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蚊虫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的调节因子及相关嗅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2007,50(10):1060-1069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的结合所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神经动作电位。蚊虫嗅觉神经元编码气味中化合物的组成、浓度及其暂时瞬间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吸血前后神经元的活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变化,反映了蚊虫在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上的调节。在吸血寄主搜寻中,人体和动物释放的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气味协同引诱蚊虫向目标气味源定向飞行,最后找到吸血寄主。而成熟产卵雌蚊是利用产卵场所释放的腐烂气味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一些蚊虫卵、幼虫或蛹分泌的产卵信息素引诱和刺激雌蚊产卵,并与产卵生境气味起协同作用。植物气味尤其是花香味引诱蚊虫找到蜜源。驱避剂也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嗅觉起作用,一些驱蚊剂由于阻断嗅觉反应而抑制蚊虫的定向飞行。从植物、动物或人体以及产卵场所释放的气味中有望找到有效的引诱和驱避化合物。对蚊虫嗅觉识别机理的认识将使我们开发出有效的蚊虫诱捕技术,进而应用于种群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2.
2006年11月26日在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翠鼻峰一无名洞捕捉到1只雄性蝙蝠,体型中等,前臂长60.7 mm,体重21.4 g。耳大,椭圆形,两耳于前额上方约15%的高度相连,耳屏细长双叉;鼻叶较简单,后鼻叶椭圆形,顶部钝圆、两侧缘向外隆凸,中央具一条显著的纵形隆脊,隆脊下部与隆起的间鼻叶相接,间鼻叶呈三角形,顶部W-形,前鼻叶呈马蹄状,前端紧接吻部;无尾,第二指仅具第一指骨;上门齿缺失,上犬齿前后基部均有一较大的副尖,Pm3缺失,下颚第二前臼齿(Pm3)缺失。经鉴定,该蝙蝠为中国新记录——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 spasma)。该文给出此蝙蝠的形态与头骨测量数据,并与国内分布的另一种假吸血蝠——印度假吸血蝠(M. lyra)进行了对比。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天然水蛭素冻干粉的生物化学成分及其毒理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抗凝血酶活性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的食品中水分、微生物、重金属检测、检验法等。结果天然水蛭素具有较高的抗凝血酶活性(809 ATU/g),无致病菌,微生物及重金属不超标,对动物和人体无毒副作用。结论天然水蛭素有潜在的药物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4.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的发酵、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重组双功能水蛭素 ( Recombinant-RGD-Hirudin、 r-RGD-Hirudin ) cDNA 的表达质粒 RGD-Hirudin-pPIC9K,转化入毕赤酵母中,经筛选得到高表达的阳性克隆。种子菌经过3d发酵培养,其培养液上清经超滤浓缩、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纯度大于97%、比活性为 12000 ATU/mg 的 r-RGD-Hirudin,回收率大于60%,发酵产率为 1 g/L。纯化后的 r-RGD-Hirudin 经过还原SDS-PAGE,抗凝血酶活力分析、抗血小板聚集分析、质谱分析及等电聚焦分析等方法鉴定,证明该表达产物为水蛭素的衍生物,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05.
6种水蛭的COⅠ、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及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为了解常见蛭类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特征和水蛭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对常用的入药品种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尖细金线蛭(Whitmania acranulate)和相近物种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光润金线蛭(Whitmania laevis)及八目石蛭(Erpobdella octoculata)的COⅠ、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Mega 5.0分析基因特征、颠换率、分化年代,利用PAUP*4.10b和MrBayes 3.1.2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6种水蛭的COⅠ、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全长分别为1534~1536 bp、709~744 bp、1129~1173 bp,GC含量分别为32.35%~34.79%、24.42%~28.49%、24.82%~27.02%,总体颠换率为0.002%~0.760%,分化年代为3.55×106a~9.85×106a;每种水蛭为单系群的支持值均≥82。说明COⅠ、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具有种间特异性,可用于6种水蛭的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106.
Using a phage library, seven peptide sequences with high affinity to human microplasminogen were obtained. Caseinolytic assay indicated that only the synthesized peptide P07 had slight fibrinolytic activity. To enhance its plasminogen activation ability, peptide P07 was fused into loop 32-35 of hirudin. In vitro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this hirudin-like fusion protein can activate human plasminogen and retain the function of thrombin inhibition. Fusing the sequence "SPDASRL" into hirudin generated a plasminogen activation activity 100 times higher than peptide P07 in chromogenic and radial caseinolytic assay. This significant functional improvement might originate from a more specific active structure due to the hirudin scaffold.  相似文献   
107.
考察了不同甲醇流加策略对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水蛭素的影响。溶氧控制法不能有效地防止甲醇的过量流加。气相色谱离线检测法虽然防止了甲醇流加过量 ,但甲醇浓度的波动较大。利用甲醇传感器在线检测控制甲醇的流加可维持较恒定的甲醇浓度。在流加甲醇的同时 ,以限制性速率流加甘油可以增加表达期间的能量供应 ,提高产物的表达量。经优化后 ,采用甲醇甘油混合流加时细胞干重达到 16 2g L ,水蛭素活性达到 2 4×10 4ATU mL ,即 1 7g L。  相似文献   
108.
水蛭肽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甘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合成的水蛭肽基因转入甘蓝,构建了水蛭肽的植物表达载体pBOK-L,使用甘蓝的下胚轴和根癌农杆菌的共培养实现转化,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检测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抗性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转水蛭 肽基因的甘蓝植株。  相似文献   
109.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具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脑卒中.本文旨在优化TNHH工程菌发酵工艺,以实现该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笔者采用摇瓶试验和发酵罐发酵,从培养基碳、氮源配比正交试验入手,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影响较大的单因子条件进行重点考察,如温度、...  相似文献   
110.
《生命科学研究》2017,(1):69-78
寄生期的七鳃鳗为水中"吸血鬼",依靠吸食宿主血肉为生。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报道从七鳃鳗口腔腺分泌液中鉴定出多种与抗凝、免疫逃逸、抗血管新生、镇痛以及氧化应激等有关的活性蛋白质。明确七鳃鳗口腔腺内活性蛋白质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阐明七鳃鳗独特的寄生机制,并为这些活性蛋白质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