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42.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生长在亚高山地带的大熊猫主食竹的实生苗、成竹和开花竹中不同发生年龄鞭系,以及同一鞭系内一系列生长年龄竹株作了酯酶、α-淀粉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竹种的不同发生年龄鞭系之间叶酯酶电泳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而同一鞭系内α-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表现与竹株生长年龄有关。由此认为,上述同工酶系统可以用作竹类无性系发育分析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解疟原虫在低于其最佳发育温度的变温状况下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本实验。方法自四川达县地区购回健康恒河猴,体重3.8kg,实验前血检未查见疟原虫。4月3日静脉接种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B株后第9天开始以实验室饲育的斯氏按蚊叮咬供血猴。自感染后第5天开始抽查蚊胃卵囊,15天起解剖唾腺,观察子孢子。室温控制及分组:恒温对照组置于25±3℃的恒温室。变温l组设在底楼,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平均最低自然室温分别为16.0±1.7、17.3±1.8和18.0±1.2℃;最高自然室温分别为17.0±1.5、20.2±2.1和20.7±1.0℃。变温2组设在顶层(四…  相似文献   
45.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葛伟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3):274-286
1.孤雌生殖,雌核发育和杂合发育单性型种群在脊椎动物中是罕见的。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几乎已在各类脊椎动物中发现了单性型种群。该种群通常涉及3种繁殖方式,即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雌核发育(gynogenesis)和杂合发育(hybridogenesis)。  相似文献   
46.
47.
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以人工繁殖所获的赤点石斑鱼受精卵进行孵化培育的结果,对该种鱼的后期仔鱼、稚、幼鱼的发育作了描述。从孵化的仔鱼发育至完成变态的稚鱼,共需时32天。赤点石斑鱼仔鱼的发育具有很长的背棘和腹棘,第二背棘的最大长度比率约为总体长的50%。仔鱼从8.75毫米长到34.10毫米期间,平均每天可增长1.69毫米的长度。初孵仔鱼全长为1.50毫米,长到144天的幼鱼全长达114.50毫米。  相似文献   
48.
吴茱萸叶中分泌囊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9.
长吻wei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若宾  李禾 《四川动物》1990,9(2):19-20
  相似文献   
50.
长吻鮠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3龄长吻长吻鮠卵巢发育均处在Ⅱ期。4龄发育成熟。繁殖季节在4月中旬至6月底,为分批性产卵的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