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6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31.
研究了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为林木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从杨树上分离得到了一株杨树烂皮病菌(CHH001),测定其对银中杨的致病力,并采用形态学和ITS-PCR鉴定方法鉴定该菌株为金黄壳囊孢菌。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对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ZFP1和69-Ⅳ-2-4在接种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ZFP1在48 h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4.21倍和3.11倍;69-Ⅳ-2-4在48 h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9.56和7.06倍。ZFP1和69-Ⅳ-2-4在接种前期高表达,表明可能参与了植物与病原物的识别过程和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932.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技术方法。方法:对30例ACL损伤后移植重建术后患者进行DSCT扫描,利用软件三维重建ACL移植物的三维图像,对图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设定的参数和方法,30例患者的ACL移植物均获得三维重现,其中24例获得清晰的移植物图像,6例移植物图像略模糊。结论:DSCT可以重建出移植术后ACL移植物的三维图像,对临床检验、评估重建技术、修正重建方法、实现解剖重建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33.
目的:探讨研究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计7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记录这两项检查所得结果及数据,以检查数据为基础对冠状动脉CT造影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0例病人均可顺利完成以上两种检查,按照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标准,冠状动脉CT造影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率为90.5%、阴性预测率98%。结论:相对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无创且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技术,因此可以推荐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3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10月在我院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术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173例患者的CT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CT分期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并对肿瘤长度、CT值、病理分型等进行相关分析及比较。结果:CT术前T分期:T1-2期、T3期、T4期的灵敏度分别为60.90%(14/23)、89.92%(116/129)、95.24%(20/21),特异度为95.33%(143/150)、77.27%(34/44)、96.05%(146/152),准确率为66.67%(14/21)、92.01%(116/126)、76.92%(20/26),诊断一致性检验结果 Kappa=0.685,P=0.000,P0.05,有统计意义。不同病理分期中肿瘤长度及不同病理分型中肿瘤CT值方差分析结果,P0.05,有统计意义。不同病理分期中CT值方差分析结果,P0.05,没有统计意义。病理分期与病理分型的X2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意义。对T1-2过分期和T3低分期两组病例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管壁僵硬和浆膜不光整有助于鉴别T1-2过分期和T3期低分期,能够提高T1-2期和T3期的准确性。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多种征象的相互结合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35.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胃癌病理类型判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均进行胃窗超声造影剂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影响病理类型判断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患者超声造影显示为胃窦部胃壁增厚、僵硬,呈低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轻、中度强化;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高分期患者的PI值明显低于低分期患者,而EI值明显高于低分期患者(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胃癌都为112例,检出率为9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及胃癌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是胃癌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胃癌病理判断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也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加强鉴别。  相似文献   
936.
近半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学涉及越来越复杂的现象与过程,难以用传统的经验科学方法来解决。伴随着相关研究引入日益增多的定量分析,古生物学逐渐成为一门可定量分析的科学。作为最早的古生物学专用的免费统计软件包,PAST功能全面、易于使用,并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迅速,目前已在相关软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在简单介绍该软件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学应用案例,解读最常用到的几类"常规统计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的使用;同时,针对古生物学相关领域中的"多样性、丰度及居群结构","形态学"和"生物地层学"问题,给出具体分析实例。在相关案例的分析介绍中,详细梳理用PAST实现这些分析的具体步骤,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参考价值。受篇幅所限,文章对软件中其他不常用但相对重要的9个模块只进行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在偶尔涉及该类分析时参考。PAST软件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能够针对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浮现出来的最新前沿问题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值得在古生物学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7.
肝细胞癌及相关病变的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肝炎、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64例肝炎、肝硬变、癌旁肝硬变、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进行了十三项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结果:大多数参数随病变的发展而呈规律性变化,癌旁肝硬变的多数参数介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之间。提示:(1)慢活肝、肝硬变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2)癌旁肝硬变不同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更密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选择出六项参数建立判别函数方程,回代正确率为98.2%。  相似文献   
938.
溶解氧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的】研究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数量的影响,为系统运行操控提出理论指导。【方法】从不同DO水平下的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中,分别提取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样品基因组DNA,通过特异引物扩增系统内亚硝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AOB)、硝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 NOB)及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ANAMMOX)基因序列,PCR产物经回收克隆测序后,证实扩增产物为AOB、NOB及ANAMMOX 16S rDNA 保守序列,以含该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定量PCR标准品。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各类功能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DO有利于亚硝化菌AOB及硝化菌NOB生存,同时,活性污泥中AOB、NOB数量多于生物膜。DO对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数量影响明显,高DO浓度将对ANAMMOX数量产生直接抑制,低DO浓度水平时,由于系统内缺乏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电子受体NO3-或NO2-,也将间接影响ANAMMOX数量。【结论】本试验研究条件下,DO为(曝气)2.0/(停曝) 0.4 mg/L时系统运行效能最佳,ANAMMOX数量最多,AOB、NOB及ANAMMOX在此时构成一个协同代谢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探索clpE基因缺失对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方法】 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式反应(LFH-PCR)方法失活clpE基因,用PCR、测序鉴定缺失菌株,通过动物实验观察clpE基因缺失株毒力改变情况, 同时用细胞实验比较clpE基因缺失株和野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能力,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溶素(major autolysin A,lytA)、表面黏附素A(pneumococcal surface adhesion A,psaA)、溶血素(pneumolysin,ply)、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 psp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nA)的表达。 【结果】小鼠毒力实验表明野生菌株半数致死时间54h,而缺失株半数致死时间为21d,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l);缺失菌在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菌株(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clpE缺失株的五个毒力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野生菌,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ClpE通过调控肺炎链球菌多种毒力因子表达,而影响其毒力。  相似文献   
940.
β-防御素(β-defensin)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广泛存在,起免疫防御作用.为了研究孕酮与雌性生殖道β-防御素mRNA表达的关系,本实验建立绵羊(Ovis aries)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体系,添加不同浓度孕酮(10~(-6),10~(-7),10~(-8),10~(-9)和10~(-10) mol/L)和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定量PCR测定β-防御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孕酮(10~(-6),10~(-7),10~(-8)和10~(-9) mol/L)对培养的输卵管上皮细胞β-defensin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且不同浓度的孕酮对β-defensin mRNA的表达的影响程度不同.米非司酮极显著抑制了孕酮诱导的β-defem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孕酮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促进β-defensin mRNA的表达,推断雌性生理周期下孕酮可能通过作用于β-defensin等影响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