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植入兔股骨后植入生物陶瓷,界面和兔股骨的显微红外光谱,对其红外特征频率作了指认和归属,在植入生物陶瓷和界面的红外光谱中,骨骼矿物相(或磷酸钙)胶原,蛋白质和脂类(或磷奚)的红外特征频率同时出现,它民股骨的红外光谱非常相似,其结果与拉曼光谱相互吻合,相互补充,这些光谱数据为揭示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机理提供了大量分子信息和证据,从而证明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  相似文献   
992.
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植入兔股骨后植入生物陶瓷、界面和兔股骨的显微红外光谱,对其红外特征频率作了指认和归属。在植入生物陶瓷和界面的红外光谱中,骨骼矿物相(或磷酸钙),胶原,蛋白质和脂类(或磷脂)的红外特征频率同时出现,它们与股骨的红外光谱非常相似,其结果与拉曼光谱相互吻合,相互补充。这些光谱数据为揭示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机理提供了大量分子信息和证据,从而证明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不仅陶瓷本身已部分溶解和降解而且在植入陶瓷的表面和孔隙中以及界面处均已生成新生骨组织。  相似文献   
993.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相关抗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GCT中,M┐CSF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分泌;巨噬细胞样基质细胞(HC)是单核┐巨噬细胞系早期的未成熟细胞,主要分泌IL┐1和TNF┐α,少数多核巨细胞(MGC)也可产生TNF┐α。本文提示,GCT中的三种主要细胞能分泌M┐CSF、IL┐1和TNF┐α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GCT的发生、发展及其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9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32 例骨巨细胞瘤 (GCT) 进行了8 种抗体标记检测。结果显示: 32例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CD68 均为阳性反应,α1 抗胰糜蛋白酶和溶菌酶两种抗体的阳性反应均较弱; 所有病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标记在瘤细胞中无阳性表达; 全部病例单核基质细胞波形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均为阳性反应, 而多核巨细胞几乎都为阴性反应; PCNA增殖指数在骨巨细胞瘤虽随Jaffe 病理分级增高而呈递增趋势, Ⅰ级骨巨细胞瘤的PCNA增殖指数与Ⅱ级和Ⅲ级之间的PCNA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 001), 但Ⅱ级与Ⅲ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各级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本文结果提示,骨巨细胞瘤可能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并向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化;Jaffe病理分级与免疫组化的表达不完全一致,但PCNA 增殖指数对判断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为了阐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在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的同时对其分化状况的影响,研究了PTH、IGF-Ⅰ对骨特征性标志蛋白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骨钙素(osteocal-cin)mRNA表达及骨胶原蛋白(colage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TH、IGF-Ⅰ均可抑制ALP活性,PTH的抑制作用强于IGF-Ⅰ,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TH、IGF-Ⅰ均可诱导骨钙素mRNA表达增加;PTH能够促进3H-脯氨酸参入新生小鼠颅骨组织,既PTH能够骨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这些结果提示,PTH、IGF-Ⅰ在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的同时也促进其分化,表明在成骨细胞的生发成熟过程中,增殖、分化现象相辅相成,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996.
假毛柄水龙骨新种图1:1~3PolypodiodespseudolachnopusS.G.Lu,sp.nov.Fig.1:1~3Polypodiumlachnopusauct.nonWal.exHook.:Ching,Ic.Fil.Sin.2:95,...  相似文献   
997.
辽宁本溪青铜时代人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了辽宁本溪市庙后山出土的青铜时代颅骨的主要特征,并与其他地区青铜时代的和现代的颅骨特征进行比较,讨论了我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居民与其邻近地区居民体质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河北泥河湾早更新世骨制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我馆收藏的原北疆博物院遗留下的38件骨制品。经查阅文献资料和初步观察可知;这批标本确属人工制品,它与泥河湾层出土的动物化石共存在于同一地点(主要是下沙沟),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
这批材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进一步证实了在泥河湾一带存在早更新世的原始人类,还证实了骨器也是原始人类的生产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建立一种测定塞来昔布原料药及其制剂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采用碘化钠衍生-顶空进样,将两杂质衍生成碘甲烷和碘乙烷,DB624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1.4μm)分离,氦气为载气,质谱检测器检测。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均在10~500 n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0.87%~106.52%,RSD小于10%;定量限均为10 ng·m L-1。所有塞来昔布样品中均未检测出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杂质。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塞来昔布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2个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陈纲  熊正中 《人类学学报》1993,12(2):153-156
选取正常男性成人股骨18段,制成5-20mm测试块202个,用Ⅱ型γ线骨矿分析仪测得骨矿含量面密度分别为1.324-1.901g/cm2,再用WE-10(A)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和千分表测得测试块受纵向压应力时所承受的压力及相应的高度变化并计算其弹性模量。结果显示:骨矿含量在1.802g/cm2以下时,弹性模量及力学性能与骨矿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超出此范围后,骨矿含量的增加可能会使骨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