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5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几丁质酶样蛋白YKL-40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水平对的联合检测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最终转归将其分为RMPP组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另纳入同期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儿童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AA、YKL-40和SP-A的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定各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MPP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病情最终转归,60例MPP患儿中共有23例(38.33 %)进展为RMPP,RMPP组与GMPP组患儿在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影像学特征方面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RMPP组和GMPP组血清SAA、YKL-40和SP-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RMPP组血清SAA、YKL-40和SP-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MPP组(P<0.05)。血清SAA的最佳截断值为39.75 mg/L,预测RMP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61-0.925),敏感度为78.26 %,特异度为86.67 %;血清YKL-40的最佳截断值为31.85 ng/mL,预测RMP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0.634-0.873),敏感度为73.91 %,特异度为67.21 %;血清SP-A的最佳截断值为35.59 ng/mL,预测RMP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95%CI:0.640-0.891),敏感度为73.91 %,特异度为75.00 %;SAA+YKL-40-1+SP-A三者联合检测预测RMPP的AUC为0.914(95%CI:0.871-0.957),敏感度为91.30 %,特异度为91.66 %。结论:血清SAA、YKL-40和SP-A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预测RMPP发生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为临床尽早诊断RMPP、尽早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靶向抗凋亡蛋白Bcl-2克服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的作用及重定位Bcl-2靶向抑制剂用于克服耐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多代EGFR-TKIs耐药株,根据亲本细胞和多代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RNA-seq数据筛选出潜在耐药相关基因Bcl-2,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其在耐药细胞中的蛋白水平。为了探讨Bcl-2诱导耐药的作用,采用siRNA干扰和使用Bcl-2的抑制剂ABT199抑制Bcl-2,通过CCK8法、IncuCyte实时监测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对亲本和耐药细胞的细胞活力、药物敏感性、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随后使用奥希替尼分别处理亲本及耐药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RF2受到药物作用后及在耐药细胞中的蛋白水平,并以临床公共数据库分析辅助验证。使用siRNA干扰或NRF2抑制剂ML385敲低或抑制NRF2功能,借助Western Blot和CCK8法检测其对Bcl-2表达水平及对EGFR-TKI敏感性的影响;通过加入NRF2的激动剂Ki696探究其对Bcl-2的诱导作用、对EGFR-TKI敏感性的影响及取消靶向Bcl-2逆转耐药的作用。结果:Bcl-2在EGFR-TKIs耐药细胞中上调;敲低或抑制Bcl-2后,可选择性抑制耐药细胞的生长和活力,并诱导凋亡,且能逆转包括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在内的多代EGFR-TKIs耐药;EGFR-TKI可在敏感细胞中诱导NRF2的上调,且耐药细胞中上调的Bcl-2受NRF2调控。结论:EGFR-TKIs耐药细胞通过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获得耐药,该分子的上调受NRF2的调控,靶向Bcl-2则可以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三里穴、中脘对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传输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 20 只。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针刺组进行针刺足三里、中脘,连续治疗14天。于末次针刺结束后,各组记录进食量、体重等;后各组禁食24 h后进行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测定,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胃泌素、胃动素、食欲素A及食欲素1型受体。结果:造模前,三组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天,模型组及针刺组体重和进食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干预后,模型组体重和进食量低于空白组和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干预后,针刺组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泌素、胃动素、食欲素A及食欲素1型受体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泌素、胃动素、食欲素A及食欲素1型受体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泌素、胃动素、食欲素A及食欲素1型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胃大部切除术后大鼠足三里穴、中脘穴,改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变脑肠肽代谢,增加食欲素A水平,激活食欲素1型受体,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瘦素(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黄寺门诊部口腔科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组)和65例于口腔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并评估牙周指标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leptin水平与牙周指标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组治疗前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治疗后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PLI、SBI、AL、PD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较治疗前增高(P<0.05)。牙周炎组血清SAA、leptin与PLI、SBI、AL、PD,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h2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血清SAA、leptin水平增高,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降,高水平SAA、leptin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Th亚群紊乱有关,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可评估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5.
化石燃料的脱硫形势日益严峻。生物技术为脱有机硫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可行之路。阐述了近几年生物脱硫在许多方面的重大进展 ,主要包括 :新菌种的分离 ,生物脱硫机制的研究 ,应用直接进化技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新型反应器的设计及有价值的化学副产品的生产等。  相似文献   
106.
以蚕豆叶片下表皮条为材料,研究了微丝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利用肌动蛋白纤丝专一性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后,再用诱导气孔运动的因子处理表皮条,在显微镜下观测气孔孔径的变化。结果显示,用CB处理开放或关闭状态气孔,其开度均不发生变化;CB处理使微丝解聚,气孔运动被抑制;且CB处理后气孔的运动是可以恢复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开放气孔经10mg/L的CB预处理后,ABA、Ca2+及暗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推测微丝可能参与ABA、Ca2+及暗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关闭气孔经10mg/L的CB预处理后,K+和(或)光诱导气孔开放的作用受到抑制,推测微丝可能参与光及K+诱导的气孔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107.
通过TIBA、LaCl3、Verapamil和TFP对菜豆下胚轴导管分化和形成的调控作用,证明生长素、Ca2+和CaM是木质部导管分化和形成所必需的。NAA能诱导菜豆下胚轴导管的分化;TIBA能抑制生长素类诱导的导管分化和形成;LaCl3和TFP在导管分化诱导期(最初24h)具抑制作用;Verapamil与TIBA相似,在导管分化诱导期和导管形成期(伤口形成后72h之内)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SZ-51是一种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并显示了很好的导向血栓显像与导向溶栓性能。为了减少该单抗的免疫原性以及能获得高效表达的SZ-51“人源化”单抗,我们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a-Lys17-51VK/Hu.a-Lys30-51VH/Hu。应用Lipofectin方法分别将重、轻链表达载体导入骨髓瘤细胞SP2/0中,并在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耐药克隆筛选,经过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和二次单克隆化,获得了一株高效表达重组SZ-51嵌合抗体的细胞株。培养上清中抗体蛋白的表达量为5mg/L,经Westernblot证实重组嵌合抗体具有与亲本鼠源单抗相同的GMP-140结合特性,而且能与鼠源SZ-51单抗竞争结合活化血小板。本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工程“人源化”SZ-51单抗可以作为导向载体进行导向显像与导向溶栓,并为今后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AnitaHarris建立的统一标准,编制了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奥陶系─三叠系的15幅牙形刺CAI图,并作了说明,这对找油找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可以较好地脱附土壤及水溶液中的多环芳烃,以有利于多环芳烃的进一步生物降解或化学降解。研究了鼠李糖脂对多环芳烃增溶及脱附的各种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