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细颗粒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解放军305医院以及西三环的总参军训部北京第八干休所门诊部的临床病例急诊数据、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大气细颗粒污染物和气象条件数据资料,应用病例交叉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控制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后,单向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滞后0天细颗粒物污染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诊影响的OR值最大,细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应的OR值分别为1.032、1.033、1.035。结论:该研究区域内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升高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的急诊增加。  相似文献   
52.
【目的】为了确定小果叶下珠Phyllanthus microcarpus与叶下珠头细蛾Epicephala sp.之间专性互利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增强是否主要通过彼此之间相互遏制对方对自身进行过度开采。【方法】通过对小果叶下珠上共生的叶下珠头细蛾形态及生物学的研究,记述了叶下珠头细蛾专性寄生寄主植物时的行为特性及共生双方利益得失。【结果】叶下珠头细蛾在广西一年两代,成虫的羽化数量与寄主植物雌雄花总数峰值变化同步;幼虫对小果叶下珠果实的寄生率为96%,单个果实内幼虫寄生数量1,但平均每个果实内被取食的种子为56.9%,叶下珠头细蛾低龄幼虫相对较高的死亡率限制了其对寄主种子的过度取食;果实内种子的适度保留和低龄幼虫的高死亡率是小果叶下珠-叶下珠头细蛾互利共生体系维持稳定的关键因素。【结论】小果叶下珠的表型性状出现了趋异性进化,叶下珠头细蛾与不同表型的小果叶下珠均有互利共生关系。因此,对叶下珠头细蛾形态及生物学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果叶下珠与头细蛾共生体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进化生物学,并为探讨大戟科植物同头细蛾属昆虫协同互利共生多样性形成原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植物生态学报》2015,39(11):1071
AimsOur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fine root production,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ts diameter- and depth-relat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between plantations of two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differing in successional stages. MethodsPlantation forests of an early-successional species, Pinus massoniana, and a late-successional species, Castanopsis carlesii, in Sanming, Fuji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Fine root production was monitored for two years using minirhizotrons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monthly air temperature, monthly precipitation,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Important findings 1) During the two year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between these two forests, with annual production of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nearly four times that of C. carlesii plantation.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under both forests showed significant monthly dynamics and maximized in summer, a season when most of fine roots were born. 2) Roots of 0-0.3 mm in diameter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otal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Fine roots were concentrated mostly at the 0-10 cm soil depth in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but happened mostly at the 30-40 cm soil depth in the C. carlesii plantation. 3)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monthly fine root production of both forest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th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while i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ither rainfall or soil water content.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monthly fine root production was more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than in the C. carlesii plant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fine root production in the early-successional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was not only much higher in amount, but also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than that in the late-successional C. carlesii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54.
大气细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下呼吸道,直达肺泡,并且能透过肺呼吸道屏障,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流而到达全身各靶器官,对其组织细胞造成伤害。除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外,PM2.5还能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PM2.5致局部组织或系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炎症细胞的浸润、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与释放等,被认为是致人体健康损伤的重要机制。在综述PM2.5与炎症细胞的相互作用、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等致炎症效应新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人们对于PM2.5致炎症作用机制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5.
卵巢癌被认为是预后最差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研究表明,E-cadherin与人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E-cadherin与卵巢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Vasohibin-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60例上皮性卵巢癌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asohibin-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分析vasohibin-1表达与VEGF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卵巢癌分期,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中vasohibin-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P0.05)。Vasohibin-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分期相关(P0.05),而与卵巢癌分级和淋巴转移无关。Vasohibin-1表达与VEGF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1)。高vasohibin-1表达卵巢癌患者三年生存率(50%)低于低vasohibin-1表达的患者(83%)。结论:vasohibin-1可以反映卵巢癌的血管生成潜能,是卵巢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体外抑制SKOV3卵巢癌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方法:(1)将不同浓度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10ug/ml、20ug/ml、40ug/ml)作用于人卵巢癌SKOV3细胞6、12、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SKOV3细胞的增殖活性;(2)流式细胞仪观察双脱甲氧基对SKOV3卵巢癌细胞周期的作用,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SKOV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2)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诱导SKOV3细胞G1期阻滞,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周期,降低细胞增生速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下调SKOV3细胞PCNA蛋白表达,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体外增殖,可能为临床治疗卵巢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心理社会因素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 长期生活在不良心理应激状态下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成定论, 但对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为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学机制, 建立荷人卵巢癌裸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 通过双向电泳和nanoUPLC-ESI-MS/MS, 在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发现了20种明显差异表达蛋白, 其中相比对照组, 应激组有14种蛋白表达上调, 5种表达下调, 而1种蛋白只在应激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中被发现; 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一致. 本研究为揭示心理和肿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子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 W.T.Wang一新种——陆氏细筒苣苔L.lui Yan Liu&W.B.Xu。该种与靖西细筒苣苔L.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在叶型上较相近,但不同在于叶片上面光滑无毛或疏被微柔毛,下面被微柔毛,聚伞花序1~2回分支,花序梗长4~8cm,花冠裂片长圆形、倒卵形至近圆形,顶端圆钝,花丝长2.5~3.5mm,花期1~3月。  相似文献   
60.
综述了己酮可可碱在哺乳动物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概括了己酮可可碱在精子细胞浆内注射、人工授精、体外处理精液和口服使用对生殖细胞的改善作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概述了己酮可可碱对生殖细胞可能生生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