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心血管疾病是现今导致病人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很多因素在血管性疾病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栓形成是参与脑中风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首要因素。血栓素A2(TXA2)是一种强血小板活化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合成显著增加,并通过作用于血栓素受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参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以TXA2为靶点开发抗血栓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起着预防及治疗作用。本文对TXA2介导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以此为靶点开发的抗血栓药物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及新型低副作用抗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孕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有无意义。方法:对我院26例妊娠合并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妊娠合并甲减病例中有1例早产(孕33周),其余25例患者维持至足月妊娠,其中剖宫产17例(65.3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19.23%),妊娠期糖尿病3例(11.53%),羊水胎粪污染3例(11.54%),新生儿无先天性甲减。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剖宫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孕妇,应加强对妊娠甲减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甲低的出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118例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探讨,找出科学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2011年2月-2012年3月118例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6例,24h内死亡例数为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其中,发热11例无感染,术后出血3例,胸部并发症2例,无皮肤烫伤和肝脓肿.结论:RFA作为一种肝肿瘤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重视并发症的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007年5月~2010年9月应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和闭合橇拔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中,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结果:其中2例切口感染浅表坏死,1例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长短肌腱断裂1例,腓骨肌腱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复位丢失3例.结论: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了探究欣母沛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产后出血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84人,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欣母沛。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排尿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尿量,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对高危产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且药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行食管癌切除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手术,治疗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及术后闭式引流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一般状况、治疗相关症状、社会影响、情感活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管状胃代食管术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水平均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BV和CBF水平较高,MTT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较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个月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可有效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微循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0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孕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肌注催产素,观察组直肠给予米索丽列醇,按摩子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血压状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23.2±45.8)m L、(630.0±46.3)m L(P1=0.176)。治疗后,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86.1±24.3)m L、(313.3±23.1)m 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均有不同减少,观察组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2=0.026)。对照组中重度妊高症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70.1±6.7)mm Hg、(113.2±2.1)mm Hg,中度(153.6±5.1)mm Hg、(104.5±5.3)mm Hg,轻度(138.9±4.2)mm Hg、(93.2±2.0)mm Hg。观察组重度妊高症患者中以上指标分别为(169.2±6.5)mm Hg、(114.4±2.5)mm Hg,中度患者(156.2±4.8)mm Hg、(105.9±4.9)mm Hg,轻度患者(140.2±4.4)mm Hg、(90.2±4.4)mm Hg,相应病情下两组患者血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3=0.87,P4=0.88,P5=0.75,P6=0.83,P7=0.64,P8=0.9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100)、2.0%(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给药方便、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1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是否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将患儿分为两组:心血管损害组和非心血管损害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1例MPP患儿中有51例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21.2%);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在年龄、急性期MP-Ab、胸腔积液、热程、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D4+/CD8+比值、发病7 d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发病10 d内用药糖皮质激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热程、胸腔积液、CRP是MPP患儿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D4+/CD8+比值、发病7 d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热程、胸腔积液、CRP是MPP患儿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高CD4+/CD8+比值则为保护性因素,应当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抑酸、消炎和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尖吻蝮蛇凝血酶止血,比较观察两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有既往心脑血栓病史患者再次发生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度、重度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既往心脑血栓病史的患者无再次发生血栓。结论:尖吻蝮蛇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