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孙平 《蛇志》2004,16(1):56-57
新生儿重度窒息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功能的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正确而及时的复苏及窒息复苏后实施良好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重度窒息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内蒙古乌珠穆沁白马(Equus caballus)雄性和雌性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耳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耳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乌珠穆沁白马成纤维细胞核型图。实验结果显示,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经组织贴壁法建系培养,生长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呈现“S”型生长曲线特征;细胞冷冻前后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但仍具有较好的耐受冷冻性;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 = 64,其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并且得到可稳定培养、具有良好遗传学特性的细胞系,为后续的相关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石靖  刘燕芬 《蛇志》1999,11(3):72-72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常见的危象,复苏后由于种种病 理因素又易出现呼吸暂停等,病死率仍极高,如何观察妥善 处理,以降低死亡率一直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我科 1996~1997年共收治确诊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31 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其中早产儿16例,足 月儿10例,过期儿5例,出生体重最小950g,最大5000g, 平均2600g,生后5min阿氏法评分0~3分5例,4~7分 26例,因重度窒…  相似文献   
74.
地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模式呈现总体递增的趋势,但期间发生过多次灭绝事件,使得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目前公认的是动物界在显生宙经历了5次较为显著的大灭绝,但没有证据表明,全球变冷或变暖必然会导致生物大灭绝。地史时期的生物大辐射多发生于全球暖期(温室)。对于灭绝是否存在周期性,目前仍有不同意见。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地球环境的演变2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使当代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但对比地史时期的资料及模型预测表明,目前并未进入"第6次大灭绝"。  相似文献   
75.
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由多种损伤机制共同参与。自心肺复苏后系统性综合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目前已有多种治疗理念在不同的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基础上被提出,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和药物后处理,而后吸入麻醉药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七氟烷后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指导临床上的心肺复苏,人们一直在利用不同动物模型,探究不同保护方法,寻找有效的脑保护药物。而各种治疗理念的提出均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窒息性心肺复苏模型模拟围术期气道梗阻,能较贴切的复制临床上由窒息引起的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对将来指导临床复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的效果及必要性.方法:对126名新入院医护人员进行基本急救知识摸底测试,然后使用简单急救技能操作模拟器和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应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回放分析"方法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分析培训效果,总结反馈意见.结果:培训前心肺复苏理论成绩45.81±5.23,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及格率仅为11.36%.经短期培训后,再次以同等难度试卷测试,平均理论成绩为92.85±6.25,心肺复苏操作测试合格率为100.0%,与培训前平均成绩比较有显著的提高(P<0.01);对接受培训者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认为有必要加强急救培训者占95.2%;认为高仿真模拟急救培训对今后医疗工作中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或急危重病人有重要帮助者占98.4%.结论: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对提高急救意识和实际应急能力有重要帮助作用,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氧自由基的改变及卡尼汀的干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复苏后3、12、24、48、72h组(每组8只),复苏后卡尼汀干预3、12、24、48、72h组(每组8只)。各组抽静脉血测定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各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使用卡尼汀干预后,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力基本正常(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氧自由基产生增多,清除减少;卡尼汀干预后,氧自由基产生减少。卡尼汀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广西蚕沙细菌组成多样性解析和VBNC菌群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析广西蚕沙中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为蚕沙中菌种资源发掘和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同时利用常规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基于复苏促进因子(Rpf)的MPN培养系统解析并筛选蚕沙中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优势菌群,并经16SrRNA基因测序对筛选得到的菌株作初步分类鉴定。【结果】高通量测序表明,广西蚕沙样品中细菌归属于10个门、18个纲、27个目、57个科、96个属,其中4个属的丰度达1%以上,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共获得14个属的33株可培养细菌,其中4个属(Citrobacter、Weissella、Chitinophaga、Pseudoclavibacter)在高通量测序中未被检测到;而在MPN培养系统中,基于复苏促进因子的处理组细菌总数最大检出丰度提高了100倍,并从中共检出21株对Rpf敏感的VBNC菌株,其中6个属(Paenibacillus、Caulobacter、Roseomonas、Pantoea、Erwinia、Acinetobacter)为传统分离法中未能获得的菌属,2个属(Paenibacillus和Caulobacter)在高通量测序中未被检测到。【结论】蚕沙细菌多样性丰富,不同方法解析蚕沙细菌组成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而且通过添加Rpf首次发现了蚕沙中存在大量过去未被认知的VBNC状态细菌,其中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推测有3个VBNC菌株为潜在新种。此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蚕沙中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途径,为蚕沙的综合处理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9.
石油降解菌在各种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下会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VBNC)状态,从而影响其生长及石油降解率。为了研究有害环境因素对石油降解菌生长及石油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H2O2胁迫下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JP1细胞的生长及VBNC状态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H2O2对其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培养液中H2O2浓度为75.0 mmol/L时,可有效抑制苍白杆菌JP1生长,处理12 h后苍白杆菌JP1进入VBNC状态。VBNC状态的苍白杆菌JP1细胞缩小变成球体,周质间隙增大;在适宜条件下,VBNC状态苍白杆菌JP1能够复苏为可培养状态,添加丙酮酸钠能够促进VBNC状态细菌细胞的复苏复苏后的苍白杆菌RJP1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石油降解能力,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菌种筛选及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0.
循证护理实践对护理而言,意义非凡,能提高护理决策的有效性和护理行为的合理性,笔者将通过介绍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当前发展状况,并解析循证护理在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应用,探讨了循证护理的发展对护理学的进步的意义,以及对心肺复苏教学的促进作用。根据笔者对护理和心肺复苏教学的了解,发现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实践,使教学方法更科学,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