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4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4597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731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花脸香蘑菌丝体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脸香蘑菌丝体为实验材料,用美国戴安AAA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18种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得出花脸香蘑菌丝体18种氨基酸质量分数为259.7 g.kg-1干样,其中100 g干样中谷氨酸2.84 g,天冬氨酸2.56 g,亮氨酸2.24 g,赖氨酸1.79 g,苯丙氨酸1.76 g,蛋氨酸0.47 g,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33.7 g.kg-1干样,占所测氨基酸的51.49%,因此花脸香蘑菌丝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在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153种,分别属于92属,72科.通过对苔藓植物的优势类群、科属的区系成分、垂直分布以及群落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1)物种多样性丰富.(2)优势类群明显.(3)垂直分布显著.(4)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993.
将HACCCP体系引入FD(真空冷冻干燥)香葱生产过程中,经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通过过程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危害发生的风险,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4.
对党参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表明,党参染色体数为2 n=16。染色体的核型为2n=12m 4 sm=16。第1、2、3、4、5、8对是中间着丝粒染色体(m);第6对和第7对染色体属于近中着丝点染色体,未观察到有携带随体的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995.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DDRT-PCR分析及功能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为试材,分别在北京顺义(可育环境)和安徽阜阳(不育环境)两种诱导育性表现的生态环境下种植,并于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四分体期和单核期5个时期提取小穗组织的RNA,利用DDRT-PCR方法分离不育系在光、温因子诱导下的差异表达mRNA,并通过反向Northern 进行验证.对获得的20条差异表达的EST进行了测序和BLAST分析,得到了4个候选基因的片段,对其进行5′Race 扩增、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与水稻的DNA修复重组蛋白基因rad50、小麦穗部表达的LRR重复序列型类受体激酶基因、玉米叶片坏死斑点L1s1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9%和88%,另外还筛选到1个未知功能的新基因片段,它和rad50分别在可育和不育环境下表达的mRNA具有相同的5′端编码区,但3′端非编码区  相似文献   
996.
对山罗花和天柱山罗花的4个居群的15项形态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性状在4个居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居群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小到大排列为:天柱山居群(天柱山罗花)、天柱山居群(山罗花)、黄山居群(山罗花)、鹞落坪居群(山罗花);天柱山罗花与山罗花种间的形态差异已达到极显著水平,山罗花的3个居群间部分性状也具有极显著的形态差异;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Q-聚类分析可以把天柱山罗花和山罗花聚为两类,但山罗花(天柱山居群)和其他2个居群在较远处聚在一起,R-聚类分析发现了强正相关关系、弱正相关关系、弱负相关关系的性状。  相似文献   
997.
王敏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3):463-464
目的:分析1980-2005年各国脊髓灰质炎发病例数的变化,主要的发病国家,当前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年度脊髓灰质炎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0-2005年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有病例发生,但病例数自2003年后有增加的趋势,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仍然面临挑战。结论: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中不能放松警惕,中国同样需要警惕新的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贝莱斯芽孢杆菌,分析菌株的生防潜力和全基因组特征。【方法】通过温室小青菜促生试验以及植物益生表型的分析,明确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SF327。用滤纸片法测定菌株SF327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以及4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拮抗活性。通过大田喷雾接种的方式评价菌株SF327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潜力。利用antiSMASH分析预测菌株SF327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SF327与2株植物根际益生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代表性菌株FZB42和SQR9的亲缘关系、核心基因以及二次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果】菌株SF327能够产生生长素吲哚-3-乙酸,是一株有益的根围促生菌;对稻瘟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菌、橡胶树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病菌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具有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生防潜力。菌株SF327基因组全长4.08 Mb,GC含量为46.49%,共编码4 033个基因,含有13个潜在的次生代谢产物编码基因簇,不含有质粒。SF327与FZB42和SQR9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87%以上的核心基因相同,但与SQR9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B. velezensis SF327是一株具有宽广拮抗谱的多功能菌株,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分析山东地区健康犬及腹泻犬中犬冠状病毒(CCo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基因型。【方法】采集2017年以来山东省宠物市场、流浪犬中心、犬舍、各地宠物医院等的健康和腹泻犬只的肛拭子样品,采用PCR方法检测CCoV及其CCoV-Ⅰ和CCoV-Ⅱ(CCoV-Ⅱa和CCoV-Ⅱb)基因分型情况,并对扩增出的M、S全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99份样品中,共检出CCoV阳性样品79份,健康犬中的检出率为40.2%(33/82),腹泻犬中的检出率为39.3%(46/117)。健康犬中CCoV-Ⅰ型与CCoV-Ⅱ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8%(26/33)和51.5%(17/33);腹泻犬中CCoV-Ⅰ型与CCoV-Ⅱ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13%(18/46)和80.4%(37/46)。基因型阳性比率分析表明,健康犬中单独感染CCoV-I型的比率最高,为48.5%(16/33);腹泻犬中单独感染CCoV-Ⅱa比率最高,为47.8%(22/46)。测序分析获得48株M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2株CCoV-Ⅰ型毒株中除1株外,其余均从健康犬中分离。36株CCoV-Ⅱ型毒株中除7株来自健康犬外,其余均为腹泻犬中获得。获得的3株S全基因均来自腹泻犬且均属于CCoV-Ⅱa亚型。【结论】山东地区犬群中CCoV检出率较高,说明CCoV广泛流行,健康犬和腹泻犬中均存在多重感染情况,健康犬中主要流行CCoV毒株为CCoV-Ⅰ型,腹泻犬中主要流行CCoV-Ⅱa型。  相似文献   
1000.
高婧  梁志宏 《微生物学报》2022,62(11):4414-4430
【目的】预测并分析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中存在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探究赭曲霉GPCR超家族蛋白的结构及所接收配体的聚类情况以及与其他同源蛋白的进化关系,为深入开展赭曲霉中GPCRs的定位、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有望从G蛋白信号途径角度抑制赭曲霉毒素的产生,进一步控制粮食的真菌毒素污染。【方法】基于已经报道的曲霉属典型GPCRs序列,在赭曲霉全基因组中进行BLASTp比对以获取候选GPCRs蛋白。通过SMART及多种软件进行保守结构域,特别是跨膜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候选序列的理化性质、信号肽、二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等特征。最后,利用MEGA构建赭曲霉中GPCRs与同源蛋白的系统发育树进行遗传关系的比较。【结果】明确赭曲霉存在 15个具有典型7次跨膜结构的GPCRs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及转运肽,均含有较高比例的α螺旋结构,15个蛋白质中有7个定位在细胞膜。赭曲霉中的GPCRs与黄曲霉等曲霉属中相应的同源序列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本研究首次对赭曲霉的GPCR超蛋白家族进行了预测,分析其结构及理化性质,探讨了其与同源蛋白的聚类情况,为深入开展赭曲霉GPCRs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