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扁秆biao草种群内禀增长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期起苗”法,从6月10日-8月30日止,分别统计从越冬块茎上萌发出的再生苗及其后代蔓生枝系再生苗的数量,从而得出扁秆biao草再生苗各旬株数增长的指数方程;又用“定株观察”法,对12株越冬块茎上的再生苗及其全部后代植株开花、结实数量进行统计,探讨扁秆biao草有性繁殖的能力,然后进行综合计算,求得扁秆biao草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7.24,阐明了扁秆biao草很高的内禀增长率是其种群过度生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一类带Monod增长率及脉冲状态反馈控制的微生物杀虫剂模型.证明了无脉冲系统的负向全局渐近稳定性及带有脉冲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具有阶一周期解,并且给出阶一周期解存在和稳定的充分条件.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43.
基于Landsat TM影像和相应时期的道路数据,对1988-2006年南京市聚落占地率和路网密度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6年研究区聚落规模和道路系统均快速增长,但相对增长速度均随其规模增大而减小,且聚落规模的相对增长速度快于道路;当聚落占地率较小时,聚落占地率和路网密度之比随聚落占地率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当聚落占地率增加至约30%后,比值渐趋稳定,路网密度与聚落占地率将同比增长;聚落占地率及路网密度均随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但其年均相对增长率在不同区位间及不同时期的差异性,路网密度均小于聚落规模,聚落动态更易受小尺度区位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施肥量与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方法】对小麦进行不同氮水平处理,观察并检测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发育历期、生殖力和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氮水平增加,麦二叉蚜发育历期缩短;高氮水平(600 mg/L)处理的麦二叉蚜生殖力明显高于其他氮水平(60、150、300 mg/L)处理,其中150 mg/L氮水平处理,蚜虫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等最低,种群数量增加最小;不同氮水平处理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变化,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蚜虫内禀增长率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氮水平可通过改变叶片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蚜虫的繁殖和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45.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自野生春兰菌根共分离到6株真菌菌株,接种春兰杂交组培苗,结果发现CL-3和CL-6菌株在菌-苗共生培养基Ⅰ中对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2 个月后处理苗的鲜重增长率分别达到47.4%和42.5%,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CL-3和CL-6接菌处理苗的营养根中均分离获得了原接种真菌,并观察到了菌根结构.结果表明,CL-3和CL-6菌株已与组培幼苗成功建立了共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6.
实验在室内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75%±5%、自然光照的条件下,以四季豆、大豆、饭豇豆、苜蓿、转基因抗虫棉99B和非转基因棉石远321为食料,用生命表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中黑盲蝽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取食6种不同的寄主植物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5龄若虫体重等均有显著差异.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表明,四季豆最适合中黑盲蝽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其次分别为苜蓿、转基因抗虫棉99B、非转基因棉石远321、饭豇豆、大豆,同时也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中黑盲蝽无显著抗性.田间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中黑盲蝽喜食饭豇豆和豇豆,可在棉田周围种植饭豇豆、豇豆作为诱集作物.  相似文献   
47.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 .其中 ,轮虫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间呈曲线相关 ;当食物浓度为 8.2 4 5 3× 10 6cells·ml-1时 ,种群增长率达最大值 0 .6 0 85d-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 ,轮虫个体具有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轮虫卵体积在中等食物浓度范围 (6 .0× 10 6~ 9.0× 10 6cells·ml-1)时较大  相似文献   
48.
以浓度分别为 3 0× 10 6、 6 0× 10 6、 9 0× 10 6和 12 0× 10 6cells/mL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pyrenoi dosa)为食物 ,在温度为 (2 5± 1)℃下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分布于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的 3个地理品系的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angularis)种群的增长、个体和卵的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地理品系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和卵的体积均有显著影响。同一食物浓度下 ,广州品系的种群增长率最大 ,芜湖品系的个体和卵体积最大 ;同一品系中 ,当食物浓度为 9 0× 10 6cells/mL时轮虫有较大的种群增长率。各品系轮虫的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均呈曲线相关 ,但种群增长率达最大时所需的食物浓度在各品系间存在着差异。在食物浓度和品系两因素中 ,品系对轮虫个体体积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藻类食物的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及卵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体积及卵体积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食堕种空中,种群增长率以小球藻组最小,栅藻组最大;个体体积以小球藻组最小,栅藻组和混合藻组问无显著差异.种群增长率(Y,d^-1)与食物浓度(X,×10^6cells·ml^-1)间呈曲线相关,两者间的关系符合方程:y=-0.0040x^2+0.0409X+0.447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当浓度分别高于或低于6.0×10^cells·m1^-1和3.0×10^6cells·ml^-1时,轮虫个体体积和卵体积均分别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试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的体试验研究,兰州所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所有接种对象均未见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仅有1例发生在儿童组的低热全身反应(体温37.4℃),72小时后恢复正常,整体副反应发生率0.274%,肯定了该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接种前后易人群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100%,非易感人群HI抗体几何平均效价(GMT)增长19-60倍,抗体4倍增长率最低为95%,成人组平均值最高(97.67%),证实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