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多肽类生长因子对前列腺生长和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SF  Tu ZH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1):56-58
多肽类生长因子是前列腺生长及功能的正向及负向调节因子,这些生长因子中,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是主要的促生长因子,而转化生长因子β是唯一的负向生长调节因子,前列腺病理情况下,这些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2.
大鼠卵巢不同功能阶段时c-fos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成年大鼠卵巢于不同的功能阶段和未成年大鼠外源性激素诱导的卵巢于不同的功能阶段c-fos表达的变化以及与血清E2和P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成年大鼠动情前期、动情期卵巢的间质腺和基质中及动情间期和妊娠期卵巢的黄体细胞和基质中有c-fos表达,c-fos蛋白阳性信号的表达范围和表达强度在动情前期卵巢较大,动情间期和动情期卵巢较低,妊娠期卵巢最大,这种变化与血清E2和P含量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未成年大鼠,用DES使卵泡发育至窦前期时,在卵巢中未检测到有c-fos蛋白的表达,用PMSG使贸泡发育至排卵前期时在卵巢的间质腺和基质中有c-fos表达,用PMSG和hCG后4天形成的早期黄体化卵巢c-fos在黄体细胞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而于用hCG后9天形成的晚期黄体化卵巢c-fos表达明显下降,这种变化也与血清E2和P含量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c-fos与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等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汪晓飞刘志民彭树勋(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香港)目录一、褪黑素的分泌(一)正常情况(二)异常情况1.生殖系统异常2.睡眠异常3.精神紊乱二、褪黑素的作用(一)生殖系统(二)脂肪代谢和毛发替换(三)睡眠(四)免疫系统(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重组纤维蛋白的C-末端序列,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纤维蛋白C-末端的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组成型分泌表达载体pUC18ompAcat上构建pUC18ompA-EDS。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构建工程菌,培养工程菌以表达目的蛋白。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纤维蛋白C-末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了表达,且部分重组蛋白分泌到了周质空间和胞外的培养基中,Ni2+-NTA树脂分离纯化后,Western blotting对其免疫原性的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与鸡抗EDSV血清发生特异反应。结论:说明获得的纤维蛋白的C-末端具有明显的抗原性,该研究对于开发预防EDSV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5.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的病原细菌。我们建立了Xc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用于分离、鉴定该菌的致病相关蛋白。为了减少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对蛋白材料质量的影响,我们构建了EPS缺陷的Xcc8004ΔgumB突变体。本研究以Xcc8004ΔgumB出发菌株,用诱导培养液培养,取细胞上清通过超滤浓缩得到蛋白质粗提物,分别采用丙酮沉淀法、试剂盒纯化法和丙酮沉淀-试剂盒联用法来纯化蛋白质粗提物,通过比较双向电泳的结果优选最佳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证明丙酮沉淀-试剂盒联用法较为理想,所得双向电泳图片清晰,分辨率高。因此,此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野油菜黄单胞菌分泌组双向电泳样品,并可以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6.
为揭示多细胞盐腺对阳离子的选择性分泌机理, 在室内水培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盐分胁迫(NaCl, KCl和NaCl+KCl)对多枝柽柳和短穗柽柳Na+, K+分泌和累积, 以及不同盐腺抑制剂(orthovanadate, Ba2+,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对Na+和K+分泌的抑制及其在体内累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Cl处理明显增加了盐腺对Na+分泌, 而KCl处理则显著促进K+分泌; Na+和K+分泌量同累积量的比值表明, Na+的比值高于K+; 单一盐溶液中添加不同离子成分后, Na+和K+分泌表现不同: KCl处理中添加NaCl后, K+分泌速率显著降低, 但在NaCl处理中添加KCl, Na+分泌则不受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 柽柳对Na+分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此外, 添加盐腺抑制剂后, 柽柳对Na+分泌分别受orthovanadate,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而K+分泌则分别受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orthovanadate对Na+, K+分泌抑制效应的差异, 可能是引起多细胞盐腺分泌Na+和K+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内含子(intein)介导的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Ⅷ (BDD-FⅧ)的轻链和重链剪接可顺式促进后者的分泌,而且剪接反应在细胞内、外均可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基于蛋白质内含子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的功效,将具有促进重链分泌作用的位于Pro1640~Ser1690的酸性区3(acidic region-3,AR-3)引入重链,检验对蛋白质内含子剪接的BDD-FⅧ蛋白分泌和活性的影响.用融合蛋白内含子的附加ar-3重链(HCAR3IntN)基因和轻链(IntCLC)基因共转染培养的HEK293细胞,分别用ELISA和Coatest法定量分析分泌至培养上清中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生物活性,并用免疫印迹观察了细胞内的BDD-FⅧ剪接.结果显示,共转HCAR3IntNIntCLC基因细胞,分泌至上清的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活性分别为(173±26) μg/L和(1.31±0.15) U/ml,明显高于未添加ar-3的蛋白质内含子融合重链(HCIntN)与轻链(IntCLC)基因共转染细胞[(102±12) μg/L和(0.79±0.09) U/ml],提示AR-3对蛋白质内含子剪接的BDD-FⅧ蛋白分泌和活性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分别转HCAR3IntNIntCLC基因细胞混合培养后的上清中,亦检测到剪接的BDD-FⅧ蛋白和活性[(35±7) μg/L和(0.28±0.08) U/ml],表明蛋白质内含子可进行不依赖细胞机制的蛋白质剪接.另外,转基因细胞总蛋白呈现明显的可与FⅧ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的剪接BDD-FⅧ蛋白条带,直观地反映细胞内BDD-FⅧ的剪接.为动物模体内运用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的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BDD-FⅧ基因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河川沙塘鳢孵化腺的发生及孵化酶的分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nther)孵化腺的发生及孵化酶的分泌过程。河川沙塘鳢的孵化腺为单层细胞腺体,发生于外胚层。孵化腺(Hatching gland,HG)最早发生自眼晶体形成期的胚胎,初发生时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s,HGCs)分布于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随着胚胎的发育,HG仍以单层细胞分布于胚体和卵黄囊的外表面,HGCs数量急剧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至眼黑色素出现期的胚胎,HGCs的数量达到大约900-1200个,广泛分布于胚胎头部两侧、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卵黄囊的前腹面。HGCs大多呈椭圆形,短径为5-8μm,长径为7-12μm,在HE染色中呈粉红色。至孵化前期时,孵化酶颗粒自HGCs顶部的开口分泌出来,分泌颗粒呈圆球形,直径为0.5-1.0μm,有的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有的粘结成团。孵化酶进入卵周液,对卵膜内层进行消化和降解,使胚胎破膜而出。孵化后2d,HGCs便从表皮中消失。  相似文献   
69.
体外模拟心肌缺血微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旁分泌作用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大鼠MSCs各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luciferase)表达和心肌细胞面积的变化。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心肌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较6h及9h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表达以及心肌细胞面积,其中以6h时间点条件培养液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MSCs条件培养液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刺激心肌细胞肥大,此现象提示移植入心肌缺血区MSCs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肌细胞,从而参与细胞移植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一个能用于筛选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HCV—IRES)活性药物的整合型细胞药筛模型。方法:构建携带HCV 5'-UTR调控报告基因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AP)基因的质粒pHCV5’-SEAP和用作筛选标记的pNeo^R,线性化后共转染于Huh-7细胞中,经G418筛选后得到抗性细胞克隆,进行SEAP定量检测筛选后,得到能用于筛选抑制HCV-IRES活性药物的整合型细胞药筛模型;连续培养24代,用MTT法测细胞相对活力评价该药筛模型的生长稳定性,用SEAP定量检测法评价该药筛模型的SEAP表达稳定性,用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试验评价模型的药筛灵敏度。结果:G418筛选后得到26个抗性细胞克隆;对其中5个抗性细胞克隆进行SEAP定量检测筛选后,得到3个能表达SEAP的阳性细胞克隆;连续培养24代过程中,该药筛模型的生长稳定性大干80%,SEAP表达稳定性达95%。结论:构建的细胞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筛灵敏度,符合作为药物筛选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