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培养中菌丝体生长机制及形态学的研究,提出了红曲霉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模型为:M=0.0176t2 0.0131t-0.0025;并计算出红曲霉理想状态下的单位菌体量.  相似文献   
82.
FACE条件下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通过在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对水稻冠层微气候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模拟研究了FACE对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水稻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气压差的定量关系与Penman-Monteith方程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模拟FACE和对照条件下的水稻蒸散量;观测期间,CO2浓度升高使水稻的水分利用比对照减小约10 mm,结合水稻生物量增加12%,FACE条件下水稻水分利用率(WUE)增加约12%.  相似文献   
83.
酶动力学的极值原理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态假说和稳态假说是酶动力学的基础。本文提出极值原理假说,用于完善平衡态假说和稳态假说的不足之处,扩大了酶动力学的应用范围,并以Michaelis-Menten方程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4.
嵌套式回归建立树木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一种建立树木生物量模型的简单快速方法——嵌套式回归。基本原理是以枝轴为基本单位, 逐级拟合。过程是把枝条分解成枝轴, 从枝轴到枝条, 再到单株, 拟合不同层次或尺度的生物量模型。建立枝轴生物量方程, 估计各级枝轴生物量, 将枝轴生物量(实测值或模拟值)总和起来便得到枝条生物量。由于样本单元之间有包含关系, 实际测定的样本很小, 具有快速实用的特点。检验结果显示, 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青藤碱脂质体贴剂的体外透皮特性,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对不同时间点的接收液进行采样1 mL,并随即更换1 mL新鲜的接收液,HPLC法测定接收液浓度,并进行模型拟合。以AIC及相关系数为判断标准,结果表明双指数双相动力学方程为最佳拟合。  相似文献   
86.
一类神经传导方程的变网格有限元方法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波 《生物数学学报》2006,21(1):119-128
研究在神经传播过程中的一类非线性拟双曲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对二维情形应用常规变换,提出了两种变网格有限元格式,最后通过细致的分析和估计得到了最佳阶的H1和L2 模误差估计结果,并且第二种格式使时间精度提高一阶,最后对第一种格式作了数值实验,指明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研究具有可变时滞的高阶非自治中立型差分方程△~m(X_n-cx_(n-k)) h(n,x_(n-l_n))=0 (n=0,1,2,...)的振动性.利用Banach空间的压缩映象原理,得到了这类差分方程振动的必要条件.利用偏序集中的Knaster不动点定理,得到了这类方程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得到了这类差分方程存在最终正解的准则.  相似文献   
88.
基于276株实测生物量数据,构建了东北林区红松、臭冷杉、红皮云杉和兴安落叶松4个天然针叶树种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一元、二元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的误差结构(可加型或相乘型),而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方法.结果表明: 经似然分析法判断,4个天然树种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的误差结构都是相乘型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可以被选用.各树种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Ra2为0.85~0.99,平均相对误差为-7.7%~5.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30.5%.增加树高可以显著提高各树种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而且总量、地上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枝、树叶和树冠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所建立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77.0%~99.7%(平均92.3%),可以很好地预估东北林区天然红松、臭冷杉、红皮云杉和兴安落叶松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8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8年吴起县农户调查资料,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相关关系的农业资源和产业态势对系统耦合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14和1.00;农业资源与产业态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1,说明吴起县的产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基础之上,农业资源对经济效益的变化没有直接作用;产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农业资源之外的能量和物质的开发利用上,导致产业态势对经济效益的直接路径系数为-2.95,总的路径系数仅为0.23.从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及其耦合的角度看,目前研究区农业系统建立在不稳定的、较少依赖于本系统资源的耦合态势下,即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机制的建立与形成过程中潜伏了较大危机.为此,需要提高牧草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9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基于公众科学理论框架,采用模型模拟方法、实地问卷调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我感知、满意程度、参与意愿,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意愿的可行路径,分析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其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揭示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自我感知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满意程度与参与意愿呈显著负相关;(2)45.3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3)居民主体意识和支持度占比分别为72.92%、72.04%,生态认知、生态关注及参与信心占比分别为43.08%、64.33%和55.14%;(4)受访者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满意度的平均偏效应为2.32,各项满意度均值情况为:城市绿化状况(2.5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度(2.41)城市空气状况(2.35)城市垃圾处理与分类状况(1.99)。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和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