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将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水分和土壤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组成沙棘灌丛的种群对群落生境具有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随餐口服沙棘全果浆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胃肠道症状和大便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交叉对照的方法,双盲,每阶段干预期35d。38位受试者在两阶段的干预期中随三餐服用沙棘全果浆或安慰剂90mL/d。每阶段开始和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受试者随访前7d内的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和大便性状,并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经沙棘全果浆干预后,受试者GSRS总分由2.58±2.53变为2.42±2.37,安慰剂干预后,GSRS总分由2.53±3.57变为2.82±2.49,干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沙棘干预前后,受试者消化不良得分分别为1.05±1.33、1.05±1.52;安慰剂干预前后消化不良得分分别为0.79±1.51、1.29±1.35,干预效果沙棘优于安慰剂(P=0.046);但沙棘干预前后受试者大便性状的变化不显著(P=0.428),安慰剂干预前后,统计结果倾向于受试者大便性状发生变化(P=0.096)。结论:随餐服用沙棘全果浆不会诱发或加重糖调节受损人群胃肠道不适,尤其是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33.
34.
沙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刘振山(河北省张家口市教委教研室075031)史文彬(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学院075000)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又叫醋柳、酸刺、黑刺。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8m,雌雄异株,叶互生或近对生,披...  相似文献   
35.
保护区内放牧活动对野生动物保护存在负面影响,明确不同物种对放牧干扰的行为响应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放牧活动对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同域分布的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水鹿(Rusa unicolor) 4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照片数、空间分布以及活动模式的变化,探讨这4种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策略。结果表明:(1)一期(2012—2013),2012年10月实施了禁马政策,同年12月实施放牧(牛羊)激励政策)家畜照片数量很少,4种野生动物照片数相对较多。二期(2014—2015)家畜的照片数显著增加(P0.01),小熊猫(P0.05)与川金丝猴(P0.01)的照片数均显著减少,大熊猫、水鹿的照片数也呈减少趋势;到三期(2016—2017),大熊猫、小熊猫及水鹿3种关注野生动物的照片数基本回升到激励政策实施前的水平,无川金丝猴照片记录。(2)一期,4种野生动物在研究区域有较广的分布;二期,大熊猫、小熊猫的空间分布范围均缩小,无川金丝猴空间分布信息,而家畜、水鹿的空间分布范围有所增加;到三期,大熊猫、小熊猫的空间分布基本恢复到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的区域,无川金丝猴的空间分布信息。(3)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后,大熊猫、小熊猫及川金丝猴活动模式无明显变化,但水鹿的活动更加集中于傍晚,以避开人类与家畜的活动高峰。同域分布的不同的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如放牧)的行为响应策略不同,各保护区在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时应综合考虑人类干扰对多个物种的影响,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
刘世荣 《生态学报》1999,19(4):534-542
通过将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与三种杨树品种(小黑杨(Populus‘Xiaohei’)昭林6号杨(P.‘Zaolin06’)和欧美杨64号(P.euramericanecv.‘N3016’)的人工林分别按株混和行混两种方式进行混交实验,研究了固氮植物沙棘对亚湿润干旱区的杨树人工林养分分布和循环的影响,连续3a的观测研究得以下结果,沙棘叶片的氮,磷和钾的元素粪土了高于杨树  相似文献   
37.
介绍一种综合趋势面的分析方法--典型趋势面分析。典型趋势面分析是典范相关分析与趋势面分析的结合,它确克服了趋势面分析的缺陷,能同时对单母体空间上的多变量进行分析,拟合一个综合趋势面,通过对山西沙棘灌丛水平格局的分析介绍了典范趋势面分析的应用,并比较了趋势面分析与典范趋势面分析。  相似文献   
38.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沙棘优良品种引种选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5-1998年先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进行了沙棘优良品种引种选育试验研究。通过引种国内不同地理种源20余种优良沙棘类型。引进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采用家系选择法进行试验研究,初步筛选出生态经济型5种沙棘类型,经济型2种类型。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且果实较大(果径0.8-0.9cm,百果重20-31g),单株产果量为2-3.5kg,Vc和含油量较高,其生态,经济性状较当地野生沙棘为好。此种类型沙棘适于在黄土丘陵大面积荒沟,荒坡种植,通过引种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为好。此种类型沙棘适于在黄土丘陵大面积荒沟,荒坡种植,通过引种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优良品种与本地野生中国沙棘对比分析看,出,其适应性,抗性较中国沙棘差,经济性状较好,通过试验筛选出2种优良类型,果径为0.9-1.3cm,百果重46-52g,单株产果量2-3.5kg,无刺或少刺,此项研究为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大面积荒山,荒沟建造高产,优质沙棘林,高效,持续发展沙棘产业具重要意义,在引种试验中必须掌握好其关键技术,建立好采穗圃,种子园,并建立一定面积的集约经营的高产,优质沙棘园及良种繁育基地,掌握好抚育管理技术,特别是水,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9.
使用热扩散探针法(TDP)监测黄土丘陵区2015年7—9月人工林中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密度(Js)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植物的水分利用生理特征判断2个树种的水分利用类型.结果表明: 油松和沙棘的Js在降水前后均表现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油松生长旺盛期的Js(12.62 mL·m-2·s-1)显著高于沙棘(2.60 mL·m-2·s-1).2个树种Js与光合有效辐射、水蒸汽压差、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呈显著正相关.8月和9月降水前后,2个树种的Js都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9月降水导致SWC对沙棘Js的解释量增加4.2%,而8月和9月的降水导致SWC对油松Js的解释量均降低了0.3%.油松中午叶片水势显著高于沙棘且变异系数(7.3%)低于沙棘(11.7%),而沙棘具有较高的叶片气孔导度,因此可以判断出油松属于恒水型植物,沙棘属于变水型植物.  相似文献   
40.
以沙棘为研究对象,通过RACE、基因克隆和定量PCR技术,克隆并分析沙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EPCK)的序列信息,以及进化树构建和氨基酸的二级结构分析,比较NaCl胁迫后PEPCK基因的表达变化,为揭示PEPCK基因在沙棘抗性方面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成功克隆了沙棘PEPCK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 001bp,编码666个氨基酸。(2)序列分析表明,沙棘PEPCK与蓖麻、黄顶菊、核桃等序列一致性高达85%以上;进化上沙棘PEPCK基因与蓖麻和狭叶羽扇豆较近,与烟草、拟南芥进化关系较远。(3)在300mmol·L~(-1) NaCl盐胁迫下,沙棘PEPCK基因表达在胁迫组中显著上升,胁迫后7d时为未处理的2.5倍,15d时达到未处理的3.2倍。研究表明,沙棘PEPCK基因在沙棘适应外源盐胁迫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