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Zhang J  Wang J  Feng J  Zhong Z  Zhang B  Fan SG 《生理学报》2002,54(2):171-174
以前的实验证明,在应激条件下,外周淋巴组织中产生一种蛋白质,具有抑制某些免疫功能的作用,称为应激免疫抑制蛋白(immune suppressive protein of stress,ISPS)。本实验用人外周淋巴器官扁桃体进行了研究,证明扁桃体的提取物能抑制小鼠由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被ISPS单克隆抗体(2C4)部分翻转。间接ELISA法证明人扁桃体提取物能与2C4单克隆抗体相结合。以ISPS单克隆抗体(2C4)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明人扁桃体中有很多染色呈阳性的细胞。这些结果从不同角度提示,人外周淋巴组织中存在一种与ISPS相类似的免疫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32.
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间发生的自然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琪  陈向东  谢志雄  沈萍 《遗传》2000,22(3):E22
将两株具有不同遗传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后进行短时间混合静置培养 ,经选择平板筛选、DNaseI敏感性试验、质粒检测和产蛋白酶活性检测 ,发现两菌株之间可通过自然遗传转化进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交换。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遗传转化可在细胞间进行 ,这对揭示微生物群居的自然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细胞间的DNA转移 ,以及正确评估遗传工程微生物(GEMs)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杨树基因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杨树的遗传转化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综述了杨树在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等方面基因工程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4.
农杆菌介导的枳壳转化系统建立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枳壳为对象 ,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上胚轴转化系统建立研究 ,得到了携带柑桔衰退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枳壳转化植株。研究表明 :枳壳各类外植体中 ,上胚轴是较好的转化材料 ;上胚轴出芽部位主要在形态学上端。以卡那霉素为选择剂 ,外植体水平面放置时 ,选择剂的剂量是 50~ 70mg/ L。转化研究中发现感染液中乙酰丁香酮 10 0μmol/ L的加入促进转化外植体 Gus表达阳性率的提高。延迟 1a的选择培养 ,有助于 Gus阳性芽的增多。所得 Gus阳性无性系经 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 ,证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了植物基因组中 ,所得 Gus阳性植株确为携带柑桔衰退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35.
基因枪的使用方法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因枪法是一种新型的遗传转化手段[1-3]。所谓遗传转化是指通过某种途径或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人们可利用一个特定的目的基因,如抗虫、抗病基因等进行转化,使转基因植物在保持原有的各种优良农艺性状的同时,又能增加新的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一般遗传转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农杆菌介导法,一类是DNA直接转化法。DNA直接转化技术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电击、微注射、超声波和基因枪法。基因枪法,又称生物弹法或微粒枪法、微粒轰击法,是依赖高速度的金属微粒将外源基因引入活细胞…  相似文献   
136.
大豆转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近年来在大豆转基因研究中再生受体系统和转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7.
水稻遗传转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就水稻遗传转化的方法、提高转化细胞再生频率的因素、转化过程中使用的选择标记、报告基因、启动子和目的基因以及未来水稻遗传转化研究的前景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8.
皮肤创伤愈合中几种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免疫荧光ABC法动态观察了大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β2、β3)·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介素-6(IL-6)的分布。背部创伤术后1天,创面血痂中五种生长因子免疫染色均呈阳性。术后3天与7天,肉芽组织中密集的成纤维细胞内除TGFβ3、外其余四种生长因子呈阳性,巨噬细胞呈TGFβ1、TGFβ2与IL-6阳性。术后14天与28天,组织内细胞密度降低而其免疫染色性质不变。本文讨论了这些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140.
黄瓜Ri T—DNA转化根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感染黄瓜植体得到的转化根,在不同激素配比的分分培养基上培养,进行再生植株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NAA和BA的合适配比,有利于黄瓜植株的再生,转化根及其再生植株检测到冠瘿碱的存在,说明农杆菌Ri质粒的T-DNA已转移到黄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