸硒肥900倍液时达最高(35.213 g·kg-1),之后呈递减趋势。氨基酸硒肥稀释达900倍时,90%以上鲜条已抽出3片韧叶,表明氨基酸硒肥明显促进鲜条生长。因此,环保型氨基酸硒肥900倍液是铁皮石斛营养积累前期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815.
816.
【背景】大球盖菇是我国新兴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其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效益高,在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硒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富硒大球盖菇的实践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试验,测定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对菌丝生长速度和干重的影响。以木屑、稻壳、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添加0-10mg/kgNa2SeO3,进行大球盖菇生料栽培试验,测定一潮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Na2SeO3浓度为0-10mg/L时,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干重无显著影响,分别为3.74-3.76 mm/d和40.67-41.33 mg;当浓度达到15 mg/L及以上时,显著抑制菌丝生长。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 mg/kg Na2SeO3对一潮菇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影响,7.5 mg/kg剂量组表现出最佳的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和单菇鲜重。子实体营养分析显...  相似文献   
817.
818.
以3个不同品系的铁皮石斛幼苗为材料,分别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并结合人工控温生长条件下的低温胁迫试验,探讨外源硒对铁皮石斛幼苗耐冷性和恢复生长能力的影响作用及其与有关抗氧化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耐冷性表现较强的品系其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叶绿素、MDA及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相对小于耐冷性较弱的品系。(2)适量浓度(0.05~0.10mg.L-1)外源硒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幼苗叶绿素降解具有缓解效应,可降低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同时显著提高GSH-AsA循环活性,从而提高铁皮石斛幼苗的耐冷性,但过高浓度的外源硒处理(>0.20mg.L-1)则效果相反。(3)低温胁迫解除后,0.10mg.L-1的外源硒处理能引起铁皮石斛‘ZD-1’幼苗中AsA含量显著下降并促进其GSH合成积累,有效提升铁皮石斛幼苗在恢复生长期的综合抗氧化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