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双斑长跗跳甲Longitarsus bimaculatus Baly成虫取食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叶片,受害叶焦枯脱落;幼虫钻入根内取食,以须根受害最重。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观察成、幼虫的行为习性,对成虫的活动、取食、交配等行为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82.
蚁蛉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蚁蛉科Myrmeleontidae昆虫的幼虫俗称蚁狮,我国古人很早就将其入药,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的药用昆虫。文章对蚁蛉分类学、生物学、人工饲养、药用价值和杀虫活性物质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较全面了解蚁蛉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蚁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二化螟人工饲料关键因子的优化及其优化配方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将作者在以前筛选出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人工饲料的5个关键因子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得出了二化螟人工饲料的优化配方,其成分如下:稻茎粉18.75g、大豆粉15.00g、麦芽粉15.00g、稻糠粉6.25g、茭白茎粉7.50g、干酪素10.00g、酵母粉18.75g、纤维素7.50g、蔗糖15.00g、葡萄糖7.50g、维生素C7.50g、复合维生素B3.00g、胆固醇0.375g、氯化胆碱0.25g、Beck氏盐2.50g、山梨酸1.35g、琼脂13.49g和自来水809.25g。通过连续3代继代饲养试验,比较了该优化配方和二化螟天然饲料水稻茎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如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等),所优化的二化螟人工饲料配方的饲养效果明显的好于其天然饲料水稻茎的;而在许多其它的指标上(如蛹期、成虫期、产卵量、卵期和孵化率等),该优化配方对二化螟的饲养效果与水稻茎的相当;但该配方饲养的二化螟在第3代时幼虫历期明显的比水稻茎的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不同发育阶段体内斑蝥素含量的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眼斑芫菁,通过热碱浸提法提取斑蝥素,而后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含量。【结果】在幼虫期,1龄幼虫斑蝥素相对含量最高,2龄幼虫斑蝥素相对含量降到最低点;以后随着虫体的发育,幼虫体重和斑蝥素含量都逐渐增加。羽化后的成虫经隔离饲养,雄虫在羽化后5~30天大量合成斑蝥素,而雌虫体内斑蝥素含量则极低,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雌雄混合饲养组中,20~30天雌虫体内可以检测到大量斑蝥素,而同期雄虫斑蝥素含量远低于隔离饲养组。【结论】幼虫期斑蝥素含量随虫体发育而增加;成虫期主要由雄虫合成斑蝥素。混合饲养组成虫平均单头斑蝥素含量高于隔离饲养组雌雄虫平均斑蝥素含量。成虫身体各部位的斑蝥素含量以腹部最高,胸部次之。  相似文献   
85.
《蛇志》2003,15(2):24-24
蛇类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剧毒蛇更为重要 ,可治疗风湿病、半身不遂等疾病 ,蛇胆具有清肺明目之功效。蛇毒为软黄金 ,对治疗癌症、血栓、镇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北京三军育龙养殖有限公司经过 2 0多年的摸索和实践 ,不断改进完善各种设施、设备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终于建立了养殖剧毒蛇的一套科学完整的北方剧毒蛇养殖技术方法 ,现已报国家“星火计划”。育龙公司采用的方法是 :( 1 )池养、半地下、全深地下窑、温棚、喷灌等配套设施 ,条件好 ,保证了全年各季节气候的需要 ,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南方天然环境。 ( 2 )食物多样…  相似文献   
86.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黄粉虫幼虫饲养过程中饲养温度(X1)、相对湿度(X2)、虫粪筛除频率(X3)、饲养密度(X4)以及饲料含水量(X5)5因素为参试因素,考查它们对黄粉虫高龄幼虫的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建立并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以黄粉虫幼虫增重率及死亡率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增=127.5079 18.6559x5 2.7894x3x4-2.3854x3x5-3.0594x1^2 1.824lx3^2-3.8559x5^2;y死=1.7459 0.4l08x1 0.0975x2 0.9025x4 0.3442x5 0.0834x1^2 0.3060x4^2-0.2623x5^2。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粉虫幼虫生长后期增重及死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饲料含水量和饲养密度;饲料含水量和温度对黄粉虫增重有着重要的影响,饲养密度、温度、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的死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均达1%或5%显著水平;推荐的饲养条件为:温度24—27℃、相对湿度64%一70%、筛粪频率2—4d/次、饲养密度0.42-0.49g/cm^2、饲料含水量l3.48%-l7.48%。  相似文献   
87.
桓仁滑蜥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大量农田的开垦使得该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其次,大量捕捉使得这一物种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对野外捕获的12只桓仁滑蜥(Scincella huanrensis)进行实验室内饲养,现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88.
王彩丽 《生物学通报》2009,44(11):49-50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2n=8)为完全变态的双翅目昆虫,具有生活史短、突变型多、染色体数目少、繁殖率高等突出特点,是遗传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也是遗传学研究中经典的模式生物材料。因此,饲养好果蝇对遗传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实验室饲养果蝇和保种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空心莲子草叶甲室内大量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大量繁殖供环境释放的空心莲子草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以实现空心莲子草区域减灾, 我们探索出室内大量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方法与流程, 包括用叶片法或苗水培法孵化卵粒、用盒养法饲养各龄幼虫与成虫并供成虫产卵、用栽培活苗笼养法化蛹羽化。在室内成虫终日均能取食、交配、产卵, 产卵前期约4~5 d, 产卵高峰期在羽化后第7~24 天, 每雌平均产卵21.08块, 约570粒。盒养法叶片平均可着卵4.28块, 叶背与叶面着卵量相近; 笼养法叶片平均着卵为1.46块, 卵主要产于叶背。盒养法与笼养法得到的卵孵化率分别为94.02%与92.50%。空心莲子草叶甲除化蛹需在栽培活苗上完成外, 各龄幼虫与成虫均可用离体新鲜苗盒养法密集饲养。初孵1龄幼虫转株(叶)期、3龄老熟幼虫转化蛹苗期是室内大量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关键时期, 高密度成功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最适化蛹接虫量是每株8头, 产卵期雌虫的最适密度是每株5头。  相似文献   
90.
饲养方式、社会环境和化学污染是影响动物发育不稳定的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会使动物种群的适应和竞争能力等指数降低。而波动性不对称FA(Fluctuating asymmetry)的水平可用来指示某一种群对这种环境压力的进化和适应能力。FA的测量方法比常规的参数更加灵敏,而且可将环境压力的影响定量化,同时其测定和分析都比较简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试剂,使研究和监测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