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1.为了明确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减少择期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药的用量,产生针刺镇痛效应,并且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2.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皮肤瘙痒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探讨电针镇痛效应是否与患者体内β-内啡肽、游离皮质醇有关。方法:选择60例进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每组30人。入手术室后TEAS组选择双侧合谷穴(LI4),内关穴(PC6)和足三里(ST36)作为穴位刺激30分钟,刺激频率为疏密波2/30 Hz,强度以患者所能承受为限(6-8 m A),对照组患者则仅将电极贴片贴于穴位,不给予电刺激。术中行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外周静脉血行皮质醇和β-内啡肽检测。首要观察指标是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次要观察指标是麻醉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副作用。结果:TEAS组瑞芬太尼用量(0.063±0.026μg·kg-1·min-1)相比对照组(0.091±0.032μg·kg-1·min-1)减少了30%。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拔管和苏醒时间在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4(8)min显著长于TEAS组(P0.05),TEAS组术后24小时眩晕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确实产生了针刺镇痛效应,大大减少了全麻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并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辅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于预测晚期卵巢癌(Ⅲ期和Ⅳ期)患者行初次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基于Suidan等在2014年确定的3项临床标准(年龄≥60岁、CA125≥500 U/mL、ASA3-4)及6项影像学表现(肾上腺腹膜后淋巴结1 cm、小肠粘连及增厚、肠系膜病灶1 cm、肝周病变1 cm、病变侵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脉1 cm、胃网膜病变1 cm),收集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2周内行全腹及盆腔增强CT扫描并采集空腹血,对增强CT图像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运用x~2检验及ROC曲线评价其用于预测晚期卵巢癌患者行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可能性。结果:98例晚期卵巢癌中,非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51例,占52%。行初次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初次非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患者3项临床标准和6项影像学表现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通过影像学评分,预测初次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3,而3项临床标准联合6项影像学表现时,预测初次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ROC曲线面积为0.702。结论:基于此评分系统的建立,预测分数越高,非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发生率越高。CT联合血清CA125水平对于评估晚期卵巢癌患者行初次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周昌龙  雷光杨 《四川动物》1996,15(4):155-155
用Millard法整复家兔唇裂模拟手术训练周昌龙,雷光杨,赵明德1.泸州医学院附院颌面外科6460002.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学教研室家免上唇中部纵裂,门齿外露,类似人类先天性正中唇裂。在口腔外科实验课中以往多采用塑胶模型,而活体生物学模型很少应用。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3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2例复发后再次住院而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1.8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禁食、经鼻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及激素等的综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测0.5%碘伏润滑尿管在导尿中降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院内住院有导尿指征患者113例纳入该试验,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57例,常规组用灭菌液体石腊润滑尿管行导尿术,实验组用0.5%碘伏润滑尿管后行导尿术。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碘伏组显著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作为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润滑剂可应用于临床导尿术中,值得国内各兄弟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软X线接触显微术SXCM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较详细地描述了该技术的实验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性用药的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区组单盲的临床试验设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观察用药组。预防性用药组分别别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索利那新片单药处理及两种药物联合处理,观察用药组在出现症状后按照预防性用药组的相同方法给药。结果:观察用药组中,双氯芬酸钠栓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50%,索利那新为81.8%,联合用药为90.5%,显著高于双氯芬酸钠栓(P0.05),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药组中,索利那新、双氯芬酸钠栓及联合用药分别可使TURP术后OAB的发生率降低45.0%、50.9%、53.8%.,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均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更佳,且预防性用药可以显著降低TURP术后OAB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林雪英 《蛇志》2004,16(3):54-56
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壁修补术是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无术后肠粘连等优点.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此手术30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9.
术中大出血致严重休克是临床危重症,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2000年以来用7.5%盐水抢救术中大出血导致严重休克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IHCP+CDS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确诊为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HCP+CDS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肿瘤细胞减灭术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腹水量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24个月生存率比对照组高,而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恶心、麻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盆腔感染方面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HCP+CDS能有效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